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湘博将展“无限佳丽”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2-06-16 09:10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6月23日,“无限佳丽——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形象”专题展览将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将展出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大观仓艺术博物馆所珍藏的各类文物展品120余件(套),涵括书画、青铜、陶瓷、刺绣等诸多品类,其中湖南省博物馆参展展品30余件(套),长沙大观仓艺术博物馆参展展品90余件(套)。

展览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表达古代女性对家庭的贡献,第二单元展现古代女性社会价值的实现,第三单元传达女性精神力量对世人的影响,第四单元诠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集中阐述古代女性所扮演的多重社会角色及其自身修养、家国意识,展现明清人物画中的文学与女性形象。

第一单元  有妇谁能似尔贤——持家有道

《周易》有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男女一如乾坤天地,各有承载,并无高下之分。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男女两性共同串演的剧本,但因历史社会环境所限,古代女性的职能却大多限制在家庭中,困囿于小小的一方天地,被视为男性的附庸。而她们仍以灵秀、包容、坚韧的特质,不仅深入而广泛地履行了其家庭职能,其德行也对家庭成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单元共分“闺阁清芬”“萱堂劬[qú]劳”“徽音显扬”三个章节。

历史上女性长期囿于闺阁之中,对于家庭生活氛围的营造,人际交往的维护,都比男性付出了更多的心力,那些优美的、艺术化的生活,温厚包容的人际环境,常常离不开女性的身影。《诗经》有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虽然爱子之心父母相同,但生育、抚养、启蒙教化,女性要承担得更多。家事繁冗、炊爨[cuàn]琐细,耕织辛劳,女性皆能以其坚韧任之。即或被迫处于依附地位,女性也贡献了独有的价值。传统的主流社会表彰的多是孝女、贤妻与良母,女性只能把自我价值依附于家中男性,尤其是丈夫与儿子身上,祈望妻以夫荣或母以子贵,这禁锢了女性的自我意识,但女性在承担家庭职能中也体现出了美德、勇气与宽广的胸襟,她们的德行改变了身边的人,塑造并传扬了良好的家风,给子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明·佚名·庭院嬉戏图 绢本设色 184.2×105.2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该画描绘了一幅极富生活趣味的闺阁育儿场景:母亲左手提袖,右手持葡萄掷向石榴枝上的小鸟。其周围三孩童神态、动作各异,充满稚趣。让人联想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的诗意。

清·王起凤·五福三多图 纸本设色 100×48厘米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中有一母五子,画面后方小儿手中持方天画戟,戟上挂磬,下坠鱼形挂饰,表示“吉庆有余”;母亲身前玩闹的孩子手拿桂花枝条,寓意“蟾宫折桂”。花盆中的石榴也有多子多福之意。

清·喻唐·红袖添香图 绢本设色 12.1×1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该图题跋:“红袖添香夜读书,寿泉仁兄大人雅鉴,丁酉春喻唐”。“红袖添香夜读书”是传统读书人的向往,也体现了女性对丈夫的默默支持。

第二单元  不教巾帼让须眉——家国社稷

“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中国古代优秀女性,虽然身处家庭与社会的藩篱之中,但仍有不少人凭借着过人的才情,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诸如万里远嫁到匈奴和亲的王昭君、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宠冠后宫的杨玉环、侠义无双的红线女、斩奸除恶的十三妹等,明清人物画中这些丰富的女性形象和故事或虚或实,但都是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影子和痕迹,无声地告诉世人:“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本单元共分“知书达礼”“宫墙内外”“江湖之远”三个章节。

虽然才女在古代社会就受欢迎,但那时的女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却受到诸多限制,然而并非所有女性都会屈从于现实,总有如卓文君等能读书吟诵而名留青史的女子,她们不愿甘于平庸,而是排除万难,同男性一样读书识字,勇敢地追求知识。传统社会对女子多寄以“相夫教子”的期许,所以女性通常都是深居简出、籍籍无名的,但仍有王昭君、杨玉环姐妹等充满故事的女性出入宫墙内外,发挥着对家国大事的影响,不管对错,也无论好坏,在传统皇权政治的旋涡中,总有许多知名女性的身影在沉浮。在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反复渗透和交织中,除了居庙堂之高的才女贵妇之外,还有一群处江湖之远却能做到“不惭世上英”的英雄侠女,这些关于她们的描述与故事,往往都是中国古代妇女对不公理、不平事抗争的隐喻。

清·佚名·纨扇仕女图 绢本设色 167×87厘米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该图画在桐荫下稍歇的携童纨扇仕女一人,其服饰华贵、举止有度,飘逸有出尘之气。女书童手捧书匣,娇憨可爱。梧桐树下,怪石嶙峋,花草遍地,周边有围栏,整个环境显得安静。全画色调明丽、格调高雅,颇有古意。

清·何宝林·明妃出塞图 绢本设色 124×4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图中所绘为昭君出塞场景。画面中心为明妃,其周围围绕着骑马跟随的仆从,共四人,其中一仕女背琴,另外三位男仆各持旗、幡随从,行色匆匆。画幅用色明快,人物描绘精到,充分表现出昭君舍身为国去往匈奴和亲的情景。

