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锐评 | 《时时刻刻》:文本关联与性别研究

2022-06-14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范慧涓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作者丨范慧涓

指导老师丨张慧瑜

【摘要】本文赏析由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的电影《时时刻刻》,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基于《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及其作者伍尔夫的经历创作的同名小说,其电影艺术主要在于采用非线性剪辑手段将不同时空下三位女性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影片中三段故事性文本与上述伍尔夫的小说文本形成了互文关系,每个文本的女主角都有同性恋以及双性恋倾向,都遭遇并试图应对某种精神危机,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耐人寻味,与此同时,男性角色在她们生活中的角色也值得思考。

【关键词】时时刻刻,达洛维夫人,互文性,女性主义,自我意识

01

文本关联逻辑:互文性逻辑上的重读、戏仿或改写

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于1998年出版,不久史蒂芬·戴德利以该小说为蓝本拍摄了同名电影,于小说出版后的第四年即2002年上映,在欧美观众中间引发了巨大反响,并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提名,其中演员妮可·基德曼摘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该片的大获成功与其文学内涵和文化意义关系很大。《时时刻刻》以《达洛维夫人》为线索连结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个女主角一天的经历,回应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部分关切——对女性生存困境的反思,对人类生死意义的探讨等。以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美乃至世界文学界的名气,及其作品在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建构上的地位,该电影引来文化人大量关注和讨论,还获得了奥斯卡奖的青睐,也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时时刻刻》的第一个女主角即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展示她生活的时间和地点被设定为1923年位于英格兰的里士满。《时时刻刻》中伍尔夫几乎始终在构思《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想用整本小说讲述达洛维夫人某一天的经历。这一天看似稀松平常,无非是早起她去店里买花,着手筹备一个派对,最后派对成功举办了;然而这一天又很特别,因为对达洛维夫人来说,就在这一日,命运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而且直指生死去留问题。作家伍尔夫本打算结束小说里达洛维夫人的生命,后又改变主意而决定让退伍军人赛普蒂默斯死去,以他的轻生向达洛维夫人彰显生命的可贵。观众们在看到伍尔夫写作这部意识流杰作过程的同时,也会注意到她与丈夫莱纳德、女主仆娜莉以及妹妹凡妮莎的互动模式。影片呈现的是日常生活的平凡和琐碎,然而其背后也有以小见大的深刻意涵。这段故事发生于一战后的复苏期的英国,在战火中落下精神疾病的赛普帝摩斯,以其自杀宣告着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而作为上流社会贵妇的达洛维夫人,惶惑于没有活出真正自我的种种心理活动,反映出社会风气和阶层规范对女性的压抑。

电影中分处不同时空的其他女主角的故事也都发生在一天之内,短短一天的事情折射出人物长期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命境况。生活于1951年洛杉矶的劳拉.布朗是一个在外人看来生活幸福美满的家庭主妇,她住在舒适的大房子和环境优美的社区里,有体贴的老公丹和乖巧的儿子瑞奇,四个月后二胎就要降生;劳拉本人堪称贤妻良母,家务活打理得利利索索,家人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在每个细节上都力求完美,比如说,她为了给丹做生日蛋糕不惜费做两遍的工夫。可是劳拉渴望逃离这种死气沉沉、失去自我的生活。电影讲述的劳拉的一天就是她为老公庆祝生日的那天,是她对前来拜访的老朋友基蒂再生同性恋情愫的一天,也是她几近做出自杀尝试、而后又打消这一念头的一天。这一日她随身携带并时不时阅读的书便是《达洛维夫人》,她读到书中某些话会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和未来的打算,仿佛她与达洛维夫人有某种连结,与伍尔夫在进行某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二战后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得到巩固,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美国人享有高生活水平,但是物质的繁荣非但没有解决、反倒加剧了精神的空虚。从战场归来的英雄得到了社会的优待,温馨的小家是对他们舍生忘死贡献的回报,人们认定妻儿带来的幸福是他们应得的。社会的期望赋予劳拉充分的理由去做一辈子贤妻良母,在家庭责任强大的约束之下,她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更感不安与厌倦。

