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极日记 | 在世界的尽头:冰山之都(19)

2022-06-22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3年4月23日周二 

努克-伊卢利萨特

-12℃/-6℃

大雪有时晴

西北风,17公里/小时

6

俯视大冰盖

15:05 努克至伊卢利萨特的航班(GL 560/1582)正点起飞。

穿越北极圈后经停康格鲁斯瓦克。20分钟后再次起飞。

17:20到达伊卢利萨特(Ilulissat,69°13′N 51°06′W)。

全程沿着格陵兰冰盖西岸巡航,偶尔会探入冰盖腹地。北半球最大冰盖的壮观景象就在眼前。

冰盖( Ice Sheet)也称为大陆冰川,指面积超过 5万平方公里的大规模冰川。地球上99% 的冰川冰包含在极地的冰盖中——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为首。

“全部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7.2 米”的危言耸听,说的就是格陵兰冰盖。

今天得以近距离俯瞰。但不巧坐在螺旋桨飞机的机翼下,视野受到极大局限,同时,舷窗的清洁度也很差,勉强拍了几幅照片,算是打卡格陵兰冰盖。

 

冰盖的边缘顺应地势形成若干冰川(Glacier)。在重力和压力下,冰川会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一旦滑进入大海,冰川冰就换了个名字——Iceberg,大块头的译作冰山,小点的就叫海冰。

临近伊卢利萨特时拍下了这幅照片。尽管低空盘旋,呼啸而过,画面不太完整,但依然可以看出冰川脱落入海后,在海面现出冰山的初始过程——露在水面上的只是冰山的十分之一,大头都在水下。

7

冰川与冰山

伊卢利萨特(Ilulissat)是格陵兰第三大城镇,人口4600多。

这一带,除了伊卢利萨特镇,还有两个“伊卢利萨特"——伊卢利萨特冰川和伊卢利萨特冰峡湾。

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伊卢利萨特冰川就没有另外两个“伊卢利萨特"。

在格陵兰语中,伊卢利萨特就是“冰山”的意思。这个冰川被冠名为“冰山”的理由无与伦比——盛产冰山,天下无双。

伊卢利萨特冰川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冰川——每天朝大海方向滑行 20-40 米。尽管它的体量只占格陵兰冰盖的 6.5% ,但高速滑行而产出的冰山却占了格陵兰冰山总量的10%——每年高达 350 亿吨。

脱离冰川的冰体,通过狭长的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滑向大海。由于冰体庞大(通常高达 1 公里),难免被卡或搁浅,有的冰山甚至被卡数年,形成冰山压冰山挤压冰峡湾的景象。

摄于2008年8月

冰峡湾外就是迪斯科湾,无数巨大的冰山聚集在一起,使这里成为冰山之都。

2008年8月,我乘坐国家地理探险家号膜拜了“冰山之都”。

本篇日记中凡注明“摄于2008年8月”的照片,都是那次拍的。

如想了解那次旅行更多的内容,请耐心等待我的另一部日记《高北极——西北航道》(暂定名,约在三个月后发布)。

摄于2008年8月

摄于2008年8月

上面这幅照片会使人联想到泰坦尼克号——没错,几乎所有的冰川研究者都认为,撞沉泰坦尼克号的那座冰山诞生于伊卢利萨特。

8

萌动的春天

今晚住在冰峡公寓酒店。离迪斯科湾远些,但设施齐全,价格合理,仅800 kr/天。

公寓离港口很近。只须沿木栈道走下一个极陡的高坡,就是了。

伊卢利萨特港分外湾与内湾两部分,外湾是深水港,可以停靠大型邮轮。内湾是当地居民停靠小型渔船的船坞。夏季的观光船也从这里出发。

现在,内湾的冰雪尚未消融,去年被封在冰面的船,大大小小、横七竖八,超过一百五十艘。

海鸥在海面撒欢儿。春天已经开始萌动。

遇到几个准备出海的渔民。年纪大的渔夫克劳斯·拉斯姆斯(Claus Rasmuss)能讲英语,年轻人反而不会。

聊天期间,克劳斯始终没有停止整理鱼线和鱼钩。他说,马上就出海撒钩。明天早上5点再出海去收鱼,大约10点左右才能返回。

我们的航班是明天早上8点的,肯定来不及看他收鱼了。没关系,反正从卡纳克回来还要在这里停留三天,有充裕的时间跟他出海。

克劳斯欣然允诺,给我留下了联系方式。驾船向外海去了。

9

冰雕画廊

克劳斯走了。我们也离开港口,去迪斯科湾看冰山。

港口附近的海面依然蒙着冰雪,十余艘皮艇码在岸边的木架上,看不出要启用的迹象。

走进迪斯科湾,海水已完全融化了。形态各异的冰山如同一排排巨大的雕塑,无序地漂在海面上。有人称之为“冰雕画廊”。

微红的晚霞中,泛着湖蓝的庞然大物本该聚集着宁静。然而,不时有吱嘎吱嘎的声音从“画廊”传出,偶尔,甚至还会发出隆隆巨响——这是冰山断裂的声音。据当地人讲,那隆隆声可以回荡到伊卢利萨特镇的另一端。

正如人需要两只眼睛才能准确感知事物一样,了解伊卢利萨特的冰山,需要海陆空三栖——乘飞机去俯视以惊叹它们轮廓分明的造型,坐船去它们的身边以感知人类的渺小,在岸边瞭望山水以领悟天地间的造化。

摄于2008年8月

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遗产地。

10

“武开江”的联想

触景生情,想起了松花江开江“跑冰排”的情形:“文开江”,“武开江”。

“文开江”顾名思义,文文静静的,不去说它了。

而“武开江”则极其壮观。撕裂的冰排被汹涌奔腾的江水粗暴地堆叠在一起,忙着赶路的冰排伴随着吱吱嘎嘎的响声常常翘出水面一两米。有时,不知什么原因,江里的冰排会被推到数米高的江岸上,然后在岸上继续堆积,形成龇牙咧嘴、大大小小的冰堆。那场面,叹为观止。

不过,与眼前这些超级冰山的“呱呱坠地”相比,“武开江”的场面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2008年8月在伊卢利萨特拍了一张照片。层层叠叠的冰山挤在迪斯科湾,巨大的冰山仿佛压在了那些小小房子的屋顶上,想必相当于冰山的“武开江”了。

摄于2008年8月

今年,或许遇到了“文开江”,或许还没有到“开江”的季节。总之,5年前那层层叠叠的冰山奇观消失了。不仅如此,路两边许多老旧的木屋也不见了,代之以现代感的联排别墅。

难道,5年前那幅照片真的成了绝唱?

回来在电脑上与5年前的对比一下,似乎今天拍摄的位置与当年不完全吻合。待从卡纳克回来时,一定要再对照原照片认真拍几幅。

整个城市规划无序。新旧房子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起。

依山而建的小镇,到处可见的木栈桥曲径通幽。

21:57落日,打道回府。没有地图的山城,难免走冤枉路。回程走了40分钟。洗洗睡下,已近午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