清·佚名·汉宫春晓图 绢本设色 125×334厘米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该图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宫庭女性的生活情景。传世临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的作品极多,此屏亦为其一。《汉宫春晓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仕女画,是其平生得意之作。其以人物长卷,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的生活情景,用笔清劲,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尽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后人临仿《汉宫春晓图》的作品极多,此本乃清代人临摹仇英之作,原为十扇一套的组合屏风,现已经修裱重装为一件画面连续、故事完整的作品,颇为可观。

第三单元  只将慈眼视众生——神女之佑

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通常依附于男性,弱不禁风,足难出户。然而,孕育生命的母性光辉,善良舍己的奉献精神,善解人意的亲和力,救苦救难的慈悲心,却让柔弱的女性登上神坛,不仅成为庇佑妇女儿童的“心灵母亲”,也成为万千善男信女们寄托美好生活希冀的坚强精神支柱。本单元共分“天仙送子”“赐寿延年”“护佑众生”三个章节。

血脉传承的社会责任被归诸女性,保佑生育的功能则被赋予女神。明清时期,具有送子、助产、护幼神力的送子观音、碧霞元君、金花夫人、九天玄女、花婆娘娘等诸多女神成为民间求子顶礼膜拜的对象。祝寿图像,饱含着中国人孝老、尊老的传统人伦观和对生命长度的祈愿与诉求,是中国祝寿文化的视觉呈现。明清时期祝寿主题绘画的意向构成有简有繁,有人物,也有动物、植物等,无论何种风格,兼具慈爱本性和美丽外表的王母娘娘、麻姑等女性神祇始终占据祝寿图的重要席位。除了生命的绵延,女性仁慈、大爱、给予、睿智等品格又赋予了观音、妈祖等女神们救危救难,护佑众生的万能神力。

清·佚名·洛神图 纸本设色 112×78厘米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中,洛神被作为理想美神的化身。

清·佚名·群仙庆寿图 绢本设色 187×284厘米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该图描绘了农历三月初三,西王母在仙子的环侍下,接受南极仙翁、老子、寿星、女仙、八仙、和合二仙、刘海等司掌福寿神仙贺寿的宏大场面。瑶台祥云环绕,苍松翠柏,花草茂然,群仙所献的灵芝、寿桃、宝瓶(平安)、佛手(福手)、石榴(多子)、葫芦(福禄)、蝙蝠(福寿)、荷盒(和合)等贺礼点缀其间,一派旖旎绚烂的仙境风光。

第四单元  自是花中第一流——风情即我

传统社会的结构以男性为主导,直至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女性开始有了主体意识的萌动。此时女性题材绘画以及女性画家的数量远超前代,作品主题的外延不断拓宽,应允女性自身审美和价值评判体系的存在,更加包容地展现了女性日益丰富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这为日后女性走出闺阁进入社会,挣脱思想束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本单元共分“花自飘零”“只影向谁”“不怕人猜”三个章节。

女人自出生、长成、婚嫁、孕育、衰老都应该得到精心呵护,但在男权世界里却长期被忽略,而女性群体以其特有的细腻与坚韧,顽强地承受着时代的局限和狭隘,自尊自爱,默默生长,兀自芬芳。无论是作为群体还是个体,面对男权社会的偏见和不公,她们有过迷茫与疑虑,但总有一些女性温婉而坚定,不甘于多舛的命运,敢于公开流露自我,书写女性生命意识,探寻独立完整的精神个体。在明清女性绘画里,追寻自我、释放天性、破除礼教、抗争命运的女性角色占有一定的比重,如朱淑贞等历史人物以及崔莺莺、史湘云等文学形象,这些勇敢的个体经验,不断地叠加与积淀,是促进和生成日后女性主体意识的历史养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性及人类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清·费丹旭·四季美女图 绢本设色 126×32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清·费丹旭·四季美女图 绢本设色 126×32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清·费丹旭·四季美女图 绢本设色 126×32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清·费丹旭·四季美女图 绢本设色 126×32厘米×4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西厢记》故事图册页为其中六个情节片段,粗略判断全套原本应有数十页。对幅唱词为不同时期的两人所书,其中两幅有“文徵明”伪印。

佛殿奇逢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一《佛殿奇逢》 张生向普救寺方丈借僧房客舍暂住,正遇上崔莺莺受崔老夫人指派,前来问询方丈何时为老相国做法事,张生对其一见钟情。

红责张生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二《红责张生》 张生向长老说明要在寺里温书,得长老应允,住在了寺里,与小姐的丫鬟红娘相遇,借机对红娘做了自我介绍。

墙角联吟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三《墙角联吟》 崔莺莺与红娘焚香拜月,幽怨感叹自己的未来。张生怜爱不能自已,遂朗声高吟:“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听闻,芳心被触动,和诗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和莺莺通过赓句联吟加深了了解,萌生惺惺相惜之感,奠定了趣味相投的情感基础。

惠明寄简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四《惠明寄简》 张生写书信一封,请慧明和尚冲出包围送给白马将军杜确,让这位好友领兵前来解围。

张生赴宴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五《张生赴宴》 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好事即将成就。

堂前巧辩 清·佚名·《西厢记》故事图 绢本设色 30×60厘米×6 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藏

图六《堂前巧辩》 莺莺到张生的书房幽会,被崔夫人发现,唤来红娘进行拷问,责怪她玷辱了相府的名声。红娘据理力争,最后崔夫人应下婚事。

展览海报

据悉,此次展览是依托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大观仓艺术博物馆丰富的女性主题文物(藏品)而打造的原创大展,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0月30日。

(本文综合自湖南省博物馆相关展览资料及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