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留在上海的家政阿姨:备好两个月的核酸证明不断试工中
上海徐汇区一栋商住楼里,喜鸟家政恢复了往日的接待。临近晌午,气温愈发燥热,家政阿姨们穿梭在数个中介间,往往座椅还没坐热,就去到下一家推简历。
6月9日一早,刘晓静从住所出来,在喜鸟家政等待视频面试。55岁的她有一张消瘦的脸,精气神十足,看上去像40来岁。
本来,她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得到了面试机会。但等了半天,视频电话还没打来,只好“先回去做饭,下午再来。”
等工的刘晓静。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图
刘晓静就住在喜鸟家政楼上,是另一家中介机构为家政阿姨安排的宿舍。打地铺同住的几个阿姨没接到单走了,她和留下的阿姨一人一张闲置按摩床,住宿宽松不少。
受疫情影响,家政行业接单成功率相对低迷。一方面,家政阿姨面试资料发到手软,上岗门槛变得更高,有的住家阿姨需要拉出两个月的核酸证明。另一方面,家政服务人员缺口变大,有订单率不错的中介说“缺合适人选 ”“没阿姨接单”。
留在上海的家政阿姨只能自己摸索出路。刘晓静一边干着钟点工,一边持续面试长期工。6月22日,她再次获得试工机会。对刘晓静而言,“门槛高”不可怕,难在储备更多技能,提高试工成功率。
备齐证件,拉出两个月的核酸证明
一有面试机会,刘晓静就把各种证件摆在面前,她要给客户提供的信息包括身份证、照片、护理证、绿码、简历等。刘晓静说,现在上工,有的客户还要阿姨拉出两个月的核酸证明。
6月10日,上海市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发布家政行业复工复市指引。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6月1日零时起,家政服务人员每天核酸检测,须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
刘晓静打开手机,在随申办刷起自己两个月的核酸证明。她看别人面试时,是把核酸证明做到一张图上翻着看,她就请人帮忙,把核酸证明三四次截图后,做成长图。
上工门槛要求高的客户,通常要确认阿姨有无传染病。特别是涉及到带宝宝,阿姨需提供育婴师证、母婴护理证、健康证。打过三针疫苗,确认没有乙肝、幽门螺旋杆菌、艾滋病、结核病等,也是查验选项。
“具备这些,客户才跟你视频。”顾悦家政中介胡有仙对此深有感触,绝大多数客户都需要幽门螺旋杆菌和乙肝检测证明。但阿姨想了解客户的健康情况却不现实,喜鸟家政负责人余雪琴直言比登天还难,“关键要了也不给”。
疫情下的面试更为严格。6月1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6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例社会面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系家政服务行业工作人员。
客户和阿姨双方都担心对方生过病。中介在其中协调,总希望双方对自己交个底:有没有感染过、是否进过方舱、身边人的状况……有的中介直言不讳,“在上海的一些阿姨,有的去过方舱或隔离酒店,当下也不好找工作,客户有小孩和老人会更忌讳。”
胡有仙也有类似感受,封控那段时间,一家机构打电话要中介安排护工,中介找了一名阿姨,跟她说清楚“可能会有感染风险”,阿姨去护理的第一个月平安无事,后来在照顾一名阳性老人时也被感染。胡有仙了解到,这位阿姨接到机构通知,感染过就不再给安排工作了。
家政中介公司的供阿姨们休息的地垫
刘晓静的核酸结果一直正常。
6月7日,余雪琴拿着刘晓静的证件帮她推荐了一单,客户选中试工。欣喜劲儿还在,机会却溜走了。客户临时接到单位允许居家办公的通知,在家也能带孩子,立马推掉对刘晓静的面试。这让她有些沮丧。