第三个故事的背景是2001年的纽约,女主角克莱莎.沃恩被许多电影评论家称为现代版的达洛维夫人,不仅仅因为她的名字与达洛维夫人相同,也不只是由于前男友管她叫达洛维夫人,而且原因也在于她和达洛维夫人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要举办一个盛大的派对,同样是清晨去花店买了鲜花,同样因为某男性角色的自杀而获得了某种顿悟。生活在21世纪的美国繁华都市,和另外两个女主角相比,克莱莎对自己生活有更多自主掌控,这一新时代的女性有同居十多年的同性恋伴侣,她的亲生女儿是通过试管授精生出来的。摆脱了传统惯习束缚的克莱莎也有自己的苦衷:她最怀念与前男友理查德在一起的日子,希冀以义务照顾理查德的方式重温过去,而实际上过去的时光再也不可能重来,她也因饱受战争创伤和艾滋病之苦的理查德的轻生而精神崩溃。而她的现代之处就在于她能最终从心理危机中走出来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时时刻刻》三个子电影文本都与《达洛维夫人》小说文本有呼应,可以分别概括为《达洛维夫人》的写作、《达洛维夫人》的阅读、《达洛维夫人》的现代演绎。事实上,坎宁安的《时时刻刻》对《达洛维夫人》在情节、意象、手法方面都有戏仿,主题思想有重合之处又有延伸之处,对伍尔夫原作有调侃、挑战,但表达更多的是敬意。聚焦于女性精神困境的几个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为我们赏鉴电影《时时刻刻》提供了必要线索。从作家伍尔夫本人到《达洛维夫人》中的角色再到《时时刻刻》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的投射关系。譬如,达洛维夫人和赛普蒂默斯各自体现了伍尔夫一部分特质,而劳拉和克莱莎与达洛维夫人的某些侧面有对应,因此又和伍尔夫的思考形成微妙关联。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笔下的达洛维夫人的电影,对女作家伍尔夫的人生经历还有作品思想进行了文学批评层面的重读,以及文学创作层面的戏仿、改写或重构。

《时时刻刻》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02

主题深入分析:性别研究视角下的女性主义、自我意识和双性同体

1. 女性主义:女性对抗男权社会压迫

笔者综合查阅的资料认为可以把女性主义简单理解为:女性反思在男权社会中被压迫的原因、并为自己争取更多权利、自由和更高地位的思潮或者运动。有学者指出《时时刻刻》中三个女主角所处的时代正好分别对应三次女性主义浪潮:1920年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认为是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启蒙者之一,她注意到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话语被男性学者主导的事实,在自己的作品中不但描写女性外在的挣扎,而且体现其内在的思考;到了西方政治相对动荡的196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文本批评或话语批评类型才正式出现,女权主义运动也进入一个活跃时期,致力于解决性别不平等和妇女弱势地位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劳拉.布朗的处境反映一些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生活状况,优裕的物质条件、温馨的家庭氛围无法消解内心的不安、空虚、压抑,她们仿佛只为家庭成员而活,没有伸展个人天性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开始,女权主义运动将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妇女权益考虑进来,这个时代的性少数群体得到了更多包容,女性言行的自由程度和社会接受度比原来高了很多。

《时时刻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一角色虽然有真人作原型,但是她的戏份毕竟是迈克尔.坎宁安创作出来的,于是电影中的叙事既贴合女作家的真实经历,又带有想象和设计 的成分。影片中的伍尔夫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女人,这两个身份使她围绕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两种语境中遭遇的思考与写作尤其具有意义。伍尔夫的写作实践与她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关,多次精神崩溃还有最后自杀的事实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写照。这部电影在讲述女作家1923年在里士满休养并写作期间一天的经历之外,还在开头和结尾都展现了她于1941年投湖自尽的画面,显然弗吉尼亚的自杀抉择是影片特别关注的一个点,导演和编剧或许想以此表达对这位关于生死问题有着痛苦思索的女作家的敬意。电影体现了在文学批评界流行的观点,即伍尔夫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她做出的死亡抉择,源于父权社会的重压以及她自身的自由女性主义意识。《时时刻刻》中莱纳德对弗吉尼亚的关心便构成一种监视。莱纳德本人做事极为负责,有板有眼,讲究守时,把握精确,为了帮助妻子恢复健康,为她规定了生活地点与生活方式,时时督促她遵循医生的要求、配合家里的安排,让女作家感觉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了夫权的钳制。弗吉尼亚也与女主仆耐莉存在冲突,沉浸于写作的弗吉尼亚对其他事情常常心不在焉,不能及时回应耐莉对女主人的请示,女仆的刻板作风和气急败坏的情绪也令弗吉尼亚不爽。莱纳德和耐莉都是勤勉务实的工作者,代表了运转卓有成效的客观世界,而弗吉尼亚却无法配合这个世界的前进,自然生发格格不入之感。父权主导的家庭以及社会对劳拉.布朗的期待是安心做战争英雄的贤内助,劳拉的良心也告诉她务必要履行好身为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可是社会的期待值越高,家庭的担子愈重,盼望逃离这一切的念头就带来更多愧疚,同时这一设想也因难以实现而变得越发诱人,劳拉面对的两难正是她痛苦不安的根源。相比之下,克莱莎.沃恩的情绪崩溃则并非是受到男权社会压迫的缘故,而是对前男友的恋旧情结使她不能充分享受当下的时光,并且前男友的轻生使她对生死意义产生困惑。她并没有遭遇社会规范给她带来的束缚,说明那时候的女性更可能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另外值得提及的是,克莱莎的故事也没有脱离贯穿影片始终有关女性生存境遇的主题,她失落之时的反思即是女性在精神困境中加深对生命意义认识的一例。

