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榴花照眼,栀子传香——在文物里赏闻初夏

上海博物馆
2022-06-15 18:02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夏天来了吗?从传统习俗上说,夏天早已伴随着立夏节气在5月5日到来;从气象学意义上看,上海也在5月30日连续5天气温超过22℃迈入夏天;即使根据天文学上的规定,北半球的夏天等到下周二(6月21日)夏至来临时也算正式开始了。夏天在哪里?万物勃发的初夏时节,不仅在树荫下、在小溪旁、在农民额头的汗珠里、在儿童手中的雪糕上……身处博物馆,无疑也能感受到她轻快的身影和气息。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过后,北半球白昼就会开始逐渐变短。唐代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一诗中写到的“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就是古人对这一现象的描述。

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也是病虫、水旱等灾害最频发的时节。因此民间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宋代甚至会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足见中国古代对夏至的重视。夏至还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闷热,而一旦出梅,就标志着盛夏的来临,会紧接着迎来酷热的伏天。

夏天在哪里?万物勃发的初夏时节,不仅在树荫下、在小溪旁、在农民额头的汗珠里、在儿童手中的雪糕上……身处博物馆,无疑也能感受到她轻快的身影和气息。

引子

花石轴/明 陈栝

此图将农历五月间最为典型的九种花卉草木集于一幅,全面展现出了初夏时节“葵榴斗艳,栀艾争香”之景。画面由上至下,分别有满树辉映的鲜红榴花,长于奇石之上的白色栀子与粉色蜀葵,掩映在石榴树根边的一丛艾草,盛开于湖畔的白色百合、橙色萱草、粉色夹竹桃,挺立浅滩的数根菖蒲,以及在青草中冒出的祥瑞灵芝。全图用笔虚实变化丰富,形态多姿的花木寄寓迎祥纳福之意,花团锦簇更显得丰富多彩、生机蓬勃。

文物小知识: 

陈栝(生卒年未详),字子正,号沱江,江苏苏州人,是著名画家陈淳之子。陈栝善画花卉,笔似其父。有趣的是,此图款署为“嘉靖壬子(1552年)夏五月既望(即农历五月十六),陈栝写于白阳山居”,正是画家绘于470年前的昨日(2022年公历6月15日,为农历五月十七)。那就让我们以此为始,跟随此画一起来领略上海博物馆藏品中蕴藏的初夏时光。

栀子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花卉册(十开)(其一)/清 恽寿平

栀子叶色亮绿,四季长青;花大洁白,芳香馥郁。每到五六月间,江南的小巷中伴随着栀子花香飘散的,还有“栀子花,白兰花”的吴侬软语的叫卖声。这些都使得栀子似乎成为了初夏的象征之一。

文物小知识: 

恽寿平(1633-1690)为清代书画家。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江苏武进人。清六家之一,工诗文,善绘山水花卉,因仰慕王翚的山水画成就,不愿为“天下第二手”而更为注重花卉题材的创作。

恽寿平所作花卉远追北宋徐崇嗣的没骨画风格,写物多不用墨线勾勒,而直接以色彩染就,画面多简淡高洁,生动可爱。所谓“没骨画”是类似大写意的花鸟画,即不勾轮廓线,纯用颜色表现自然花果植物的方法

萱草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唐·陆龟蒙《庭前》

定窑刻花葵口碗/北宋

夏天的六、七月正是萱草开花的时节。其娇嫩纷披的绿叶从基部生出,顶端的橙黄色筒状花花瓣略向外卷下垂,花中心的花蕊高高挺立其中,清秀俊美,惹人怜爱。萱草和时下常见的百合花同属百合科,故两者的花型颇为相似。萱草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传至今日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等称。

文物小知识: 

这件定窑碗,釉色温润,内壁刻划萱草纹,口沿包镶铜边。传统观点认为,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说。时至今日,研究者对哥窑、钧窑的年代已有新认识,而考古发掘则表明,定窑的生产也不局限于北宋,至金代仍是烧造高峰。

定窑在烧造时一般采用覆烧的方式。覆烧工艺大约在北宋中期开始出现。这种装烧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窑内空间,节约燃料。因此,覆烧工艺也是当时先进制造业的体现。

绣球

高枝带雨压雕栏,一蒂千花白玉团。——明·谢榛《绣球花》

留青玉兰绣球竹扇骨/现代 金西厓

绣球花,又名木绣球、八仙花、紫阳花、绣球荚蒾、粉团花。绣球花初开带绿色,后转为白色,具清香。因其形态像绣球,故名绣球花。其伞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煞是好看。

文物小知识: 

此扇骨上的绣球花叶为竹肌的深黄色,而姿态各异的三朵绣球花则因使用了“留青”工艺而呈现出竹青的淡黄色,颜色富有对比,构思巧妙。“留青”全称留青阳文,亦名皮雕,是利用竹子的表皮与竹肉在色彩与肌理上的差异,通过雕刻形成微微高起的花纹并利用竹皮厚薄分出色彩的深浅层次,该工艺始见于唐代,成熟于明末清初。

金绍坊(1890-1979年),字季言,别署西厓,浙江吴兴人,现代著名竹刻家。其刻竹所用画稿,多为京沪两地书画名贤墨迹,也有少量自运之作。金氏刻竹,讲求意境格调,刀法精绝蕴藉,有一种幽雅的书卷气弥漫其上,品格独高。作品以扇骨为主,亦有部分臂搁与笔筒。

石榴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题榴花》

白族扎染石榴绣球围巾/现代

农历五月正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故有“榴月”之名。每当新夏来临,石榴树上就会长满了形如倒钟的一颗颗花骨朵,在浓浓的绿叶之中燃起了一片火红,好不热闹!又因石榴的果实籽粒丰满,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

