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洪常秀是真的没有创作瓶颈的吗?
原创 张骏马 抛开书本
年初,洪常秀导演带着他最新的“秀恩爱”之作——《小说家的电影》来到了柏林电影节,并一举拿下了评审团大奖。
这也是洪常秀在《逃走的女人》(获第70届“最佳导演”奖)和《引见》(获第71届“最佳剧本”奖)后,连续第三年斩获柏林主竞赛单元重要奖项。
作为一位高产的、具有作者性的导演,洪常秀从《猪堕井的那天》(1996)至今共拍了28部故事长片,且多数在讨论文艺男女与性及酒的关系。
借助极简的镜头语言、巧妙的叙事结构和蕴含哲思的对话,洪常秀在重复与差异中不厌其烦地展现日常的苦闷与欢喜。
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呈现简单、松散的画面,却又能在其中把握生活的妙意;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呈现简单、松散的画面,只是偶尔有些小聪明而已。
文:张骏马
责编:骑桶飞翔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一、洪氏“尴尬”法则
《小说家的电影》在影片设置上,延续了洪常秀一贯的极简风格。
除却黑白以及背景过曝的画面,主线故事仅仅经过了书店-塔-公园-餐馆-书店-电影院这几处有限的场所转换。
出场人物也屈指可数——女主人公俊熙(李慧英 饰)、俊熙的后辈朋友(徐永嬅 饰)、书店女店员、导演夫妇、女演员(金敏喜 饰)及其丈夫的侄子、小女孩、诗人以及影院工作人员等。
与此同时,导演对本片的文本结构设计较少。故事总体上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但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逻辑不甚严谨,更多是通过一些巧合和偶遇串联起来。这种串联与其说是巧妙,不如说有些僵硬。
当然,洪常秀向来是不追求连贯的,在他看来,一个人永远无法描述所谓客观的一个现实,个体经验才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出发点。
与之相呼应的是,“尴尬”情绪一直贯穿电影始终。
本片每一个场景都不约而同地发生了令人脚趾扣地的尴尬事件,这种尴尬大体来源于个体在不恰当的时间或地点和不恰当的人说了不恰当的话,即个人在社交行为中的失当。
以女主角俊熙为例,她和后辈朋友、导演以及诗人的尴尬首先来自于她们微妙的人物关系,一个是主动断绝联系的旧时好友;一个是为了利益而放弃改编自己作品的导演;一个是醉酒之后意外发生性关系的感性诗人。
其次,这种尴尬因为主角直率的人设而更显残酷。作为一个理性的成年人,俊熙大可以戴上社交面具,将自己的不满或不安情绪隐藏起来,但她选择了直接表达,选择直言不讳地说出“打电话给我很难吗”、“那你就应该拍出来”这样的话。
如此率直的性格叫人难以拒绝,却也会令人难堪。
再次,影片中的空间既简单又暧昧。无论是在公共空间谈论私人话题,还是在陌生环境中假装熟络,都使得人物身上产生一种疏离感。
前者如俊熙和女演员及其丈夫的侄子在公共卫生间前面的商议,后者如俊熙、女演员和诗人等五人在书店室内的相互吹捧。这些人彼此之间好似在真心交流,但事实上难以把握对方的准确意思。
洪常秀曾经在一次讲座中说:“我从小就不太合群,因为经常能感受到人的卑琐可鄙,比如党同伐异、盲目自大等,并因此无法与人亲近和交流。”
与此同时,作为韩国第一代留学海外的导演,洪常秀在美国求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影响,自由或束缚、开放或内敛、直率或伪装……可以说,电影中的这种尴尬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批判性和矛盾性。
二、小说家的电影VS电影人的情诗
除却文本结构和情绪互动之间的设计,影片主题的侧重点更多地从男女关系转移到了艺术创作上面,且具有元电影和媒介反思的属性。
俊熙是一位全国闻名的小说家,但是此时,她正遭遇严重的创作困境。当她和女演员在餐馆共进午餐时,她坦诚自己已丧失写作的动力:“以前写作是很有趣的,但现在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夸大其词”。
作为一名不重叙事的写作者,敏锐的感知力曾是俊熙引以为傲的资本。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记叙和描写,她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字和小说的魅力。可是如今,她感觉自己是在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加重了身上的负担和压力。
于此,影片中的几位人物都为俊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女演员的方式是“暂停”,诗人的方式依靠“酒精”,书店店员和电影导演所指出的关键词则分别是“手语”/“形象”和“修补生活”。
在塔中,导演主动向俊熙分享起自己的创作感悟:拍电影不是逃避生活的方式,要先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才能更好地支持自己的创作。从展览馆出来后,经过导演的介绍,俊熙和女演员相互认识并表达了对对方的欣赏和倾慕,继而在其后的交谈中迅速产生共拍一部短片的想法。
此时,俊熙仿佛是洪常秀本人的化身,金敏喜同时成为他们二人的缪斯女神。
这不全然是一种戏称,因为在俊熙对于自己创作方式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她确实和洪常秀恍若一人。
对于拍摄,他们会设计虚构的元素,但不阻碍真实事件从预设情境中生成;他们想要毫无顾忌地去观察和感受,但整个文本内含收拢的元素,而非松散地纪录。
诚然,洪常秀在此前的创作中注重结构的设计,通过对比、重复以及戏中戏等方式精心编织生活中的碎片素材,让事件在拼凑中诞生意义。
但从《独自在海边的夜晚》(2017)开始,新生的爱情让他的创作更加随心所欲。
透过近三年的几部作品来看,他本能地想要捕捉人物和地点所带给他的灵感,结构已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这部《小说家的电影》,未尝不是洪常秀对自己的创作总结与自白。
在此意义上,洪常秀的风格亦是没有风格,他的风格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角色和人物本身。
当他随意地记录着金敏喜微风中的凌乱头发和阳光下的明媚笑容时,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在情不自禁的记录和选择的表现之间,他的风格来自于他的坦诚,来自于他与世界即兴相处,其创作源泉即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
所以,他可能真的没有创作瓶颈,如果有,那也可以成为他的创作素材。
洪常秀画外音对金敏喜的表白
影片结尾黑白转彩色部分,金敏喜美呆了
作者|张骏马
艺术学院编外人员
原标题:《洪常秀是真的没有创作瓶颈的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