《时时刻刻》剧照 (图片来自互联网)

2. 自我意识:认识并应对自我的分裂

自我意识是哲学史上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与人如何认识自己这一古老话题相关。这里选取拉康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作为分析依据。拉康重视他者在自我意识塑造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自我意识的存在必须建立在被另一个自我意识认可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们在看自己的时候是以他者的眼睛来看自己,如果没有作为他者的形象人们就不能看到自己。按照这一逻辑,弗吉尼亚.伍尔夫认识的自我便是周围的人眼中的她,莱纳德与耐莉等人看到的弗吉尼亚是脾气古怪的病人、爱胡思乱想的文学家,也是不够称职的女主人,这一形象不能令弗吉尼亚满意,她感觉在写作世界中驰骋的真实自我并不是这样的,理想的自我也与他人的看法有很大出入。既然她想要的认可无法从身边的人身上得到,她就通过写作来创造一个能理解她的他者,来建构更为理想的自身的存在。于是她会将自我部分投射到小说人物身上,借小说中角色之思想、言行表达个人的困惑或领悟。就像女作家的妹妹娜莎所评论的那样,即“伍尔夫拥有另一个世界,就是她的小说世界”,可以说她也拥有两个自我——现实中别人眼中的自我,还有凭小说建构出来的作家的自我。以《达洛维夫人》为例,小说中女主角的意识流映射了伍尔夫的心路历程,她们都曾对活下去的意义产生过怀疑。本觉得活着没意思的达洛维夫人,在派对上听到塞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羡慕他有勇气获得自我解脱的同时,又意识到其自杀对周围世界影响并不大——世界照样正常运转,所以总体上这件事情让达洛维夫人看到轻生的价值没有那么大。作家伍尔夫一生也数次尝试过自杀,但更多时候她试着克服精神问题,通过写作彰显自己生命的价值。不同于小说中达洛维夫人放弃自杀的选择,伍尔夫在生命的最后结果自己的性命,说到底还是由于活着的时候她感觉自我是被压迫和控制的,即便是求助于写作的世界也没有很好地让她拥有理想的自我。

对于劳拉.布朗来说,她真正的自我告诉她只有逃出家门才能自由生活、广泛阅读;然而她应然的自我却命她必须像很多当时许多其他女性一样做完美的家庭主妇,事实上,贤妻良母就是外人劳拉的评价,在离家出走前她的所作所为无可条挑剔。这两种对抗的自我意识或自我形象造成了劳拉的自我分裂,导致她遭遇了身份危机。她渴盼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反差太大,以至于面对老公和孩子的她像一个女演员,待在家中就像身处牢笼般令她窒息,带来空虚和悲哀感。劳拉最终做出抛弃家人这一反传统、不道义的选择,表明她更倾向于去做理想的自我或实现真正的自我,对她而言这比担当责任和保持名声更为重要。劳拉的另一重身份危机由对自己同性恋倾向的羞愧与内疚导致,她其实强烈认同那时社会对性少数取向的排斥,电影中劳拉几乎就是在亲吻基蒂之后即进入情绪崩溃的状态,暗示同性恋问题是她对个人身份产生怀疑的一个根源。

