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灯火之城:街灯闪耀下的巴黎

荆文翰
2018-01-21 10:2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巴黎以优雅的城市风情闻名于世,而夜色下的巴黎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当夜幕降临,乘船荡漾在塞纳河上,两岸连绵不断的灯火会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

巴黎夜景鸟瞰

然而在三百多年前,巴黎的夜却远非今日这般迷人。由于缺少街道照明设施,难以预料的危险潜藏在无边的黑暗中,使人望而却步。从“黑暗之城”到“灯火之城”,巴黎在17世纪下半叶的城市改造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在17世纪后期,法国迎来了其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太阳王”路易十四。为彰显君主的伟大,路易十四在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市政服务,巴黎在绝对权力的推动下迅速走向现代。

然而首都恶劣的夜间治安状况却始终困扰着路易十四。夜间的巴黎俨然成为盗匪的天下:在当时巴黎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景点新桥,夜间盗窃行人斗篷的案件时有发生,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专门雇佣保镖来保护自己昂贵的衣服。

由于夜间犯罪率居高不下,黑夜对巴黎的经济和社交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一旦黑夜降临,人们便只能待在家中,而冬季昼短夜长,巴黎人外出活动的时间又被大大地缩短了。

路易十四认为,街道照明设施的缺失是导致夜间犯罪的主要原因。为推动首都夜生活的繁荣,必须保证夜间的公共安全,建设街道照明设施顺理成章地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早在1662年,巴黎便已出现了私人提供的夜间照明服务。当时一位名叫劳拉第·德卡拉法的商人开办了“巴黎火炬手和提灯人服务中心”,为有夜间出行需求的人提供有偿的照明。劳拉第的雇员们身着统一的制服,配备专门定制的大型火炬,在夜间护送行人和私家马车穿越黑暗的城市。这些火炬手随身携带沙漏,以15分钟为单位向雇主收取费用,行人为每十五分钟3苏,马车为5苏,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并不算昂贵。劳拉第的终极目标是雇佣1500名火炬手,分布在巴黎所有的主要街道,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有人为你照明,陪你到达另一条街”。劳拉第希望将自己的业务发展为一项公共服务,他坚信这一愿景一旦实现,“将大大减少城市的扒窃,巴黎夜晚的街头将远比现在繁忙”。

劳拉第的计划触动了正在密切关注城市照明问题的路易十四,可与商人相比,作为国家统治者的路易十四无疑考虑得更远,他深刻认识到夜间照明对于一座现代都市的重要性,比起雇佣1500个人站在巴黎街头,他更倾向于建设一套永久性的夜间照明系统。

1665年,路易十四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高级别的国务会议,组织商讨在巴黎建设照明系统的相关事宜。路易十四任命尼古拉斯·拉雷尼为巴黎总警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般的城市治安工作,拉雷尼还被授权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拉雷尼并没有辜负路易十四的期望,他上任后不久便开始着手在巴黎建设照明系统。1667年秋季的一天,负责向民众宣布消息的街头公告员满心欢喜地走过城中的一些主要街道,向市民们宣布:凡是他经过的道路很快都会拥有照明系统。在首批被选中的九百多条道路上将设置近三千盏街灯——通常是在街道的两端各设一盏,若街道较长,则会在中间增设一盏。

路易十四时期精美的巴黎街灯

在街灯的设计上拉雷尼也着实费了些脑筋。出于安全、美观、耐用等多方面的考虑,街灯的材质最终选择了金属而非更为廉价的木材。当时大块玻璃的制造技术还没有完全普及,每盏街灯要使用价值不菲的数块玻璃。为使街灯的照明时间足够长,还需选用特制的粗大蜡烛,这自然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街灯的设置方式也经历了一番推敲。最初是将街灯悬挂在街道中央的高处,但考虑到更换蜡烛的方便,最后改为将街灯安装在街道两旁房屋的墙壁上,使用滑轮系统控制升降。此后每当夜幕降临,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便会手摇铃铛走过街道,作为点亮街灯的信号。外墙上装有街灯的房主们听到铃声后便会取出钥匙,打开控制滑轮把手的铁箱,将街灯降下,放入点亮的蜡烛后再升高至原处。

在1667年年末的一天,巴黎城中的街灯安装与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当晚近三千盏街灯照亮了巴黎的夜空,与巴黎市民的欢呼声一起,宣告这座“灯火之城”的诞生。

