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西讲舍】漫话甘州地名文化史
漫话甘州地名文化史
作者|张鸿清
一直以来,想写一写张掖或甘州的地名,但却迟迟没有动笔。时不时地翻阅史志书籍,思绪在现实的烦杂和张掖甘州两千多年的历史况味里来来去去,始终定不下来。写了大半的文字稿便就此在电脑里沉睡了近一年。是的,文字是需要沉淀和消化的。终于在昨天受邀参加“八声甘州”研讨会后,再次提笔。
所谓地名,就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称谓,在许多时候也会成为人的名片。当我们身处异乡,若能自豪地称自己是某地之人时,那么,其背后的潜台词一定是我们具备了某种与某地相关的优秀品质。这种以地名代表人的品质的表达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性格成长。
甘州鼓楼
城市地名,则体现着城市特有的文化空间扩散能力。中国国土辽阔,历史悠久,数量庞大的城市地名如同浩瀚的海洋,其中蕴藏着政治、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在史海沉浮中,一些地名,随着朝代的更迭,多次易名,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一些地名,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文化接受和认同,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打磨,最终保持流传了下来。还有那些诗文典籍中的地名,不仅传承着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特质,更饱含着人们对城市过往的情感,是对历史的再现与畅想。
城市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码,蕴藏着城市的生命密码;承载着城市悠悠的历史,安放着人们的城市记忆,每个地名背后都藏着城市或喜悦、或悲凉的故事 。每一个城市地名,又如同城市打开的一扇窗,吸引过往或久居的人们去重新认识城市、发现城市。
我所生活工作的地方叫张掖,城市名甘州。
黑河
那么,张掖是何时有甘州之称谓的呢?
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纳入大汉版图。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承秦郡县制,置张掖郡。《汉书》载:“张国臂掖,张掖也”。取“张国之臂掖(腋),断匈奴右臂,以通西域”之意。自此,张掖得名。当时的张掖郡辖张掖属国、居延属国两个属国,以及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郦靬、番和、居延、鲜美等十县。
新王莽时期(9-24年),改张掖郡为设屏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汉光武帝刘秀继续沿用十三州部,但做了部分改动,将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改为交州刺史部,将京城长安附近的七郡设置为司隶校尉部,依旧是十三个州部。在这一年,复改设屏郡为张掖郡,属于凉州的监察区域。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了镇压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汉灵帝给予地方独立大权,将刺史改成州牧,可掌握一州区域内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其级别在郡守之上。这标志着州由虚转实,做为行政区划的开始。自此,行政区划设置变为州-郡-县三级,州长官叫州牧,权力极大。到了东汉末年,各州牧已经可以一手遮天,由此引发相互兼并,征战不断的军阀割据局面。
甘州土塔
经过魏晋南北朝300百多年的乱世割据,地方行政区划已经十分混乱。到隋朝建立时,天下已经出现了两百多个州、五百多个郡和一千多个县,而且很多郡只下辖一到两个县,形同虚设。398年6月,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即北魏。同年7月,北魏太武帝将北凉的文人文物,并姑臧的富商吏民三万户十万余众迁至大同,凉州城只剩一个空壳。当时,总理凉州军政的乐平王拓跋丕,把凉州府治移到张掖,始称西凉州。
《周书》卷二《文帝纪》载:“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春正月,改西凉为甘州”。据《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陇右道下》甘州条:“后魏武帝平凉,以为张掖军,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清乾隆《甘州府志》序言曰:“甘州之名曷昉乎?肇于宇文周公之相魏,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本甘凌山,或曰绀峻之讹‘甘浚’,犹‘删’丹之讹‘山’也。大抵山下出泉,以甘泉取义者近是。”
平山湖大峡谷
《甘州府志·世纪上》载:“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以甘浚山名,或曰以甘泉名。” 综上,“甘州”之称,因地名而名。自此,张掖有了“甘州”的称谓。这以后甘州为名的行政建制设撤频繁。“张掖”“甘州”两个称谓开始在历史上交替使用。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将郡一级全部废黜,实行州、县两级。隋炀帝即位后,又复将州改为郡,实行郡县两级,并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又效仿汉武帝将天下划分为九个监察区。九个州依旧沿用西汉以来的旧称呼,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改甘州,称张掖郡。