克莱莎受同性恋问题的困扰则轻微得多,一方面因为她生活的时代、身处的社会对性少数群体更包容,外界能够接受她有同性伴侣的事实,另一方面是她自己对此心安理得,看重人与人的感情而不计较性别差异,对同性恋和双性恋保持开放的态度。克莱莎的痛苦在于放不下一段一去不复返的往事,对这段故事中前男友理查德还保有依恋,而理查德的自杀及他的临终话别使她感到天旋地转——理查德说自己一直苟且活着只是为了让克莱莎满意,还提到多少年来克莱莎为了照顾自己生活受了影响,希望他死了之后克莱莎就能更多考虑自己,在跳窗前真挚总结说他们度过了最幸福的时光。克莱莎在震惊之余,从理查德的临别寄语中得到继续好好生活的动力,像达洛维夫人一样从别人的自杀中悟得生命的意义。与另外两位女主角不同,克莱莎没有遭遇理想中的自我和别人眼中的自我相矛盾的自我分裂,她也有身份认同以及身份转换的危机:她曾经是理查德的女朋友,后来是义务照顾他的护工,同时又也有另外的感情生活,有同性恋伴侣和女儿陪伴;尽管后一种情感关系是她生活的核心,但她最念念不忘与前男友理查德在一起的日子,在处理同性恋和异性恋关系、在不同角色之间互换跳转,以及区分过往和现在这些问题上遇到一定困难。

3. 双性同体:双性恋普遍存在的解释

双性同体指的是一个人身上兼备男女两种性别的特质。双性同体思想在坎宁安的《时时刻刻》和同名电影中都有体现,主要表现为生活在三个时空的女主角共同的双性恋倾向。电影中女性之间的吻出现了几次,包括弗吉尼亚亲吻妹妹娜沙,劳拉亲吻好朋友基蒂,克拉沙亲吻同性伴侣萨利,这样画面的反复出现说明作者和导演想要表达某种讯息——女性对同性的需求或者说欲望可以是普遍的,这可以被解释为女性对拥有男性气质的向往,期待通过同性恋求得性别缺憾的补偿;然而这种人类情感长期得不到社会主流承认,而处于被排斥的边缘地带,同性恋很长时间内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同性恋者对自己的自然欲望感到惭愧,尤其是给女同性恋或双性恋者造成很大负担,这是为电影的编导所批判的。的确,这部电影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彻头彻尾的同性恋的盛宴,但电影制片人并未试图将同性之爱正常化,相反,影片中相关人物不同程度上因这一身份感到困扰甚至煎熬。

《时时刻刻》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03

小结

《时时刻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电影叙事围绕她构思和写作《达洛维夫人》展开,这是整部电影三段故事中最凸显、最重要的一段,因为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劳拉和克莱莎命运的每一次转折,都发生在弗吉尼亚对《达洛维夫人》的改写之后,就好像劳拉和克莱莎是弗吉尼亚笔下的人物,暗示前两者与达洛维夫人这一角色的关联;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弗吉尼亚的旁白,也是弗吉尼亚做出自杀决定的画面,可以体现出她身份地位的特殊性。

电影通过对比生活在20世纪三个不同时空的女性各自一天的表现,诠释了三个时代缩影下三位女性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死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生死抉择的挣扎。考虑到电影文本及其互文性,结合文学或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说,从伍尔夫到坎宁安再到该电影的制作人,妇女逐渐从父权制度下对于女性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在探索真正的自我、身份和主体性之路上不断有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国春玲.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D]. 长春:东北师范安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2014.

[2] 刘文.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 2006, (07): 24-27.

[3] 刘莎. 文本交织中的主题变奏:《达洛维夫人》、《时时刻刻》及其同名电影的互文叙事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 2013.

[4] 王丽莉.解读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J].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06): 84-89.

[5] 周燕.从女性主义到双性同体——《时时刻刻》对《达洛维夫人》的批判继承[D].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9.

(本文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与文化研究》2021年度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 | 冯萱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0年,新青年网站电影夜航船出发,那是盗版DVD、电影BBS的时代。

2019年,新青年电影夜航船再度出发,期待用电影来思考人生与社会。

电影不是特殊的文化趣味,也不是喂养观众的廉价鸡汤。电影是一份邀请,一次聚集,一次分享,一种无名的大众对未来的探险。欢迎朋友们重新登船!

原标题:《锐评 | 《时时刻刻》:文本关联与性别研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