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8年前,有一位艺术家临终写下“我是演员”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7-11-15 11:5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11月14日,由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纪念表演艺术家魏鹤龄老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在上海市文联文艺大厅举行,戏剧界、电影界、出版界、文博界的近百位艺术家、专家们出席活动。

纪念活动现场。本文现场图均由蔡晴拍摄。

魏鹤龄(1907年1月14日-1979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代电影表演艺术家,以他深沉、含蓄、质朴、典雅的表演风格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典型艺术形象。1930年代他曾和赵丹、周璇、金山、顾而己、舒绣文、白杨、金焰、王人美、张瑞芳、黄宗英、张伐等合作拍摄了《马路天使》、《貂蝉》、《保卫我们的土地》、《中华儿女》、《长空万里》、《火的洗礼》、《喜迎春》、《乌鸦与麻雀》等20余部电影。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拍摄了《祝福》、《家》、《摩雅傣》、《南浦江的故事》、《鲁班的传说》、《北国江南》、《飞刀华》、《燎原》、《血碑》、《柜台》、《水手长的故事》等30余部人们熟知的新电影。周恩来总理评价他说:“真奇怪,这老魏演什么像什么,他把衣服一换,你就相信他就是那个角色。”

《家》,魏鹤龄饰演高老太爷

纪念活动上,魏鹤龄的小女儿、舞蹈家魏芙撰写的回忆录《我是演员——忆父亲魏鹤龄》同步首发。该书记录了魏鹤龄从演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魏芙回忆说,“‘我是演员’这四个字是父亲临终留下的最后遗言,我一直在解读这四个字,今天这四个字已经成了这本回忆录,其实这个回忆录,就是这四个字全部的解读。”

曾与魏鹤龄生前有过交集的演员、摄影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们都深情回忆了这位表演大师所带来的人生影响,并表示即便魏鹤龄已经去世38年,这样的纪念活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老艺术家的精神传承正是上海电影乃至中国的电影的“根”。

魏鹤龄

“宁缺勿过”塑造扎实银幕形象

在纪念活动上,魏鹤龄的儿子魏迦回忆说:“我们的父亲魏鹤龄是一位朴实的农民的儿子,一个曾经扛过大包的码头工人。在中国电影的先河时代走上了他的演艺之路,从普通的戏剧电影演员成为一位人民的艺术家。在他整个演艺生涯中,无论是在戏剧舞台还是在电影银幕上,与其说他在塑造演绎一个一个小人物的角色,不如说他就是把生活中的一个个小人物搬上了银幕。在早期电影中独树一帜坚持了‘宁缺勿过’的风格,受到了人民广泛的肯定和喜爱。就是在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来看,他的这种表演风格依然如同一屡清风。”

魏鹤龄不是英俊的奶油小生,也不够“伟光正”的英雄气概,甚至也够不上个性反派,大多数时候他的角色只能排在“男二号”,但就是这种温和的特质,让魏鹤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并且演绎得得心应手。有人评价他“很大腕但演的角色都土里吧唧”。

“宁缺勿过”是魏鹤龄的表演原则,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张建亚对此感触颇深,“他老说‘宁温勿火,宁缺毋过’,当你当了导演以后,会觉得这是一个很高很高的境界。现在的电影有时候热闹,不说人话,不办人事,看着就像假的,就跟魏鹤龄大师演的人物,我们真的要传承下去。”

《摩雅傣》剧照,秦怡和魏鹤龄

配音表演艺术家孙渝峰曾与魏鹤龄共同在干校接受“改造”,同时他也是魏鹤龄的“粉丝”,谈起魏鹤龄的表演,孙渝峰说,“看了很多他们演的戏,他穿什么服装就像什么人,这个并不是服装穿上就能像的,而是他内心很扎实,生活基础很扎实,人物的内心活动就非常丰富。老魏的那么多形象,各个都不一样,几十个没有一个重叠的,都是从人物性格出发的,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因为生活基础扎实,生活里面的知识越丰富,生活的活干得越多,将来演戏越没有负担。所以,我们的确要从这些老艺术家身上总结出很多东西,一个扎实的生活基础,一个踏踏实实朴实的内心的经验。”

《江南春晓》,魏鹤龄饰演沈载之

去世38年,文艺界依然怀念他

魏鹤龄1979年在上海病逝。事实上,“文革”之后,他就再没有机会演出一个角色,这也成为魏鹤龄最大的遗憾。临终时,已经无法进食、无法说话的情况下,他歪歪扭扭写下“我是演员”四个字。

魏老对于演戏兢兢业业的钻研以及晚年的挣扎与遗憾都被详尽地记述在《我是演员》这本回忆录中,而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对于今天仍然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文汇出版社社长桂国强说,“《我是演员》这本书,其实也是对我们对当下提出了一种我们的思考,我们的一种判断。所以,从史料价值上来说,能够让今天的读者,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我们当时的电影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过来的,是怎样靠那么一大批的大师,那么一大批的明星来支撑着中国的电影事业,这是从出版价值上面来说的第一个方面。”

“我是演员”这四个字在今天看来,也足以给现在的演员振聋发聩的启发。

活动现场。

年近80岁的老演员达式常是在座唯一与魏鹤龄一起演过戏的,当时魏鹤龄是老前辈,而他还只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我真的是很珍惜这一瞬间。”达式常感慨,“那时候魏老先生已经是58岁了,要打灯,都要等着,我们的老艺术家没有什么替身就站在那儿给我打光,没有任何怨言,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个细节跟今天拍戏的现场天渊之别了。”达式常说,自己年轻时,以魏鹤龄这样的老前辈为榜样,“我们现在退休了,后面还有很多年轻人,对于当今的表演艺术,还是需要继续下去的,要传承,还要创新,创新也得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否则是没有土壤的。这方面,怎么深入的总结,选一些精华,演员们值得去深入学习思考。”

《中华儿女》,魏鹤龄饰演游击队长

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在活动上表示,“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魏鹤龄大师,不仅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镜子,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有质量,让我们的艺术更有追求,更希望年轻的工作者,以魏鹤龄等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始终牢记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文艺事业构建和谐文化的光荣使命,不辜负国家、人民和老一辈艺术家的期待。”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