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磕CP令人上头?
撰文/杜羽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刘玉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王云汐
近年来,“心动的信号”“我们恋爱吧”“机智的恋爱”等观察式恋爱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荧幕CP扎堆出没,令人目不暇接,观众屡屡感叹“磕到了”“我没了”“锁死”。CP文化不局限于娱乐圈,逐渐向体育圈、电竞圈、相声圈等蔓延,CP的“磕”点也不仅限于外貌般配,其形式多种多样:无需言语的默契互动好磕;还未道明的暧昧情绪好磕;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好磕;相遇太早的BE美学也好磕……
众多“磕”学家在CP身上倾注情感与热爱,并由此产出了大量同人文、同人图、同人剪辑。每一对大热CP背后的流量、话题度都不容小觑。 “磕CP”已然成为一种娱乐方式和文化热潮。那么,为什么“磕CP”如此让人“上头”呢?
共情:“看他们谈恋爱,好像自己也体会到了甜蜜”
“共情”指个体通过观察、想象或推断他人的情感状态而产生的与之相似的情感体验,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快速感他人之所感。当我们看到影视剧或综艺节目中的人物表现出愉悦或悲伤时,大脑前运动皮层与“具身模仿”相关的镜像神经元被激活,进而完成了对他人情绪的替代性分享,这也是为什么当你仅仅看到屏幕中的人物因爱而潸然泪下或喜上眉梢时,自己也会产生相似的情绪。
当你沉浸于CP的爱情故事中时,可能会将自我代入他人所处情境,想象他人的心理状态,此时,大脑中与“换位思考”相关的内侧前额叶、颞顶连接处等脑区被激活,从而产生了将心比心的加工过程,让你获得“沉浸式”体验,在他人的故事里感受甜蜜与悸动。
代偿:“自己无法实现的,看CP实现就好”
代偿(或替代性满足)的概念来源于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结构里,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常常受“自我”与“超我”压制,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感觉让人痛苦,于是人们便会将受阻的欲望转移至替代对象,直至欲望达成。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补偿。
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在996的格子间内分身乏术,与他人建立长期稳固恋爱关系的成本变高;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感情不似影视剧,多种多样可以任君挑选,我可能向往灵魂伴侣般的感情,但现实留给我的却是柴米油盐。这时,CP像一阵热烈的风,带着爱情的粉红泡泡将你裹挟,我们在磕CP的过程中高度卷入,体验“愿望实现”,获得情感与心理支持。
投射:“由己及人的美好想象,脑补一出出情感大戏”
投射指个人将自己的愿望、想法、情绪等无意识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常言道,人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自己是什么样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善良的人倾向于认为别人也善良,而自私的人容易以为别人也自私。
观看恋爱综艺时,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支持不同的CP,并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想象投射到所磕CP身上,在此过程中体会爱情的滋味,获得心理满足。近年来,素人恋爱综艺兴起,星素结合的节目模式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距离,使观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观众磕CP时,还会造出“奇闻CP”“方陈式CP”“玛卡巴卡CP”等各种具有特别含义的CP名称,体会着所磕CP的怦然心动与怅然若失,在CP身上投注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角色:“站在上帝视角,体验到浓烈于剧中人的情感”
恋爱综艺节目经常设置悬念,加入推理元素,让观众身临其境,想象如果自己是主角,会怎样选择。这些设计旨在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引发情感共鸣。此外,与CP自身相比,磕CP的人掌握更多信息,同时又不用卷入具体而繁琐的事务,他们可以专注于CP的情感交流,体验更纯粹、更强烈的情感。
行动者与观察者是两种角色。行动者需要亲身参与具体任务,这会消耗认知资源。而观察者在对行动者进行评估时,经常会忽略其认知消耗过程。所以,观察者往往会高估行动者的情绪体验强度。当人们磕CP时,既能代入自身,体会主角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也能够站在上帝视角,预测故事走向,作为预测者,观众可能会比故事主角体验到更强烈的情绪以及更高的控制感。
磕CP这一现象,本质上体现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精神层面憧憬完美爱情无可厚非,但过度理想化的幻想却不可取。最关键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敢爱、敢被爱、敢被不爱。
参考文献
岳童, 黄希庭. (2016). 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 心理科学进展, 187(3), 402–409.
De Vignemont, F., & Singer, T. (2006). 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10), 435–441.
Morewedge, C. K., Gilbert, D. T., Myrseth, K. O. R., Kassam, K. S., & Wilson, T. D. (2010). Consuming experience: Why affective forecasters overestimate comparative valu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6), 986–99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