大佛寺牌楼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复改张掖郡为甘州。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又效仿前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个监察区来监察各州县,将监察区域称为“道”,分别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唐玄宗时期又增加到十五个道,并将一些位置比较重要突出的州改称府,用以区分;这也是府这个重要的行政区划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又改甘州为张掖郡。相隔了16年后,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复易张掖郡为甘州。自此之后,到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一直延用甘州之名长达1154年。
唐德宗建中二年至唐玄宗大中二年(781-848年),甘州被吐蕃占领。吐蕃统治河西期间,曾经帮助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回鹘汗国,因内部出现分歧,被黠斯嘎人打击覆灭,部众逃散,其中的夜落隔部在庞特勤的带领下到达甘、凉间。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张义潮起兵,具有一定兵力的庞特勤部,除协助张义潮打击吐蕃外,还遣使入唐朝贡,唐宣宗当即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并准其在甘州设立牙帐(王庭)。唐宣宗大中十年至北宋仁宗天圣六年(856-1028年),甘州为回鹘所据,设甘州回鹘牙帐。先后共历九世,约170余年,史称甘州回鹘。
芦水湾旅游度假区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党项羌李元昊攻占甘州,回鹘政权覆灭。随后相继攻占肃、瓜、沙诸州,取甘州、肃州首字,设置甘肃监军司、镇夷郡宣化府,是为甘肃地名之始。这也是甘州地名首次与省会名产生联系。
《元史》卷六十《地理志三》载:“山丹州,唐为删丹县,隶甘州。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据此,甘州甘肃监军司,治今张掖山丹县。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近200年间,甘州被西夏统治。
西夏宝义元年(1226年),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占西夏甘肃监军司和镇夷郡,甘州隶属蒙古汗国,到宪宗蒙哥时止,历六世,近40年。
元朝,由于疆域面积空前膨胀,为加强国土管理,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该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我国目前省的开端。行省以下基本承袭宋制,下辖路,路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据《元史》卷九十一《百官志七》:“中统二年(1261年),立行省于中兴。至元十年(1273年),罢之。十八年(1281年)复立,二十二年(1285年)复罢,改立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年),徙置中兴省于甘州,立甘肃行省。”
大佛寺主殿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元王朝在甘州设置甘肃路;至元五年(1268年),又改为甘州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移中兴(现银川)行省治所于甘州,在甘州设立甘肃行省。领甘州路、肃州路、沙州路、亦集乃路、永昌路、宁夏路、兀刺海路等七路和山丹州、西宁州二直隶州以及西凉州、瓜州、鸣沙州、灵州、应理州等五属州。同时蒙古一批宗王也进入河西,形成行省与宗王共管分治的体制。
明朝初年,沿袭继承了行省制度,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后又增设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掌握各司的军权和司法权,因此,明朝行省又称三司,但习惯上还是叫省。宣德以后,全国基本固定为十五个省级单位,省以下设为直属于省的直隶州和府,府以下设有州和县。当时甘州隶属陕西行省。正统元年(1436年),析置甘肃巡抚,辖今甘肃省部分地区。明王朝为加强北部防务,设九边重镇,其中的甘肃镇就设在甘州,先后称“甘肃卫”“甘州卫”“甘州五卫”等。
大佛寺山门
清初,甘州仍隶属陕西省。顺治初年,袭明制,设甘肃巡抚,驻宁夏。康熙三年(1664年),陕甘分治,以陕西右布政使司驻巩昌府。据乾隆《甘肃通志》载:“康熙五年(1666年),改为甘肃布政使司,移驻兰州,行都御史台治焉,领四府九州二十八县”。分治后即为甘肃省。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继承明制,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设州和县。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甘州卫为甘州府。自此,甘州府建置延用186年,至民国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结束。
民国二年(1913年),甘州府改称张掖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张掖县直隶甘肃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张掖县属于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区置武威。
大佛寺全景
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奉命西进,在解放兰州、西宁后,分两路向河西挺进,于9月解放张掖,在张掖建立陕甘宁边区张掖分区。不久又改为甘肃省张掖专区,为省属派出机关,辖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驻兰州市。撤张掖专区,临泽、高台2县划归酒泉专区,张掖、山丹、民乐3县划归武威专区。1955年,将武威和酒泉两个专区合并,设立张掖专区。次年,开始筹建地级张掖市,张掖县同时存在。1958年,撤张掖县、临泽县,设地级张掖市,由张掖专区代管。1961年,撤销张掖市,恢复张掖县,临泽县,属于张掖专区。至此,建国初年,对张掖行政区划的频繁调整告一段落。
甘州木塔
1985年,撤张掖专区,设立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张掖县,成立县级张掖市。2002年6月28日,撤销县级张掖市,成立甘州区,撤张掖地区行政公署,设地级张掖市。在时隔90年后,“甘州”称谓再次延用。
