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 | 关城百业图之拉洋车

2022-06-17 1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洋车夫(绘图:张永成)

上世纪初,古城山海关的交通工具既稀少又落后,人们外出大多需要步行,只有少数有条件的人出入才能坐洋车。因此,拉洋车这一行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年头,山海关洋车状况有三种,一是有钱人自己买车,雇车夫。这样的洋车都特别讲究,夏天有桐油帆布做的防雨篷,冬天有花色棉布做的棉暖篷,冬夏各有各的坐垫。二是年轻的洋车夫好脸要面子,平时省吃俭用,再求亲戚朋友帮忙凑些钱去租赁洋车行买辆二手好车,回到家中刷刷油,镶些铜活儿,再安上气喇叭。这样的洋车和现在的名牌汽车差不多,车况好,有气派,平时好招揽生意,能多拉活儿。剩下有百分之九十多的就是在租车行租用的车了,也就是在街面上常见到的破旧洋车。

山海关拉洋车的按年龄可分为两派,一是二十岁左右至四十来岁的属于少壮派。二是四十五岁以上六十岁左右的,属于老年派。少壮派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拉着洋车满天飞,一有活儿就是一溜小跑。他们不惜力气,不怕拉晚,越晚车价越高,可以多挣钱。他们还和各大货站挂钩,没有活儿时就干装卸,或往返于车站和货站之间,拉些小件货物,活多了还可以拉包天。个别年轻的洋车夫经常会遇到好活,比方接送大官上下班或外出办事,大户人家接送学生上学等,一干就是三年二年的。而那些上点岁数的洋车夫呢?干了大半辈子了,体力跟不上,腿脚也慢了,他们只能拉个散座。这些人有固定地点,像车站、集市、货站等这些地方,往那一蹲等活儿,实在没辙了,就去果木市和菜市打点短工,或拉个脚什么的,有时耗了一天竟连车租金都混不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发达了,洋车也随着被淘汰了。穿流在古城大街小巷里各种型号的汽车比比皆是。昔日洋车夫的身影早已不见,可是他们曾经留下的足迹是永远也不会磨灭掉的。

原标题:《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 | 关城百业图之拉洋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