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梦华录》火了,但其实你跟宋朝人的生活方式早就一样了

2022-06-15 21: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假如可以穿越,你想去哪个朝代?作家马伯庸选择了宋朝:“对于过惯了现代生活的人来说,回到宋代应该会嗅到一丝熟悉的气息。”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就鲜活生动地展现了宋朝的风情和民俗百态。

看茶百戏、杂剧,玩蹴鞠、喝饮子,和现代欣赏咖啡拉花,看演出,踢足球、喝饮料有什么区别?

更不用说东京的各色酒楼茶楼,灯火通明的不夜城景观,简直是古代国际大都市,生活充满了便利!

宋朝人的生活,除了记录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笔记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画里,其实,还藏在许多我们日常用的词语、俗语里。

也就是说,宋朝人已经通过语言悄无声息安利宋朝生活方式多年了!

宋朝流行语也是“呵呵”

有网友撰文,声称网络流行语“呵呵”最早起源于苏东坡,并举出三通书信为证。其一,《与鲜于子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其二,《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匹也。呵呵。”其三,《答陈季常》:“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苏东坡:呵呵

但实际上“呵呵”最早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

但在宋朝,“呵呵”一词确实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书信中常常使用。人们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今天使用的大多数流行语都是现代的专利,其实不然。

“乔装” “柴米油盐酱醋茶” “交杯酒”

背后是生活方式美学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带火了许多生活方式和活动,例如去茶楼喝茶、看杂剧、踢蹴鞠、逛夜市等。

“乔装”一词就和宋朝繁荣的现场演出有关。“乔”的本义是人登上高楼,后引申为高的意思,宋朝又顺理成章地把踩高跷的人称作“乔人”。

南宋时期的《西湖老人繁胜录》一书,记录了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民的游艺活动以及各类艺人的姓名和事迹,其中著录的杂戏有“乔谢神、乔做亲、乔迎酒、乔教学、乔捉蛇、乔焦锤、乔卖药、乔像生、乔教象”等名目,显然,这些杂戏都是踩着高跷进行的表演,南宋末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称之为“踏跷”。

《杂剧卖眼药图》,南宋佚名绘。这是为宣传杂剧而绘制的广告性质的册页,所绘内容是杂剧《眼药酸》中的一幕场景。宋代官本杂剧剧名中加“酸”字的,多以不通人情世故的落魄文人为嘲弄对象。

《东京梦华录》载,宋代“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装饰有眼睛图案的服饰大概便是当时眼科郎中的“衣装本色”了,当然戏剧表演中未免更夸张些。不知在剧中,这位满身招幌、走街串巷的游医身上发生了什么滑稽故事呢?

众所周知,表演踩高跷时,踩高跷的人还要装扮成各种角色,而且多以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下九流人物为主,这是为了扮相滑稽,逗笑取乐,博观众欢心,正如吴自牧的描述:“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叟,以资笑端。”

正是因为乔人表演的踩高跷之戏,“乔”才由此引申出假装、改扮的意思,吴自牧描述说杂剧中有专门的角色“发乔”,即假装憨愚之态。这就是所谓“乔妆”或“乔装”。(“走后门”一词,也是源自北宋年间的一出滑稽戏,看来流传得挺广的。)

宋代茶文化的盛行,也让“茶”正式成为了“开门七件事”之一。正是宋代开始用“开门七件事”这句俗语来指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第十六卷有个条目叫“鲞铺”,“鲞(xiǎng)”是腌腊食品,这个条目就是描写的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腌腊铺子,其中写道:“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开门七件事”自此定型,直到今天仍然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

宋赵佶《文会图》局部,仆人在煮茶。

在宋朝,婚礼也增加了许多仪式感,例如在喝“交杯酒”环节。

“合卺”即是成婚的代称。“卺”是一种瓢,古代结婚时用作酒器。从唐代开始,“卺”也可以被杯盏代替,夫妇“合卺”喝的酒也开始叫作“交杯酒”。

宋代这个程序更复杂和具有意象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一条写道:“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交杯酒”喝完之后,要把酒杯掷到床下,一只杯子口朝下,一只杯子口朝上,以此表示男俯女仰,男上女下,阴阳和谐。“交杯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只不过程序简化成喝完“交杯酒”就直接进洞房了。

《人物图》,宋代佚名绘。画中一文士坐于榻上,执笔凝神似欲书写。旁设琴、棋、书、画、饮馔,一垂髫童子在旁斟酒。前有鲜花一大瓶,榻后屏风上悬挂着主人的写真画轴。;宋代的酒壶就发展得很成熟了,宋人明白了虹吸原理,“流”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靠下。这幅画中童子所执的“酒注子”,造型优美而实用,与今天的酒壶已经十分相似了。宋人重瓷器,这只壶不知是什么窑出品的?