6月9日,在喜鸟家政等了一上午,刘晓静没等来上工电话,余雪琴就给她推荐了一份钟点工工作,打扫一小时费用40元。
疫情之下,家政员上工遭遇阻碍,家政行业也没进入中介预想的“成熟期”,刘晓静平添了不少烦恼,“证件一大堆,依然没有着落。”
试工没几天,遭遇疫情封控
疫情期间,刘晓静本来是有一份家政工作的。
2月26日,她从老家江苏启东来上海,当时穿着厚衣服去客户家试工,没几天就遇上封控。
刘晓静只在客户家附近买过几次菜,封控前最后一次买了莴笋、胡萝卜、两根丝瓜,之后就不能出小区。她记得,那次买菜花了二、三十块,但被客户家的老太太说“买这么高档的菜”。
在客户家,她要照顾老太太70多岁患帕金森的老伴。每天,刘晓静要扶老人吃药、小便、洗手、睡觉,另外还要干家务、做饭。
封控期间,刘晓静更忙。她要拼团买菜,老人的女儿不在身边,只能远程帮忙团购。刘晓静说,她买的八块钱一包的小花卷,个头很小,自己一个吃不饱,吃两个又被嫌吃得多。
时间久了,刘晓静觉得自己营养不良,买了面包和四包牛肉,补补身体。一次,她去搀扶男主人,自己都站不稳,四肢发抖,觉得呼吸不畅,叫了120急救。这一单,她干到了5月下旬。
5月23日,刘晓静决定离开客户所在的小区,被告知要签承诺书,承诺出去不回来。刘晓静签了,联系认识的家政中介,听说宿舍还在封控中不能进,无奈只好待在外面。她在跟小区收垃圾的清洁工攀谈时,听说缺人手,就跟着扫马路、收纸壳子,“委屈几天,过几天就可以出去了”。
刘晓静暂时住到了小区一处地下室,仅过了一天,业委会就让她回客户家。刘晓静不愿意,在门卫岗亭外待着,门卫见她可怜,就让她过了晚上11点睡在帐篷下。白天,这里是取快递处,晚上,垫上纸壳子就睡下了。下雨天,帐篷被敲打得厉害。临近入夏,蚊子“嗡嗡声”让她难以入眠,一夜间,她发现自己变成了流浪者。
5月的最后几天,小区附近包子铺开店了,加上清洁工给她的水果和面包,刘晓静在小区门口度过8天,回到中介提供的住处。
先做钟点工,频繁面试再度试工
6月初,上海家政行业缺阿姨和订单少的情况愈加突出,试工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胡有仙的中介模式主要是老客户介绍,成功率尚可,但症结在于“缺合适人选”“没阿姨接单”。
余雪琴的喜鸟家政成功率则低不少,“往年成功率80%多,现在20%都算是好的。” 余雪琴说,她接了14个单子仅成功4个,单子量少,她就把推广平台关了,每天点击量三四百,要消耗三四百元,她承受不起。
中介给阿姨提供的上下铺。
刘晓静把从网上看到的符合预期的单子选出来,加中介微信沟通,推资料,寻找面试机会。近期家政阿姨走了一些,她和另一个阿姨一人一张闲置按摩床,住宿宽松不少。
6月中旬,刘晓静看到了一丝希望。有客户想面试她,这家人有个两岁宝宝,希望阿姨晚上尽量不要起床上厕所,因为宝宝晚上睡觉容易被惊醒。上工前,刘晓静跟余雪琴学了不少育儿“土方法”。不过,这份长期的“单子”还是没有接到,她被告知年龄偏大。
紧接着, 她又接到一份带4岁孩子的试工单。每月工资6000元,时间做六休一。她觉得工资低了点,但也可以先干起来,但很快又卡在了年龄问题。
和她住在一起的家政阿姨很乐观,在上海就尽心找工作。刘晓静有些焦虑,自己来上海是挣钱的,不是花钱的,但现在吃住都要自己付钱。
她想起十年前来上海,当时,客户来到中介机构,阿姨坐一排,客户一眼看过去和哪位阿姨投缘,就安排试一次工。现在,刘晓静上工心切,遇到面试,不管是否能接上单,试工是否成功,体检费是跑不掉的,客户不报销,就硬着头皮自己出。
这段时间,刘晓静接了更多钟点工的单,边赚点钱边寻找机会。6月22日,她终于通过面试,再次前往客户家试工,主要是烧饭、保洁和陪伴客户家里两个孩子。
刘晓静已经习惯了频繁面试。她觉得,工作门槛高不可怕,难在储备更多技能,提高试工成功率。
日常生活中,刘晓静拍视频记录生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