- +1
媒体评“换头术”:伦理规范的价值就是阻止科学发展盲目迈进
近日,被冠以“世界首例换头术成功实施”的新闻获得各界广泛关注。18小时手术,完成神经、血管、组织的连接——这种类似科幻想象的场景赫然出现在各大媒体标题中,不免令人惊异,难道这项技术即将进入现实生活。
实际上,“换头术”风波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出现。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赛吉尔·卡纳维罗当年宣布将于2017年进行世界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
时隔两年,赛吉尔的诺言看上去“兑现”了——“换头术”“成功实施”,只不过是在一具捐献者的遗体上进行的。
此前,赛吉尔的中方合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显微外科中心专家任晓平曾对此事表态,认为“换头术”只是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其基础研究并未达到可以在人体试验的水平。
然而,赛吉尔的积极却让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升温,对于“换头术”的技术壁垒以及伦理争议遂成为医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虽然“有争议不等于不能研究”,但前沿的科学探索也并非毫无边界可言,对于以人体为对象的医学研究更是如此。
按照《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规定,在有关人体的医学研究开始前,研究方案必须提交给相关研究伦理委员会进行考量、评论、指导和批准。
该宣言的规定基本围绕对受试者的保护而设定,这不仅仅包括对受试者健康和权利的保护,也包括对受试者尊严等意识层面的保护。
然而,在此次案例中,一方面当前的报道并未提及相关研究伦理委员会对该手术进行考量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后续手术的风险,例如受试者是否会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这种混乱又是否在医学可控的范围内,这一系列问题也未获得深入探究。
同样值得反思的是,此次案例的不恰当炒作甚至可能带来对基础研究本身的绑架。在任晓平11月21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他一再强调,“换头术”是误读,所完成的是头移植手术模型。但遗憾的是,该研究在学术期刊尚未刊登成果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媒体传播,进而给公众带来了“换头术”实施成功的错误引导。
在具有争议的领域进行基础研究探索或许并不为过,毕竟人类社会的认知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拓展边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拓展是建立在深入的基础研究、完备的实验室实验以及伦理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若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明确、实验室实验尚未成熟,并且未经过深入的伦理学探讨的情况下,盲目推动科学技术的“跃进”,不仅不会达到推动科学进步的目的,更有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福祉的祸事。
这自然不是科学研究的本意,而伦理规范存在的价值便是阻止科学发展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盲目迈进。只有以敬畏之心对待科学探索的边界,并通过扎实的实验和循序渐进的探索推进,或许才能真正带来造福人类的技术进步。
(原题为《“换头术”升温:前沿探索不该突破科学边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