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项最新的调查研究,揭开多云发展的两大秘密
当前,全球快速进入了ZB新数据时代,不少企业将多云作为了云发展战略。为此,企业用户对于数据上云的需求,也逐渐向多云进发。
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立刻选择多云,因为业务场景与行业的不同,企业的多云成熟度到底如何了?
2022年6月15日希捷科技携手全球专业调查与分析机构企业战略集团(ESG)发布了最新的《多云成熟度报告》,给业界带来了最新的答案,并揭开了企业多云发展的两大秘密。
01
多云成熟度认知
关乎企业数字化转型“兴衰成败”
针对来自全球各地500家不同类型企业的真实调查,ESG分析发现,发展到多云成熟度第三阶段的最为成熟的企业仅占14%,在成本和创新方面都表现最好。处于多云成熟度第二阶段的中等成熟企业占到了27%。而更大一部分企业还依然处于多云成熟度的第一阶段,占到了59%,表现最不成熟。
真正发展到多云成熟度第三阶段的企业占比才一成多一点,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多云不成熟的企业占了大多数,对于多云成熟度带给企业价值变化需要进一步提高认知。
在行业数字化进程进入关键期之时,企业对于多云成熟度的认知提升显得非常重要。毫不武断地说,在一定程度上,多云成熟度认知,关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兴衰成败。
从该调查报告的整体来看,对于这些被调查的企业而言,多云的总成熟度越高,业务回报就越高。能够最好地管理云成本和促进云创新的企业,在业务层面上的表现优于同行。在营收目标上,几乎是多云模式不太成熟的同类机构的两倍。在上市方面,提前数月或者数个季度上市的可能性是竞争对手的6.3倍。在商业地位上,多云模式成熟的机构处于强有力商业地位的可能性超出3倍。在公司估值上,多云模式成熟机构的估值预计在未来3年内增长5倍的可能性超过3倍。
由此可见,多云成熟度越高的企业,在多云环境中,成本与创新之间的平衡做得更好。并且,报告也揭示出了企业多云发展的两大秘密,对管理云成本与云运营模式驱动创新两者结合的认知,可以对业务的总体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02
伴随多云发展
数据存储挑战在不断加剧
之前,IDC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圈将接近180ZB。全球数据圈的规模每三年翻一番的增速,也备受业界瞩目。然而,真正被企业利用上的数据发挥出价值的却占比不高,希捷科技在2020年发布《数据新视界》报告显示,有7成左右的企业数据未得到利用。
迈向多云发展阶段,企业数字化创新也必然不断加速,更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不应再接受只保存和利用其数据的一小部分。
数据作为企业的新资产,这个口号说了已有多年了。企业领导者真正将数据作为企业资产,并且能将数据视为重要商业货币,就越容易实现更大商业价值。
为此,在最新的《多云成熟度报告》中,希捷科技为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多云迈进的数据视角。一方面,企业立足释放数据价值为核心的业务发展模式,数据驱动带给企业后续的规模发展将会越来越有利。另一方面,多云成熟度高的企业,在发展云战略方面往往聚焦“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综合来看,在多云环境中,企业降低数据成本与最大化数据驱动的创新至关重要,且极具可能。
当然,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在多云中进行扩展也将面临不少问题与困难,而且会加剧数据存储挑战。ESG的调查发现,其中四大数据存储挑战,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多云不得不认真应对的问题。
其一,来自不同的云似乎是为锁定数据而设计。高额迁移费用和现有承诺将数据锁定在某一朵云上,并防止在多云环境之间轻松移动。必然使得数据更难到达需要它的地方,也更难到达可以洞察数据价值的地方。
其二,数据孤岛突出。在云环境之间拆分或迁移数据,工作负载的迁移往往也受限,并进一步增加法规遵从的风险。
其三,数据相关成本波动较大。企业后期发展的数据爆发式增长,带来更高成本和隐藏费用,大大增加了数据存储的TCO。
其四,数据存储弹性和安全性的挑战增高。多云带来系统分散,要求企业加倍增强数据存储安全性和弹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薄弱环节,满足业务需要。
应对这些数据存储的多云发展挑战,唯有坚持数据“存以致用”,才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03
聚焦数据成本
发挥多云成熟度更大价值
令人惊讶的是,在《多云成熟度报告》调查中,81%的领导者表示,他们经常会在迁移后产生与数据进出相关的意外云成本。79%的人表示,准确地进行时间安排和预算显得非常困难。78%的人称,他们经常会因迁移后应用程序API调用数量而产生意外的云成本。
要发挥出多云成熟度更大的价值,那么企业的领导与业务主管就必然需要聚焦数据驱动的成本考量,与云存储成本管理相关的五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是,采用云成本估算软件工具,来帮助建模,比较不同公有云提供商和私有云的成本。
二是,在决定将数据存储在何处之前,需要明确工作量和数据要求。
三是,数据一旦上云,必须实现对数据和工作负载的监控观测模式。
四是,需要考虑数据存储相关专业人员及团队组建,以及采用专业工具软件。
五是,实现云存储相关工作流的自动化管理。
这些方面的考虑与计划,都将与云存储的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限制他们最大化释放数据价值的因素主要也包括了数据存储本身,如存储介质成本、迁移成本、API费用等。
更令人惊讶的是,近五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因为数据存储成本的问题,导致他们不得不删除了其他有价值的业务数据。
