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低碳日,我国海上首个碳封存项目迎来重要进展

2022-06-15 1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海油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

6月15日是

2022年“全国低碳日”

就在今天

经过近10个月的研发、建设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

完成全部设备的制造和安装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模块

重量:约750吨

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是恩平15-1中心平台的重要装置

坐标:将服役于南海东部海域的恩平15-1油田

该示范项目

将海上油田伴生的

二氧化碳分离和脱水后

回注至地下咸水层

永久封存于地层深处

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

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

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

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

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推动海上油气田的

绿色开发探出了一条新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

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

恩平油田海上碳封存

相比陆地封存而言

具有选址容易、安全性高

环境影响小、封存规模大等优势

依托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可将陆地上能源利用、工业过程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的二氧化碳通过罐车、管道、船舶等输送到海洋中加以利用或封存。

中国海油

联合国内厂家集中攻关

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关键设备的国产化

项目采用海上平台特有的模块化

和成橇布置方式

应用相态控制、脉冲控制

联合振动分析等前沿技术

研制适用于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的

首套超临界大分子压缩机

和首套复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筛脱水橇

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

捕集、回注、封存工程

技术体系、成套装备及管理经验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

所在的恩平15-1油田群

将新建4座海上平台

同时开发7个新油田

是我国“十四五”能源

重点保障工程项目之一

今年下半年首期投产后

高峰日产原油将达4740吨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作为能源央企

中国海油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发挥技术优势科学降碳

做好碳捕集、碳封存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更多推荐

原标题:《全国低碳日,我国海上首个碳封存项目迎来重要进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