文物小知识: 

此扎染围巾四角装饰的石榴,果实尚未十分饱满,两旁还连有枝叶,似乎并非是秋果,而是仍有夏姿。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白族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采用植物板兰草制备的靛蓝。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针缝线扎、反复浸染、晒干、拆线、漂洗等。技术的关键是缝扎花纹的手法和染色工艺。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成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是实用又美观的工艺美术品。

匏瓜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唐·张说《咏瓢》

鳞纹瓠壶/春秋早期

众所周知,葫芦是象征着福禄双全、多子多寿的传统吉祥物。而匏,则是中国古代对一个球体的葫芦的称呼。匏属于葫芦的变种之一,和葫芦一样,一般也从五月开始现蕾。初夏时节,虽然看不到成熟的匏瓜,但若留心,可以偶在花托中发现一二提前坐果的小匏瓜,外披短密绒毛、仅有几公分高,煞是可爱。

文物小知识: 

此壶颈部弯曲,形制优美,整体模仿了匏瓜的造型。壶是一种酒器。现在所知最早的壶是商代中期的,直至汉代仍较为流行。基本形制为圆形或扁圆形,也有方形或椭方形,有盖,肩上有环,套接提梁或直接用绳索作提梁。

桃子

海霞红点王母颊,玉团中涵秋水色。——明·刘崧《四斤桃子歌》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清·雍正

桃树不仅可春日赏花,还可夏日品果。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令人垂涎。初夏,榴花始吐艳、葫芦方坐果,而早熟品种的桃子已然上市了。将三者并举,是因为通常而言,石榴代表多子、葫芦(有时为佛手)代表多福、桃子则代表多寿,在文物中往往组合出现,寄托着使用者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文物小知识: 

此蝠桃纹瓶侈口,细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底部略外撇,形同橄榄,端庄秀美。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制作极为精良。其白净的外壁以粉彩绘桃枝一双,遒劲盘亘,有力地向四周伸张。枝上绘寿桃八只,圆润饱满,色彩过渡自然,极为可爱。枝梢点缀桃花,花蕾含苞。桃叶施绿彩,正反阴阳,一浅一深,节奏鲜明。桃枝之间绘一对飞舞的蝙蝠。这种将蝙蝠与寿桃相结合的装饰图案在清代极为流行,取“福寿双全”之寓意。

粉彩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为所用彩料多为西方传入,所以又被称为“洋彩”。其制作工序是在高温烧成后的白瓷上,以珠明料(黑色)和西赤(红色)勾勒出纹饰轮廓,然后在轮廓内以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经过填、洗、扒、点等技法,将颜色依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最后经700℃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由于砷的乳浊作用,当它与各种彩料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使之出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给人一种粉润柔和之感。

枇杷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宋·梅尧臣《依韵和行之枇杷》

花果册(十开)(其一) 清 虚谷

枇杷古称芦橘,又名卢枝、金丸等。其果实形如黄杏,柔软多汁,味道甘美,果期正为每年初夏的5、6月间。枇杷不仅金黄色的果实可口,深绿色的树叶、浅棕色的枝干也触手有趣,长有一层绒毛。

文物小知识: 

虚谷(1823-1896年),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居广陵(今江苏扬州)。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画花果、禽鱼、山水著名。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而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绣雅鲜活,无一笔滞相,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乳鸭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缂丝莲塘乳鸭图 南宋 朱克柔

图中绿头双鸭浮游于萍草间,尾有乳鸭相随,旁有白鹭一对。燕子、翠鸟、红蜻蜓和水黾点缀其间。坡岸青石,质感凝重。周围荷花、慈菇、白莲、百合、芙蓉、萱草、玉簪和芦苇等花草环绕,色彩雅丽,线条精谨。整幅画尺幅极大,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花卉虫鸟惟妙惟肖,应以实景写生而成,受院体画派影响。根据乳鸭尚小,而鸭子一般在春季孵化的特点,并结合莲塘周围花卉的花期,一般推定此图表现的即为春末初夏之景。

文物小知识: 

缂丝是织造工艺中的一种,指以生丝为经线,各色熟丝为纬线,以小梭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造出图案的工艺品种。因其分区据纬线显花,织成后相邻两色无穿插时形成一道裂隙,迎光而提视如雕镂痕,故得名“刻丝”、“克丝”、“剋丝”等。缂丝源于西域的缂毛工艺,唐代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本地化后大兴于宋代。本幅作品以彩色丝线缂织而成,所缂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堪称古往今来缂丝绘画之杰作。主要技法为“合花线(纱)”配合长短戗缂、平缂等,纬线密度极高,一般在80~120根/厘米,局部可达140根/厘米。

朱克柔,名刚,云间(今上海松江地区)人。其生卒年不详,活跃在南宋高宗(1127-1162年)时期,尤善缂丝绘画作品,独创“朱缂法”,所缂作品令人缂绘难分。

蝌蚪

临池见蝌斗,羡尔乐有馀。——唐·岑参《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鱼龟纹盘/春秋早期

初夏,岸边的浅水中往往多见成群的小蝌蚪。蝌蚪是蛙和蟾蜍的幼体,古代也写作“科斗”。蛙和蟾蜍一般春季产卵,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后有侧扁的长尾。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它们开始蜕变,渐渐长出四肢、退化掉尾巴,在夏天变为蛙或蟾蜍。

文物小知识: 

盘为中国古代的盥器,通常与倒水的匜成组搭配。因盘是用来承水的,故其内壁常会铸造各类水生动物的形象,如龙、鱼、蛙、甲鱼、水鸟等,但此盘中出现的蝌蚪在同类器中较为罕见。

(本文原标题为《上博导赏丨榴花照眼,栀子传香——在文物里赏闻初夏》,全文原刊于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