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西安,爱秦腔的人,多滴很!(文末继续送票)
“秦腔的盛典,人民的节日”
正如
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的主题一样
每一场秦腔
于秦人都是一次盛典
有秦腔的日子
每一天都是节日
“秦人创造了自己的腔儿。”
除了台上戏曲艺术大家的艺术积累和情感寄托,秦腔之所以能蔚为大观,在这片土地经久不衰,更离不开每一个热爱秦腔的普通人,在生活的舞台里唱念做打,绵延传唱……
秦腔艺术节举办期间
小布寻着余音绕梁的秦声秦韵
探访了城市里的“民间戏苑”
↓↓↓
板胡一长一短,跟着唱腔来回拉扯,梆子叮叮,上下敲打,笛子、笙、埙自顾自地吹。文武场的配置和看戏的观众,把唱戏的人围成一个圈,没有舞台的平地,也就成了舞台。
这就是秦腔自乐班表演时的场面。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或在厚重的城墙边,或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或在城市立交的骨架下……秦腔自乐班星星点点,撒在西安城各个角落。
秦腔北会
“秦腔让我们聚在一起,高兴在一起”
上世纪40年代,西安市的秦腔爱好者依照四大城门和城隍庙地域划分,先后组建了东、西、南、北、中五个秦腔自乐班社,秦腔北会就是由北门地区老一辈秦腔爱好者组建的自乐班社。
1978年春节后,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工人李青麦,在环城北路西段82号的家里,恢复了秦腔北会活动。从此,秦腔北会四十余年坚持不辍,如今是全市成立时间较早、影响力最大的秦腔自乐班之一,目前每周六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常态化演出。
长期以来,秦腔北会更像是秦腔爱好者的大家庭,先后拥有在册会员560余人。会员中有父子会员、夫妻会员、兄弟姐妹会员,甚至吸纳了河南、湖南、安徽、新疆等外省籍秦腔爱好者。秦腔之外,每每遇到会员们生老病死或家庭生活的急危帮扶,大家总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王世森和会员靳让琴
“秦腔让北会人聚在一起,高兴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要一直把秦腔唱下去。”在秦腔北会会长王世森眼里,“高兴”是大伙热爱秦腔最纯粹的底色。对于他们而言,秦腔已不只是爱好,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秦之睿剧社
“爱秦腔,就一定要把秦腔唱好”
离开城北,我们直奔城南。在长安区,秦腔是很多人成长中耳濡目染的道地文化。成立于2015年的秦之睿剧社,是一个以娱乐慈善演出为目的的秦腔自乐班。目前共有演职人员五十余名,文武场面十余名。
剧社创办人焦小花是一名70后,因从小在农村听着秦腔长大,渐渐开始学秦腔、唱秦腔,又结朋识友把身边的秦腔爱好者聚集起来。在焦小花看来,“朝气十足”是剧社最大的特色,“我们的演员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的形式,传承秦腔文化”。
焦小花和师父魏毅
小布采访过程中,秦之睿剧社位于长安区绿园十字一处地下室的固定演出场地突遇停电,焦小花招呼大家收拾好乐器,有车的搭伙,没车的拼车,十几分钟就把整个班子“转移”到几公里外的启航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继续唱。
“这些年为了唱戏,遇到的各种情况可太多了。不过唱就要唱好,大家不计付出、不计所有,才走到了今天。”焦小花感慨地对小布说。如今,剧社演出的足迹遍布长安区,自娱自乐之余,还多次到敬老院慰问演出,也在重大节日时回到农村舞台为群众演出,收获了不少好评。
秦颖秦剧团
“只要在一块唱秦腔,浑身就有劲。”
建工路与公园南路高架桥下,阵阵秦腔声伴着汽笛声,合奏起不一样的城市声音。在此处固定演出的秦颖秦剧团刚刚成立两年,却收获了大批东郊戏迷的喜爱。
“因为爱秦腔。”这是剧团团长张英萍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让刚成立的剧团在这么多秦腔自乐班中“占有一席之地”,张英萍经常把其他区域的秦腔爱好者们邀来交流,让附近的老戏迷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不同唱家的演出,“虽然我们是业余的,但只要聚在一块唱秦腔,浑身就有劲。大家也因为秦腔走在一起,其乐融融,特别满足”。
张英萍和左林生
在剧团主持人左林生看来,哪里有秦腔自乐班,哪里就是“高台教化”的地方。热爱秦腔的人,通过唱段唱词,把尊老爱幼、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等等这些观念传递出去,宣扬了正能量,这正是他们服务大家的意义所在。
秦腔占据了西安人生活的角角落落,即便时代大发展的今天,还是有这么多人因为秦腔而聚在一起。
台上演出激动万千,台下心中阵阵涟漪。代代承袭的秦腔,是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成长路上共同的背景音,也是老秦人走哪儿都忘不掉的乡音和乡情。
今天
小布继续送出福利
↓↓↓
福利索取步骤:
1.关注西安发布成为我们的粉丝;
2.在本条微信末尾点赞、点亮在看;
3.在评论区向大家介绍你身边的秦腔自乐班。
我们将联合西安演艺集团
选出10名最走心推荐
每人送出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
西演青年团《白蛇传》演出门票1张
赠票演出时间:
2022年6月19日(周日)19:30
演出地点:
西演SPACE·易俗大剧院
(西安市新城区案板街26号)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西安发布所有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克|视频拍摄及制作:王珊|鸣谢:西安演艺集团、易俗社文化街区丨编辑:谈密|审核:陈颖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