“感冒”“马桶”是创意新词

“敲门砖”“守财奴”“门外汉”等现在沿用至今的俗语,都是宋朝人发明的。不过最有趣的还是“感冒”一词,其实是宋代职场偷懒的证据。

任何一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感冒最早其实是官场术语。

宋代专门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的馆阁每晚都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因故不能值夜班的就在请假簿上写:“肚腹不安,免宿。”大家都懂这是借口,所以这个请假簿被戏称为“害肚历”。(出自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

南宋陈鹄不愿意写这句,换成“感风”,还沾沾自喜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是一联绝对。“感风簿”一词开始风靡官场。

到清代,“感风簿”演变成了“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的托词。清代官员的鸡贼在于“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指的是“感风”后仍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终于全面爆发了,所以必须请假休息。(妙啊!)

《春游晚归图》,宋代佚名绘。宋代踏青游春之风盛行。此图描绘一行人春游归来,穿过林荫道路向城门走去。正中是一名骑在马上的老年官员,鞍前马后簇拥着十名仆从,有的牵马,有的引路,有的挑担,有的肩扛桌椅。人物错落有致,形态、动作各异又互有呼应。两旁大树葱茏,远处春山隐隐,融入迷蒙暮霭。宋代太师椅还是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图中一个仆从肩扛的就是这种带荷叶托首的太师椅,有靠背,搭脑前曲作扶手,供主人游玩时休息宴乐。这把黑漆椅子的形制描绘得十分清晰。当时太师椅为官家之椅,春游时随身携带,也从侧面点出了主人的地位。

还有“马桶”,也是宋代才开始有的称呼。

汉代总名为“亵器”的便器也称作“清器”或“虎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所以唐人讳“虎”,改为“兽子”,或用体型最大的“马”来代替而称“马子”。

到宋代,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载:“杭城户口繁伙,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从“马桶”之名便可知,形状已由卧虎之形变成桶形,因此更适合女性使用,男人则仍然沿用卧虎状(即壶状)的便器,称作“便壶”“夜壶”“溺壶”“尿壶”“尿鳖”,等等。

这两个词语可见,宋朝人更喜欢舒适便利的生活~

《货郎图》,旧传北宋苏汉臣绘。货架子上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无所不有,细看能找到幞头、头巾、帽子等日常服饰配件。

“伙计”是词语简化的成果

宋代市民阶层的通俗文学发达,老百姓话语权大,所以把很多冗长繁琐或者拗口的词语做了简化。

例如“伙计”为何指同伴?

著名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木兰打完仗回到家,恢复了女儿身的妆扮之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可见至迟到了南北朝时期,“火伴”就已经开始用来称呼军旅中的同伴了。

那么“计”字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汉代的“计偕”制度。所谓“计偕”,即指和计吏一同赴京,那么这些同路的贤才们当然就可以称作同伴。

大约从唐代开始,“计偕”一词引申而作为举人赴京会试的代称。宋代之后将太过拗口的“计偕”一词和“伙伴”组合在一起,称作“伙计”。

(以上词语及图片释义选自《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许晖 著)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大吃一惊?宋代的生活、习俗和故事通过这些日常的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流传了下来。

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词汇、俗语、成语中,封存着多少曾经鲜活可感的柴米油盐、花前月下?茶余饭后的街谈市语里,又流动着多少世俗智慧、人间冷暖?它们如何饱受时间的揉、捏、捶、打,辗转至今,仍然喷薄着粗放的生命力?

打开《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寻找答案吧。在100个词汇、俗语、成语和图画中,穿过万千时空片段的长河,重回语言诞生的历史现场。

原标题:《《梦华录》火了,但其实你跟宋朝人的生活方式早就一样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