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宋丹丹被骂,全网叫好

2022-06-26 1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Quasimodo 易

作者:Quasimodo

谁能想到,《五十公里桃花坞2》刚开播,就贡献了综艺史上最为尴尬的9分钟。

尤其,內娱老牌演艺工作者宋丹丹女士,仅凭一人之力承包了全部热搜。

宋丹丹,怎么就让人“窒息”了?

在年龄差颇大的群居生活综艺里,总会存在着一两个“大家长”人设。

能够做到八面玲珑的何老师是这类人设的好榜样,人人都会夸。

然而宋丹丹一出场,成功创造出了“丹学”,集齐了热心长辈的一切坏毛病。

其一,总爱打听你的工作情况。

在第一季里,宋丹丹提议大家都要做自我介绍,甚至还强调要讲出代表作。

当时,第一个发言的张翰只是强调了演员身份,就结束对话。

这么言简意赅的自我介绍,自然没有达到她的预想。

尤其听到“我没名”的解释后,宋丹丹更加不理解,说“那你就不诚实”“你要没名也不会来到这”。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也正因这个“冥场面”,许多初来报到的新成员,还没见到宋丹丹就打好腹稿,准备好好自我介绍。

其二,操心各位小年轻的婚姻大事。

董璇还没见到宋丹丹前还挺开心的,称赞这个节目没有互撕没有淘汰,观众看起来也没压力。

下一秒就被教育做人。

宋丹丹好奇问了董璇的年纪后,马上上演了大型催婚现场:

“你都43岁了,得找个踏踏实实的(对象)啊……”

董璇才刚从那一地鸡毛的婚姻走出来,面对这么直接的催婚,只能摆出这样的表情:

后座的两位刚想着当吃瓜群众时,宋丹丹一个猝不及防:

“你有了没(男朋友)?”

辣目洋子面露难色,宋妍霏更是尴尬,毕竟她之前的男朋友是宋丹丹银幕上的“儿子”张一山,两人分手还一度闹得很不愉快。

其三,越是熟悉,越喜欢用打压式交流。

汪苏泷说自己自己擅长吹葫芦丝, 宋丹丹说你不行。

汪苏泷说自己搞笑,宋丹丹说你也不搞笑。

去年,他还是宋丹丹眼里最好的年轻人,今年却成了挨骂的。

宋丹丹还补上一刀:“去年夸你是矮子里拔将军罢了。”

包括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宋丹丹也是张口就是各种吐槽和嫌弃。

当然,这也许是宋丹丹老一辈习以为常的“打压教育”,孩子总是不经夸。

这样的热乎劲,让网友们每次看到宋丹丹在综艺里出现,就有“约等于看着自己的妈妈上了综艺”的感觉。

而第二季过犹不及,让网友共情到被领导支配的恐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有纷争。

这一季的《五十公里桃花坞》引入了竞争与淘汰机制,削弱了社交属性,更像误入隔壁职场节目。

在这个规则之下,大部分刚加入的新成员,自然而然开始“卷”了起来。

对此,一向懒散的李雪琴相当不适应。

在会上,她提议大家合理分工,不要抢活干,以免有人很忙,有人很闲。

出发点是好的,在座的各位小年轻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但在宋丹丹听来,“抢活”是在破坏内部和谐,立马质问道:谁抢活干了?

李雪琴解释,弹钢琴的吴老师种地又喂马。

宋丹丹立马问吴老师:你累吗?

这场面就好比,你在公司里面提议,大家不要晚上加班,但新员工非要加班。

老板问新员工:你累吗?

“我还行”,大概已经是这个新员工想到最好的回答。

宋丹丹顺着台阶下,顺带批评李雪琴不要编造矛盾。

这一波操作下来,气的李雪琴直抽自己,是多嘴了。

这还没完,下一场的矛盾更狠狠地戳中了观众的神经。

为了让大家尽早熟络起来,宋丹丹想到了一个破冰方法:举办篝火晚会,每个人都得表演节目。

听完这个提议后,大家脸上都写满了拒绝。

但沉默是大多数人,只有个别的“不怕死”老员工,会直接表达意见。

这时,李雪琴又第一个站出来投反对票,还用“无聊”表达自己的看法。

此时,宋丹丹明显是情绪上来了,直接开炮,如果什么都不演,要你们干嘛来了?

就在场面一度要僵住的时候,武大靖挺身而出,提出举行运动会的方案。

瞬间激发了嘉宾们的兴趣,汪苏泷顺势说出了心里话:这不比篝火晚会有意思?

只是下一秒被宋丹丹瞪了一眼,立马缩成鸵鸟状,不再吱声。

更惨的是,前一秒表示不插手的她,后一秒就用威严逼迫大家就范:后天运动会,明天篝火晚会。

就在她春风得意地编排各位小年轻,也只有更自我的王传君当了“叛军”。

并且再三强调自己不会表演,“有一种被push的感觉。”

这段“尬”出天际的9分钟视频,被网友解读为新一代职场的生活众生相——

有人情商高,既能应付上级,又能替同事讲话,体贴暖心;

有人完美诠释“枪打出头鸟”,屡屡出头却屡屡受挫;

有人鸡贼,既然无法改变现状,索性讨好上级;

其他更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不敢反抗,最后默默服从。

至于王传君这类人,实属稀有品种,敢说敢反抗。

而宋丹丹,真的在搞职场霸凌吗?

