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生态“底色”绘发展“绿色” 贵州生态旅游产业多彩融合

2022-06-18 0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春赏百花开,夏游享清凉,秋来乡村美,冬养温泉爽。从雄浑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到奇幻莫测的地下龙宫,从天高云淡的乌蒙大草原到风情浓郁的西江千户苗寨,从气势磅礴的万峰林到小家碧玉的小七孔景区……多年来,贵州以绝佳的生态环境,结合自身独特地形地貌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无数游客纷沓而来。

厚植生态一直是贵州发展旅游的基底。从2017年起,贵州便有了自己的“生态日”。每年6月18日,“贵州生态日”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生活成为习惯,为生态贵州建设凝聚力量。今年,在“贵州生态日”到来之际,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以“珍惜生态环境·共建多彩贵州”为主题的活动如期而至。

镇远古城景色宜人 摄影/王晓

森林覆盖率达62.12%,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省,深入践行“绿色贵州建设”理念,纵深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加强绿色优势,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了贵州最靓丽的名片。

加榜梯田吸引游客打卡拍照 摄影/王晓

摸清生态资源 贵州生态旅游发展取得成效

贵州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在世界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10种。贵州集中了除冰川喀斯特外几乎所有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喀斯特岩溶出露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分布区。

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 摄影/童婧

2016年,贵州全面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共登记旅游资源单体82679处,新发现旅游资源单体51626处。目前全省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世界自然遗产4处(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锥状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丹霞—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施秉云台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1个(织金洞)。

施秉云台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摄影/王雪峰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贵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通过近年来不断对全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挖掘、开发,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保护地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观山湖公园 摄影/党云丽

目前,全省依托良好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处(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7个主题鲜明的生态博物馆,建成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荔波樟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百里杜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梵净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赤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个,4A级旅游景区13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

位于赤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内的大洞竹海 摄影/王雪峰

做好生态修复 “多彩贵州”旅游品牌常青

修复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干扰等生态环境问题;推动铜仁万山汞矿遗址实现由“卖资源”向“卖风景”的转变;重塑都匀市剑江河上游的杨柳街河生态环境,达到环境、资源、城市景观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铜仁朱砂古镇 摄影/王晓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旅游发展的基本前提。一直以来,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生态建设为根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把“绿色+”融入文化和旅游发展各个方面,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肇兴侗寨 摄影/王晓

贵阳市形成了主打都市风情、避暑养生、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体系;安顺市形成了以黄果树大瀑布、天龙屯堡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体系;遵义市形成了以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自然遗产旅游产品体系;六盘水形成了以野玉海、梅花山为代表的避暑康养、冰雪运动旅游产品;毕节市形成了以百里杜鹃、织金洞为代表的花海观光、洞穴探幽旅游产品体系;铜仁市形成了以梵净山、石阡温泉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温泉度假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体系;黔东南州形成了以西江千户苗寨、施秉云台山、镇远古城为代表的苗侗风情、自然遗产、古镇风光旅游产品体系;黔南州形成了以荔波、三都水族为代表的自然遗产、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体系;黔西南州形成了以万峰林为代表的地质奇观旅游产品体系。

梵净山景区 摄影/饶娟

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近年来,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之路越走越明,品牌之声越打越响。

做强生态旅游 构建美丽乡村新画卷

“我们是从陕西自驾游过来的,一路青山绿水十分养眼,在这样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环境里度假,对于身心都是一大享受,来这养老太适合了。”自驾游贵州的陕西游客如是说。

生态建设引发生态旅游“同频共振”。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奇观绚丽多彩,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素有“国家公园省”之美誉的贵州,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好山好水好生态”这七个字的意境,让每一个到贵州来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深呼吸。

荔波小七孔景区 (图源景区)

曾经,瑶山瑶族乡是贵州省极其贫困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通过移民搬迁,搬到了离荔波小七孔景区只有几公里的拉片新村。依托良好的生态和景区优势,开设酒店、农舍、销售手工艺品……村庄旅游业蓬勃发展,许多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瑶山古寨内的特色民宿 摄影/王晓

山环水绕,碧波荡漾,成群的白鹭纷飞起舞,岸边的塔楼倒影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红色的环湖跑道与蓝色的水上栈道相映成趣,行人自在悠闲地漫步其中......走进黔南州罗甸东部新城,是一幅重峦叠翠、民富村美的新型城镇新画卷。

罗甸新城镇美丽画卷(图源:云黔南网)

进入避暑季,位于大方县六龙镇的童话五凤乡村旅游点备受关注,层层梯田、风情木屋,水塘、草地以及森林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乡村田园画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当地村民坚定不移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获收益,一步步真正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大方县六龙镇童话五凤乡村旅游点(图源:贵州新闻图片网)

“快进、漫游、留得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的贵州,远山青青、碧水悠悠。坚持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正逐渐成为每个贵州人的自觉行动。

原标题:《以生态“底色”绘发展“绿色” 贵州生态旅游产业多彩融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