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同观·德国|欧洲“三巨头”访乌,“团结秀”难掩分歧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玄理
2022-06-20 09:15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本文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的“同观·德国”专栏的第59篇。欧洲“三巨头”联袂访问基辅,大秀团结,怎奈欧洲民众已患上“团结疲劳症”。

6月16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领导人同时访问乌克兰,这也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自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访问基辅。马克龙和朔尔茨此前都曾暗示不满基辅成为西方政要政治作秀的“打卡圣地”,因为其他领导人的基辅之行往往“仪式感”满满而解决危机成效不足。因此,外界普遍期待法德意“三巨头”此次出访将为旷日持久的乌克兰危机带来诚意十足的解决方案。

除了承诺支持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国和进一步武器交付之外,欧洲“三巨头”此次还一改以往模棱两可的挺乌政治基调,用“欧洲团结”“乌克兰必须击败俄罗斯”“任何和平方案不能脱离乌克兰的意愿”等更为明确的话语展现其捍卫欧乌团结的决心。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6日,乌克兰基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见到访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及罗马尼亚四国领导人。会后乌、法、德、意、罗五国领导人举行联合记者发布会。左起:罗马尼亚总统克劳斯·约翰尼斯、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  澎湃影像 图

本文认为,对于欧盟而言,这场“团结之秀”的象征性意义远大于实用性意义。一方面,从短期看,“三巨头”此番访问事实上各怀心思:马克龙急需在法国立法选举第二轮投票之前用一场政治秀增加自身选举筹码;朔尔茨近期因对乌军援不力而饱受国内执政伙伴和反对党质疑,基辅之行是卸下国内压力、重拾执政联盟政治互信的重要契机;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则希望以此行展现意大利在欧盟内部能够与德法轴心平起平坐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从长期看,欧盟难以解决围绕乌克兰问题的三方面分歧。

欧盟与乌克兰的期望分歧:欧盟候选国“大饼”难以充饥

作为对乌克兰持续要求加速加入欧盟审议诉求的回应,在基辅之行中,四位欧洲领导人均表态支持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国。次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建议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然而,欧盟也适时向乌克兰划定了入盟的三条政治准则。

一是入盟无捷径,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和程序。朔尔茨在出访基辅时重申,所有候选国都必须满足入盟的全部标准,通过特别程序加速审议进程几无可能。这意味着乌克兰不仅需要在根除腐败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还要对其经济和司法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并在35个章节的具体政策领域中达到欧盟标准。

对于在2021年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仅排在122位的乌克兰而言,其入盟道路无疑是漫长而艰巨的。以在2012年成为欧盟候选国的塞尔维亚为例,该国在2014年才获得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批准从而正式开启入盟谈判。到目前为止,塞尔维亚在八年时间中只完成了两章具体政策领域的谈判。即使乌克兰能够“奇迹般”迅速完成全部35个章节的入盟谈判,未来能否获得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入盟仍然是未知数。

二是不能“插队”入盟。在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之前,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等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在申请入盟后的等待日期均已长达十二年以上。荷兰、奥地利和德国等国领导人近期均表达了乌克兰的入盟程序不应当优先于西巴尔干国家的态度。这一方面出于确保入盟程序公平公正和维护欧盟政治信誉的考量,另一方面更是由于忧惧西巴尔干国家厌倦长期等待而倒向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风险。因此,乌克兰未来将极有可能作为新一轮欧盟东扩潮的一部分,而非以单个“外卡选手”的身份加入欧盟,这是否会引发欧洲各国政治精英和民众强烈的政治反弹而使得乌克兰入盟之路受阻犹未可知。

三是与俄达成长期和解成为入盟的基本前提。若乌克兰的候选国问题能在数日后的欧盟峰会中得以顺利通过,这将是欧盟历史上首次将候选国地位授予一个与别国处于军事冲突状态的国家。然而,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近期多次表示在乌克兰恢复长期和平之前,期望其入盟程序向前推进是不现实的。而俄乌和谈恰恰是近期欧乌双方的主要分歧点。在访乌期间,欧洲“三巨头”依然未放弃对于俄乌重启和谈的呼吁,马克龙和朔尔茨在基辅会谈后均表示,与普京建立直接沟通渠道是绝对必要的,外交是防止局势无休止升级和实现长期和平的唯一途径。而乌克兰方面则对欧盟的和谈表态颇为敏感,乌克兰总统顾问奥列克西·阿列斯托维奇在“三巨头”访乌之行前表示,担心欧盟促和言论实质上是向乌克兰施压,从而达成有利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近日也指出,欧盟领导人期望通过谈判制止俄乌冲突的计划必然会失败。

由此可见,在为乌克兰套上遵守“游戏规则”的“紧箍咒”后,欧洲“三巨头”和欧盟委员会对乌克兰候选国地位的许诺仅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安抚手段,这对于一直以来意图利用俄乌冲突这一政治机会窗口实现“弯道超车”火速入盟的乌克兰而言,远非是完美的政治收获。在入盟和武器交付等事宜上没有“喂饱”乌克兰的情况下,欧乌之间的嫌隙并未得到根本弥合。