全球存储观察分析认为,对于上云企业而言,持续优化云成本,早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上始终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特别是针对那些将更多应用与数据迁移到云上的企业,或者全盘云化的企业,在优化云成本方面更为重视。可见,随着企业多云成熟度的提升,优化云成本必然变得越来越重要。
早在2020年,希捷科技发布一份《数据新视界》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的可用数据只有32%被使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未被释放的数据价值必然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要全面释放数据价值,创造更多业务价值,必然围绕数据成本实现更高的多云成熟度就十分有必要,也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多云成熟度报告》已经显示了最新的情况,多云成熟度最高的企业,更能非常有效地管理云存储成本,并将其云存储成本降低了36%,对未来发展也更有信心。由此可见,发挥多云成熟度更大价值,聚焦数据成本是多么重要。
作为长期关注和降低存储成本,推动云发展的全球存储行业的老兵,希捷科技多年来致力于降低企业存储整体成本,以此进一步帮助用户构建低成本的高效存储。为此,希捷科技长期在芯片领域深耕多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存储芯片和硬盘专用芯片。同时在大容量硬盘的应用与创新上得以不断加强,不仅有着传统PMR垂直磁记录技术的长期积累,在HAMR热磁辅助记录技术、MACH·2技术创新上,也充分融入到了20TB、20TB+超大容量HDD硬盘。从而实现高密度存储应用的门槛降低,为HDD硬盘带来更好的存储性能表现。在“存以致用”的同时,实现存储的“降本增效”。
早在2020年9月,希捷科技就已经发布了数据管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CORTX开源社区、开源对象存储软件CORTX帮助企业用户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大规模数据存储场景架构,便于平滑采用16TB、18TB、20TB、22TB以及更大容量的企业级HDD硬盘,持续降低云与数据中心整体应用成本看,为企业面向云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存储创新支撑。
此外,在ZB新数据时代,面临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在标准4U机箱里面实现存储密度最大化,成为众多数据存储厂商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之前希捷科技推出了Exos Corvault新一代PB级自修复存储系统,在4U机箱空间中容纳了106块硬盘。基于存储密度最大化的设计,同时采用希捷VelosCT芯片为系统提供双存储控制器,实现更高的存储性能。还配备了能将数据重建效率提升10倍以上的分布式自动保护技术(ADAPT),实现高级数据保护。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动磁盘再生(ADR)技术,支持磁盘即时自我纠正,无需手动更换,便可原位更新,进一步强化了存储系统的智能化。
可见,希捷科技高密度PB级智能存储系统,为企业搭建私有云架构奠定了新的基石,助力不同行业的用户降本增效,打造更加高效稳定及多元化的智能应用场景,有助于驱动创新,加速提升企业的多云成熟度。
04
打造多云发展最佳路径
最小化数据成本与最大化驱动创新“双管齐下”
不过,在聚焦数据成本的同时,企业更需要聚焦数据驱动的创新,为业务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提升相关创新业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贡献。
事实上,希捷科技携手ESG在《多云成熟度报告》调查中发现,处于多云成熟度最高阶段的企业,在数据驱动创新领域,与数据相关的收入增速比多云不太成熟的企业同行快57%。同时其产品创新也带来了更高的客户满意度(CSAT),获得更有力的市场竞争地位。另外,最具创新成熟度的企业比12个月前更容易将数据交到开发人员手中,其使用数据的速度明显加快了3倍。为此,这类多云成熟度高的企业,对数据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依赖度也十分高。
基于更优化的数据成本,释放数据驱动的创新价值,必然对多云成熟度高的企业带来更有现实意义的业务结果。由此,多云模式成熟的企业,其商业地位的强化更能实现。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而言,实现数据的简化访问、无缝流动、快速使用尤为重要,因为这对驱动数据的创新带来最根本的支持。况且企业不能停留在数据存下来的阶段,因为数据本身没有洞察力,这就需要构建对数据的访问、流动、使用的高效性,从而洞察数据价值,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
全球存储观察分析指出,从全球企业面向云的深入发展来看,多云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然而,对于已经上云企业的数字化进程而言,数据管理成本与数据驱动创新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唯有最小化数据相关成本与最大化驱动数据的创新相结合,才是所有企业致力于多云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by Aming)
- END-
你
怎
么
看
?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全球存储观察 | 科技明说】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