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朗普访华|《贵妃醉酒》:梅兰芳大师最经典的代表作
在当下各种重要的演出场合,几乎都能看到这部剧的身影,尤其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段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更是广为传唱。
梅兰芳《贵妃醉酒》中的造型。《贵妃醉酒》这出剧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叫《醉杨妃》的剧目。关于这出戏的来龙去脉,曾任梅兰芳秘书多年的许姬传先生曾经作出过详细的考证。按照许先生的研究,《贵妃醉酒》的来历可以描述为:明末传奇《磨尘鉴》——清乾隆时期“时剧”《醉杨妃》——清光绪时期汉戏《贵妃醉酒》——京剧《贵妃醉酒》。
全剧描写杨玉环因唐明皇失约,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
从传统的版本排演加工成梅派《贵妃醉酒》,是梅兰芳“京剧改良运动”的一次重要实践。在这个作品中,梅兰芳甚至打破了京剧青衣行当的传统做法,融汇花旦、刀马旦等行当的表演技术,创立了“花衫”这个新的行当。
当年,梅兰芳为了从京剧老艺人路三宝学习《醉酒》这出传统戏,不惜花费巨款,送出了三百大洋的学费——这笔钱在当年差不多可以买上半个四合院。
2014年9月3日,湖南长沙,年过八旬的京剧艺术家梅葆玖与弟子演绎《贵妃醉酒》唱段。 视觉中国 图而梅兰芳曾对路三宝的《醉酒》评价说:这出戏是极繁重的歌舞剧。如衔杯、卧鱼种种身段,如果腰腿没有武工底子,是难以出色的。
在改良的过程中,梅兰芳在形式上放弃了了原来模仿女人小脚的“踩跷”,但又尽可能保存了其中的衔杯、卧鱼、云步、醉步等“京剧技术”;更从灵魂上,为这出戏重新注入了适应时代潮流的“京剧思想”。
梅兰芳由此将这出《贵妃醉酒》升格成为京剧大轴剧目,并在1914年上海丹桂第一台首次将其作为大轴剧目公演,其后曾经演出数百场,边演边改,愈改愈精,精益求精,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六年之久。
据说,在梅兰芳加工改造《贵妃醉酒》之后,这部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在京剧界一时引起“杨贵妃热”与“醉酒热”。尚小云、小杨月楼、荀慧生、筱翠花、程砚秋等众多京剧名角都纷纷演出过《贵妃醉酒》,成“众人皆醉”之势。但最后广为流传下来的,基本只有梅兰芳的经典版本。
梅葆玖演唱京剧《贵妃醉酒》选段。 视觉中国 图步入晚年的梅兰芳格外钟爱《贵妃醉酒》,几乎达到每演必“醉”的程度。他还携《贵妃醉酒》出访日本,《贵妃醉酒》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戏剧艺术作品。
梅兰芳还在在自己的回忆录、电影、密纹唱片、剧本集等重要艺术记录中均将《贵妃醉酒》收录在内。1955年,梅兰芳拍摄了京剧电影《贵妃醉酒》,但当时毕竟已年过花甲,对高难度动作有所改动。此后,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又演出了半个多世纪的《贵妃醉酒》。
对于当今学习梅派艺术的京剧演员,《贵妃醉酒》几乎是必学必演剧目。
上海京剧院的当家梅派青衣史依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贵妃醉酒》是她演的最多的剧目之一,平时出国访问演出也经常会带这出剧。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观众,都喜欢这出剧。
史依弘在《贵妃醉酒》演出中。首先因为这出剧真的是非常好听,尤其是两段四平调,在音乐上非常有梅派圆融之美,光唱腔就能打动观众。
另一方面,这出剧的扮相也尤其漂亮,服装艳丽华贵,杨贵妃要带凤冠穿蟒袍佩玉带,这些都是当年梅兰芳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的。时至今日,依然让西方观众觉得十分惊艳。
不过,《贵妃醉酒》也是梅派剧目中最考验演员功力和全面性的作品。完整的《贵妃醉酒》要演出一个多小时,杨玉环的饮酒从掩袖而饮,到随意而饮,最后要三次闻花表现醉态,梅兰芳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繁重的舞蹈举重若轻,其中衔杯、卧鱼、醉步、扇舞等身段难度十分之高。
而目前,《贵妃醉酒》最常见的演出就是“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一段,应该也是此次在畅音阁演出的。而这出剧难度最高的后半部分已经很少演出,大部分演员都无法驾驭其间复杂高难的身段动作。
史依弘说,除了全面的技术,《贵妃醉酒》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很高,要演出杨贵妃似醉非醉,并且雍容大气的醉态,是十分困难的。而这出剧一旦表演不到位,就会演得很闷,观众坐不住。史依弘表示,也正因为全本演出非常少见,因而每每她演出完整《贵妃醉酒》,戏票就会销售一空,观众依然对这出梅派经典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喜爱。
李胜素版《贵妃醉酒》。无论如何,《贵妃醉酒》都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京剧经典,甚至成为了京剧艺术的某种象征。而梅兰芳的《贵妃醉酒》,不仅是京剧史上的不朽经典,甚至也改变了中国民众对于杨贵妃的印象。这个雍容华美且深宫自怜的杨贵妃,从根本上走出了从《长恨歌》到《长生殿》的窠臼,成为了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直至今日,电影及电视剧中所出现的杨贵妃,大多仍是在梅兰芳艺术痕迹之下,有着京剧舞台的强大影响。
(本文部分参考靳飞所写《梅兰芳与<贵妃醉酒>:一出旧戏的变革历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