在新的公共照明系统运行之初,只在当年11月初至次年3月初之间点亮,后在巴黎市民的强烈要求之下,点亮的时间不断延长,到17世纪末,已达每年九个月。与今天城市街道照明相似的是,当时街灯的点亮时间也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11月是下午5点半,而到了3月则会推迟到下午6点半。

巴黎的街道照明系统是法国乃至欧洲第一次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这方面的业务在之前通常会外包给私人的投资商,这一举动既反映了路易十四统治期间王权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也体现了国家在管理理念和体系上的革新。庞大的照明系统耗资巨大,更换蜡烛、维护街灯都需要大量的费用,这远非私人承包商可以负担,即使对王国政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维持这项服务的运转,路易十四在巴黎开征了一种名为“扫尘和灯光税”的新税,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街灯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税额。令人惊奇的是,面对这笔数额不小的税金,富于反抗传统的巴黎人非但没有表示抗议,反而多次主动向政府方面表示,愿意多缴税金以延长照明时间,街道照明对于巴黎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街道照明系统首先使得夜间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在黑暗中肆意妄为的盗贼。“多亏了拉雷尼和他美丽的路灯,那些偷斗篷贼没好日子过了!”类似的赞美频频出现在当时巴黎的报刊之上,对于街灯所带来的安全感,巴黎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与此同时,拉雷尼还安排了大批警察在夜间巡逻。在街灯的照耀下,骑马的巡警踏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令巴黎的宵小之徒无处躲藏。“今天我抢了别人,明天就得上绞刑架”的哀叹声不绝于耳。伴着巴黎小偷们的“集体失业”,这座时人眼中“世界上最美的城市”终于也成了“最安全的城市”。

随着社会治安的改善,巴黎的夜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街灯砸碎了曾经在黑夜中束缚巴黎人的枷锁,赋予这座“灯火之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全新体验。街灯使巴黎可以保持24小时的运转,而不是像当时欧洲其他的大城市那样,随着黑夜的降临而陷入瘫痪。巴黎的商店、咖啡馆、餐厅纷纷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十点甚至十一点,以满足巴黎人和外国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街道照明系统兴建以前,巴黎人在天黑后只能待在家里,社交活动的匮乏令人失望。而随着街灯的点亮,巴黎人尽可以“在午夜后出门,到达城市的彼端,带朋友回家……”夜间购物的潮流也开始兴起,本就追求时尚的巴黎人的购物欲望急剧增长。夜间巴黎喜人的变化在无形中推动着城市商业活动的繁荣,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外边新安装的街灯”。

街灯及其带来的全新城市景观和独特游览体验都为巴黎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人们对这项全新的发明赞叹不已。“这是希腊人和罗马人多从未想过的发明”“即使阿基米德再世也一定不知道如何锦上添花”……在难以计数的溢美之词的衬托下,街灯闪耀下的巴黎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现代。

在街道照明系统以前,富于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法国人也曾在巴黎进行过许多都市公共服务的尝试,市区邮政系统、有固定路线的公共马车都曾出现在巴黎街头。但也许是因为过于超前,这些发明大多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巴黎的街道照明系统则有幸成为这座城市第一项在欧洲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发明,在其开始运转后不久,街灯陆续出现在阿姆斯特丹、柏林、维也纳、伦敦等大都市的街头。

在街道照明系统的革新上,巴黎这座“灯火之城”从未停下过自己的脚步。在街灯第一次亮起二百年后,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奥斯曼男爵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在这次改造中,巴黎街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三万多盏,燃料也变成了更加廉价易得的煤气和燃油。19世纪末期,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巴黎街头的汽灯和油灯又被电灯取代。

十九世纪的巴黎街灯

巴黎的街灯照亮了这座城市走向现代都市的道路,赋予巴黎人全新的都市生活体验,并引领了欧洲城市管理和技术革新的潮流。岁月流逝,可街灯闪耀下的巴黎始终魅力不减。一盏小小的街灯,讲述着一座伟大城市从黑暗到光明的故事,记录着“灯火之城”的不朽传奇。

参引文献:

1.Charles Nodier,Paris Historique :Promenade dans les Rues de Paris,Tome Premier,F.G.Levrault,1838.

2.Boris Bove&ClaudeGauvard,Le Paris du Moyen Age,Belin,2014.

3.Patrice de Moncan,Le Paris d'Haussmann,Les Editions du Mécène,2009.

4.钟纪刚编著:《巴黎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美)若昂•德让:《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赵进生译,译林出版社,2017年。

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Gallica数字图书馆、维基百科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