宋丹丹上真人秀被骂也不是第一次,就她本人而言,根本不当回事,下回估计还能再接再厉。

她会这么“横”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性格决定了一切,她既有争强好胜的一面,又有敏感率真的一面。

与前夫英达的恩怨情仇,便可窥探一二。

与英达离婚是宋丹丹提出来的,她在观众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出轨事实。

但实际上,这是英达一手促成的。

他在更早之前,已经与《我爱我家》编剧梁欢传出各种绯闻,对自己的妻儿早已不闻不问。

离婚当天,宋丹丹甚至看到了他和新情人的信息。

离婚不到一个月时间,英达很快就与梁欢再婚。

这件事让35岁的宋丹丹备受打击,一度想要自杀。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赵玉吉,与他认识28天,两人便闪婚了。

宋丹丹还出了一本书叫《幸福深处》,把英达彻底钉在了渣男的耻辱柱上,气得英达跳脚骂宋丹丹有病。

与梁欢重组家庭后,英达常在镜头面前表现出慈父且好丈夫的一面,甚至公开否认他和宋丹丹的儿子的父子缘。

节目播出后,宋丹丹直接在微博炮轰英达“不是人”。

宋丹丹对曾经的枕边人尚且绝不服输,对晚辈更是有上位者对下位者的俯视。

所以每次她与晚辈交流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强势,无意间用一些带命令感的词。

就像是她问郭麒麟的择偶标准时,就会脱口而出:“必须说清楚喜欢什么类型的!”

对言语的极度敏感,是艺术家的优点,能创作更为精良的作品。

但放在生活中,就会容易活成刺猬,对别人的话,总是过分解读。

宋丹丹便是这么一个人,她的自卑与自大,加上艺术家的敏感,让她总是天然流露出对别人的敌意。

好朋友倪萍曾经给了她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但仅仅一句玩笑话,宋丹丹能二十年不来往,直到去年才在综艺里和解。

倪萍评价宋丹丹:我惹过你,你就要“冤”死我。

回看第一期还会发现,宋丹丹讲述自己因为自卑拒绝齐秦合作邀约的故事中,完全自曝了自己的性格缺陷。

“后来我悟到,强烈的自卑会让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变得非常无礼,所以当有人对我无礼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太自卑了。”

宋丹丹“无礼”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是她自己常常后知后觉。

另外,宋丹丹成名早,国民度高,是北京人艺一级演员,个人成就和家世更称得上“京圈公主”。

父亲宋汎是北京市文联党委书记,哥哥宋北杉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等要职。

在娱乐圈摸爬打滚那么久,两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和《家有儿女》让她“妈妈”的形象深入人心。

宋丹丹年轻时

“妈味”的核心是,“我都是为你好。”

而这一点上,宋丹丹无论在综艺还是影视作品的表现上,都高度统一了她自身的气质和性格模式。

另外,资质和年龄对她来说是“砝码”,在生活和工作上,早已习惯了当大家长,拿自己的经验去做事。

所以宋丹丹并不理解面对李雪琴、汪苏泷强烈拒绝篝火晚会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她会给人一种束缚感。

对她这种60年代老艺人而言,拿了片酬就得为节目组贡献点东西,“表演娱乐观众”的义务更为重要。

就像节目里王鹤棣说的:

“老一辈观念里面,唱歌跳舞联欢会,是一个很开心的氛围,她想把这个开心分享给大家。”

她的提议也没有太大恶意,更像是一个代际关系常会出现的问题。

生活中,会缺少宋丹丹这样的人吗?

他们有几分倚老卖老,偶尔想要教你做人。

到了这个年龄,想要融入年轻人,但又不太想丢掉长辈的面子。

拧巴又倔强。

但换个角度想想,都到了一大把年纪了,谁还想做小媳妇,时刻瞻前顾后。

性格、过硬的作品履历都能让她自洽,她才会在节目中过得那么“任性”,让其他嘉宾瑟瑟发抖。

我们需要宋丹丹吗?

生活类综艺既需要乌托邦,才能缓解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压力;

但同时太需要一些真实感,才会产生话题,冲上热搜。

宋丹丹之所以成为“箭靶子”,皆因她太像我们身边能遇到的强势领导,又像是传统的东亚妈妈。

无论是哪个角度切入,都能引起年轻群众对她的不满,宣泄平时积累的愤懑。

更何况,看真人秀综艺,大家不就想要看点“抓马”的戏码,宋丹丹完美契合了导演们眼中的“鲶鱼”。

她的不合时宜,盘活了综艺里少有的真实感。

越是能戳中你的神经,越是证明节目组赢麻了。

原标题:《宋丹丹被骂,全网叫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