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与治理|长三角拓深科技创新与产业联动还要下哪些功夫

许鑫  叶丁菱
2022-06-16 14:2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伴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生态逐步完善,在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愈发成熟的境况下,长三角如何深度耦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拓深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多深

1、增强经济连接度,区域经济逆境增长

在经济规模方面,长三角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21年,长三角生产总值约为27.6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24.14%,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11.1万亿元,占全国份额近25.23%;在经济活力方面,长三角经济实现逆境增长。长三角世界500强企业23家,占全国比重达16.1%。长三角进出口总额达14.11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36.1%。实现外资使用890.01亿美元,实现对外投资368.11亿美元;在经济协同方面,长三角经济内部提振活跃。长三角区域1456家上市企业实现长三角异地投资企业超4000家,获融资企业数超过1.3万家,上海受江浙投资占区域内异地投资比超70%。

2、稳固创新集聚度,区域科技创新韧性强劲

在创新投入方面,长三角科创投入持续增进。2021年,长三角区域R&D经费投入8324.57亿元,占全国R&D经费投入29.9%。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放238张,发放券额1.23亿元,已兑或拟兑付金额超千万元;在创新活动方面,长三角科技创新韧性增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3个,大型科字仪器37912台(套),国家级科研基地315家,服务机构2403家;在创新成效方面,长三角科创辐射效应显著。长三角实现全年专利授权143.83万件,区域内技术交易合同输出超1.4万项,交易额超540亿元。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访问量151万人次,收到创新需求468条,需求匹配率达80%。

3、提升政策协同率,区域同城效应放大

在政策协同方面,长三角政策合力凝聚向强。长三角联合出台众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近八成政策强调为科技创新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加强科技人才资源及科技资金投入,聚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人才流动方面,长三角人才内部溢出效应明显。长三角区域人员倾向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流向水平较低城市,净流出城市主要为江浙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净流入城市主要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在基建方面,长三角互联互通效率提升。2021年,长三角铁路实现基建投资901.9亿元,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高铁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构成全国最密集的高铁网。 

二、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有哪些经验

世界六大城市群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和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国外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概括为,在科学统筹、科技创新和基建共享的全域加持下,逐步实现从聚焦核心到多级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科学政策统筹,保障协同发展

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统筹规划,是引导城市群协同向好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城市群布局的重要依据。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通过建立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先后实行三份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从核心城市郊区扩散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再连接和再中心化的发展历程,增强核心城市发展实力,促进中心城市稳步向好,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为有效适应和解决城市群发展变化,大致约十年会重新编制《首都圈基本规划》,先后进行五轮《首都圈基本规划》编制,在都市圈规划下实现了从核心城市职能过度集中到多中心城市有效分工协作的局面,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环境等有序布局和联动。

2、明确城市功能,增强区域协作

依据城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优势等,合理定位城市功能,以比较优势与通力合作激发城市群新动能和塑造新竞争力是世界典型城市群激活发展潜能的关键要点。在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工明确,并伴随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优化升级,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导向。纽约以浓厚经济底蕴成就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华盛顿作为美国首都稳固其政治中心功能,波士顿依托高等院校等丰富的科技资源承担次金融和高科技服务中心,费城以固有制造业基础从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向制造与高新技术结合的医疗健康、生物医药等,巴尔的摩以其优越的港口地位成为工业航运中心。

3、科技创新升级,强化全产业链

从国外五大城市群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发现,伴随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各城市群尤其是核心城市逐步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等,继而转向信息技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创新则不断渗透和加强此转型过程,促使城市群产业结构逐步趋强、核心产业链紧密联合。尤其在新冠疫情反复下,物流和人流受限,产业链稳固性大幅降低。美日欧等城市群积极加速制造业回归、促进产业链回流、提升供应链效能。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通过资金支持积极加快医药产业链回归,力促每一重要产业环节都归于欧洲企业,进而逐步重塑本土医药产业链。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通过政府金融扶持,加快汽车产业链回迁本土和倚重本土。

4、公共资源协调,实现基建共享

完备和先进的公共资源体系,是加强城市群一体化、加快城市群经济并进、加深城市群产业循环的重要基石。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布局群内交通网络,实现中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建立之初预先规划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实现城市群内交通全覆盖,以其密集交通网络高效而紧密地连接各城市。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积极统筹区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过电子政务连接,有效提升城市群沟通效率,加速城市群资源流动,优化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三、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如何继续拓深

1、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对于区域市场一体化提出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通过政府与市场联动,实现资金、人才、科技、数据等产业要素资源的最优配置。一方面,需要构建政社联动共同体,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元利益体组织,以其利益诉求、专家智言等策划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发展规划,形成长三角开放市场智慧决策;同时需要打破各城市产业要素流动壁垒,逐步破除区域内产业准入门槛和保护机制,实现产业要素充分流动和利用;还需要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术交易市场和数据交易市场,以活跃畅通的市场交易突破区域经济壁垒,加速区域内经济循环。此外,协同和统一区域市场监管机制建设,构建市场监督信息共享平台、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用信息联通平台、质量监管智慧共享平台等。

2、突出科创效应,定位城市战略产业

聚焦城市产业基础、科创资源、产业环境,改变区域战略产业同质化现象,增强产业领先优势。

一方面,长三角各城市基于战略性重点产业定位,打造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主力军。上海以其龙头地位与科创中心功能,发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引领作用,江苏加快构建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新材料等战略产业集群,浙江积极培育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安徽在推进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基础上,加快发展高端设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

另一方面,创建包含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区域创新产业联合体,推动形成以战略产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为领军,以其项目、资金、创新合作带动上中下游中小企业发展的格局。

3、打通全产业链,增强产业协同创新

以完备贯穿的产业链条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升级。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各国产业链纷纷回流的现实境况下,长三角需以现有产业优势为基础、战略产业为方向,打造前沿性、战略性产业链,以前沿产业链带动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从零件、材料到技术、整机再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条,从而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产品,提升技术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链主导能力。

一方面将受限于国外的供需环节加强对接机制,以及在区域内积极寻求替代和扶持布局。另一方面,针对于国内的供需制约环节加强区域合作与补链。在此基础上,优化产业链部署工作,加强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推动区域产业资源实现国外、国内和区域三循环,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实现产业链供需生态的优化发展,发挥产业强链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4、稳固人才引育,提高科技人才显示度

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强化区域人才吸引力法则。在人才引育方面,长三角一方面应加强区域内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多层次教育人才培养和吸纳,鼓励区域内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形式,提升后备人才跨城市流通质量。另一方面,搭建长三角人才共享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领军人才为连接,以校企联合为通道,以吸引力薪酬为基础,加密区域青年菁英联通,吸引国内外优质人才。同时探索和构建区域外跨省市人才联动认定标准,以及国外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标准,实现优质人才高效、便利流通。在人才留用方面,长三角需协调区域人才吸引政策、待遇、生活、教育等体系,引导和扶持中部等人才净流出地区。构建区域人才互认与评价标准,统一人才职业资格评定、技术等级认证等标准对接,加快区域养老、医疗等社保衔接,形成区域一体化人才保障体系。 

(作者许鑫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叶丁菱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博士研究生。许鑫教授持续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关心新兴技术治理,本专栏以“产业与治理”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