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美学:物哀、幽玄、侘寂

2022-06-18 10: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日本美学:物哀、幽玄、侘寂 全三册套装

从唯美的物哀,深远的幽玄,到空无的侘寂

樱花的美,在于它必然消逝

物哀[ものあわれ]

大和民族千年来的美学追求

当人们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逝,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村上春树

物哀的世界具有高度艺术性,也代表了人类对于极限的自觉。──丹下健三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语》写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学表达──物哀。哀是怜悯,也是感叹、讚扬,是内心直接发出的声音。花鸟风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无常、发出死亡警告,万物都是一期一会。

古典的物哀追忆岁时,风花雪月,心嚮往之。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将物哀定义为“知物之心”,物哀是感受风物的姿态变换,让无法言说的可以呈现。

物哀情感的经典对象是落樱。看樱花落下,我们感受到美与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观下的漠然、热情,或哀愁,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义。唯美的物哀,象徵人类认识了生命局限后的淨化与超脱,转身谈论真实情感。

以物哀为首,日本美学史上陆续诞生了西洋美学不曾涉及的独特概念。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旁徵博引,将“物哀、幽玄、寂”定调为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本系列爬梳三大美学的起源、概念演进,及不同领域的解读或应用,内容横越文学、历史、心理学、哲学,是读者掌握日本美学的独家著作。

本书特色

日本美学三大关键词:物哀、幽玄、寂。不懂这三个词,就不可能了解日本。

日本文学、诗歌、绘画的精神核心,影响日本当代创作者的美学哲思。

“电影不是满满十分地展现戏剧性,而是只展现七八分,让没有呈现的部份成为物哀。”──小津安二郎

“日本的建筑与自然处于对照位置,日本建筑的开放性,必须对物哀世界的界限有强烈自觉,否则我们无法继承传统并发展。”──丹下健三

“身为日本人必须与自然灾害共存,为什麽许多人仍然理所当然地生活著,没有因为恐惧而疯狂?我们在春天迎接樱花、夏天看萤火虫、秋天赏红叶,即使所有事物最终都会消逝,日本人仍然在如此消极的世界观中,积极找出了美学。”──村上春树

实拍:

原标题:《日本美學:物哀、幽玄、侘寂 全三冊套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