欧盟内部的利益分歧:潜在东扩进程的战略困境

自2019年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任后,欧盟便以地缘政治的逻辑处理西巴尔干事务。欧盟尽快开启纳入西巴尔干地区国家乃至乌克兰的新一轮东扩进程,自然成为夯实欧盟地缘政治转向、稀释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巩固欧盟地缘政治安全的应有之义。正如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近期所言,欧盟必须在西巴尔干地区采取下一步行动,“否则俄罗斯就会这样做”。然而,以丹麦、荷兰等为代表的欧盟成员国依然对欧盟是否应继续东扩抱持疑虑,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新东扩进程可能引发欧洲民粹主义回潮。自欧盟前身欧共体成立至今六十余年里,欧盟成员国数量从最开始的六个扩展至如今的27个。2004年后,众多具有特殊民族认同的欠发达东欧成员国的加入是导致近年来欧洲认同政治、疑欧主义和民族民粹主义思潮崛起的重要原因。在西欧各国主流政党面对国内认同政治反弹一筹莫展之际,显然不希望新一轮一体化东扩潮导致民族民粹主义梦魇重现。

其次,欧盟各国无法承担引入“第二个匈牙利”的政治决策成本。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频频向德法等欧盟国家发难,引发了部分欧盟成员国认为乌克兰入盟后是否会故技重施的顾虑。若任何新成员国都像匈牙利那样通过威胁行使一票否决权,将自身利益和偏好强加于欧盟之上,那么欧盟的共识决策机制将成为一纸空谈。

朔尔茨近日表示,在迎接新成员国加入之前,欧盟必须对其决策程序进行现代化改革:“按照今天每个事都必须全票通过才能决定的规则,未来将无法对任何事情作出决定。”然而这项改革或将引发欧盟内部新一轮政治角力,对于东欧成员国而言,将能够体现自身影响力和牵制欧盟大国的否决权拱手让出并非易事。

最后,乌克兰入盟将冲击欧盟现有的权力和财政分配格局。一方面,拥有4400万人口的乌克兰一旦成功入盟,将成为欧盟第五大成员国。这将使得乌克兰在欧洲议会中拥有相对较大的政治力量,稀释欧盟大国的政治权力和话语权,推动欧盟内部“东升西降”的权力分配,这都是西欧成员国无法接受的。此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欧洲倒数第二的乌克兰还会给欧盟财政分配带来巨大压力,净贡献国与净接收国之间长期以来的资源分配矛盾将进一步深化。

由此可见,潜在的东扩进程或使欧盟陷入两难的战略困境:若向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和乌克兰关上入盟大门保持现状,欧盟近年来力推的地缘政治转向将遭遇重大退步;而为了地缘政治利益强行吃下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和乌克兰,则可能会导致欧盟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深化。这种两难困境也将成为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在未来的主要利益分歧点。

欧洲社会分歧:“团结疲劳症”的显现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欧洲各国民众团结一致、不惜代价帮助乌克兰击退俄罗斯俨然成为欧洲社会的又一“政治正确”。然而,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延长,对于欧洲各国而言,乌克兰危机已经从军事安全危机演化为一场深远的社会危机——欧洲社会正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能源价格和生活成本长期处于民众难以承担的高位。这推动着民众情绪退场与理性回归,欧洲公众舆论也相应悄然发生转变,多数欧洲民众患上“团结疲劳症”,他们对于旷日持久的军事冲突日显疲态,愿意为乌克兰的胜利做出个人牺牲的政治共识不断消解。

这一趋势也得到了“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智库近日一项民调报告的佐证。该民调将欧洲民众分为两个对立的群体:“和平派”和“正义派”。“和平派”希望战争立刻结束,即使是以乌克兰对俄罗斯做出让步为代价。“正义派”则认为,宁愿延长战争也要实现“惩戒俄罗斯”的目标。在接受调查的十个欧洲国家中,35%的受访者属于“和平派”,属于“正义派”的民众仅占22%。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访乌克兰的德、法、意和罗马尼亚四国民众中“和平派”所占比重均超过四成,位列十个受访国家的前四位。不仅如此,42%的受访者认为本国政府过度关注俄乌冲突而忽视了民众所面临的其他问题。该民调报告预计,随着欧盟对俄制裁措施进一步遭到反噬,“和平派”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和平派”与“正义派”以及政治精英与民意之间的立场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公开立场与民意之间分歧逐渐拉大的背景下,民众高涨的反战情绪最终上升为成员国意志的可能性在上升,届时,欧盟各成员国以及欧乌之间的政治矛盾也将进一步深化。

总而言之,在俄乌冲突长期化背景下,乌克兰危机正逐步从冲突之初恢复欧盟团结的宝贵政治资源,演变为撕裂欧洲的又一把利刃。对于近年来饱受政治极化突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代际与族群矛盾尖锐所扰的欧盟而言,未来如何处理这块“烫手山芋”,将成为考验各国精英政治智慧的重要挑战。

(玄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博士后)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