时至今日,在张掖2133年的发展史上,“张掖”之名使用约820余年,“甘州”之称使用约1300多年。尽管“张掖”地名较“甘州”之称要早665年,但由于“甘州”比“张掖”的称谓使用时间长约500年左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形成了“甘州”要比“张掖”更古老的概念,也才有了坊间“张掖古称甘州”之说。
讲完上述大段甘州地名的更名史,许多朋友对甘州可能仍然是陌生的。的确,“甘州”作为地名,放在全国未必尽人皆知。但在中国大凡喜欢听两段传统戏曲的戏迷,都应该晓得“八声甘州”曲牌名;大凡有点文学功底的人士,都应该知道“八声甘州”词牌名。没错,这个甘州就是今天的张掖甘州。“八声甘州”,也正是以“甘州”地名命名的曲、词牌名。
甘州杖头木偶
《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天宝间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甘州、伊州之类”。《新唐书•五行志》进一步说 :“天宝后,诗人多为忧苦流寓之思,及寄兴于江湖僧寺 ,而乐曲亦多以边地为名,有伊州、甘州、凉州等。″因此,《八声甘州》是依唐朝时期的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共有八韵,故名“八声甘州”。后来成为唐朝时教坊的曲名,用为词牌,教坊的曲子自然容易广为流传,因此唐朝以后许多大家都填过这个词牌,如柳永、苏轼、辛弃疾、张炎等,也传出不少千古名句。其中最为著名、被称作正体的是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另有变体六种,代表作品有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辛弃疾《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等,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词作,可谓不计其数。
甘州梨花会
《甘州》作为曲牌名,自唐、宋、元、明、清、民国流传至当代,留存曲目有286支。主要流行于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河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宁夏、陕西、四川、云南、浙江、山西、内蒙古、上海等20多个省市区及日本。
在戏曲全面繁荣的明清时期,《甘州》曲牌更是成为了秦腔、昆曲、京剧等戏曲中广泛使用的曲牌。其它传统地方戏剧中也大都有此曲牌,因着曲牌的广泛使用,才使得《甘州》这支唐曲得以词曲相依,传播数百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甘州百年老梨树
甘州,甘肃的“甘”。
甘州,响彻中华大地的词、曲牌名《八声甘州》。
甘州,1300余年的古老地名史,为甘肃省省名贡献了“甘”字,为中国的诗词文学和戏曲艺术贡献了全名《甘州》,让《八声甘州》响彻大江南北。
如今,“八声甘州”已成为甘州的城市品牌文化。甘州城市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蕴涵的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也就是“八声甘州”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
甘州,通过创造城市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的高度统一,将融入地名文化的“八声甘州”做为城市品牌文化的成功塑造,完美地实现了“八声甘州”文化的场景化,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游客更多的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游客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来自北京海政文工团的词曲家平远先生这样对我讲:“甘州,让我有一种说不清的着迷,不觉中两年时间我竟然四次来采风,我想为这座城市写首歌。”这让我想起曾经连续六年,利用暑期开着房车来甘州的南京大学教授王仁和;也让我想起一年中曾三次来甘州的上海迪士尼总设计师陈敏先生。
甘州胡家园子
来到甘州,或于清晨、或于午后、亦或于傍晚,慢步在八声甘州小游园,穿行于胡家园子的百年老梨树间,仰观那一树树的梨花飞雪,耳畔中萦绕着八声甘州小调、大曲的悠扬,以及甘州宝卷的念唱声;眼见得是书法家挥毫泼墨的八声甘州经典填词;尽见的是身着汉服、双手适卷,吟诵八声甘州词章的青年男女。或于夜晚,畅游于甘州灯火阑珊的市井街巷,或于剧院欣赏《甘州古乐》《甘州乐舞》的曼妙舞姿、悠扬古曲,恍惚间仿佛置身于盛世的大唐。甘州亦仿佛如“八声甘州”的八韵,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令人荡气回肠!
在游客心目中,甘州有着让他们所钟情的一种独特的地域品牌文化,这种文化除了代表甘州地域的质感、独特的文化定位以外,更体现了游客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及“八声甘州”品牌文化带给他们的不同体验和特定的地域文化认同感。
百年梨树
重视甘州地名文化,就是重视城市的历史与当下。
回顾张掖甘州叹为观止的城市地名文化史,甘州地名,折射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变化;甘州地名里流淌的故事,更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甘州人不尽的乡愁!一朝一代,岁月更迭。心中所想,心头所念,早已被唤了千万遍。旧时光里的四街八巷,当下街市里的人流熙攘,夜间的灯火阑珊,还将伴着对甘州的千呼万唤,继续着城市的史话。
湿地公园
最后,附上张掖诗人寒冰先生为“八声甘州”研讨会所填的一首词,作为此篇的结束。
八声甘州•参加八声甘州研讨会随吟
作者|寒冰
忆流光,岁月几千秋?古曲引神驰。
话“甘州”故事,孤烟落日,边塞城池。
网海互联对白,经典理文思。
弱水居延外,史册无遗。
复兴今人逐梦,踏山河游目,满眼新诗。
启彩虹张掖,丝路正相宜。
看丹霞,平山湖月,竞风流,候鸟应当时。
原生态,祁连积雪, 洁净天姿。
作者简介:张鸿清,张掖地方史志学会会长 。现供职于张掖地方史志办公室。
原标题:《【河西讲舍】漫话甘州地名文化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