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印度大学生的学业表现?
原创 侯利明、刘珈彤 定量群学
Sharique H. and B.S. Surendrakumar, The Mechanics of Social Capit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n Indian Colle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3. 78(6): p. 1009-1032.
文章导读:在大学中,同伴效应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同伴效应更多是一种间接机制还是直接机制?相似种姓是否强化同伴效应?室友、朋友、学习伙伴这些同伴类型的效应孰强孰弱?同伴效应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本研究运用印度一所大学的学生数据集对上述问题一一回应。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大学场域中,同伴是大学生群体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本。关于同伴究竟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以下四个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既有研究对于“同伴效应是否存在”这一问题有所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该效应存在,一部分学者认为该效应不存在,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同伴效应很微弱或仅存在于部分学生群体之中。
第二,同伴效应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总结了两大机制,其一为间接机制,即同伴通过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等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业表现,这彰显着同伴的榜样引领作用;其二为直接机制,即同伴所拥有的特定资源会直接帮助个体解决某些具体的学习问题,该机制强调了关系双方互动过程中的资源传递性。尽管这两种机制均预示着个体与其同伴在学业表现上的正相关,但是具体哪一种机制占主导地位仍无定论。
第三,同伴包含多元类型,不同类型所产生的效应孰强孰弱,学界还未对此作出充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研究发现了社会相似性会影响人们的互动行为,相似性高的关系双方联系性会更强。在印度背景下,种姓造成的社会区隔效应很强,不同种姓群体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行为上的差异明显。因此十分有必要检验相似种姓是否会强化同伴效应。此外,互动频繁的朋友、学习伙伴也可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发挥同伴效应。一方面,朋友或学习伙伴作为强关系者,他们会在个体出现学习难题或困扰时主动提供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彼此更加亲密,他们在习惯、态度和学习方向上也相互影响,个体也会更在意这些亲密伙伴对自己的看法,愿意做出符合亲密伙伴期望的行为。
第四,“同伴效应可以持续多长时间”这一问题也没有定论。同伴效应的直接机制预示着,如果一个学生和其同伴不再频繁互动,同伴效应就会下降。同伴效应的间接机制则推导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果学生已经内化了同伴的规范,那么即便他不再与同伴频繁互动,也会持续获得更高的学业表现水平;但是,就个体的抱负与期望受同伴的短暂影响而言,当学生经常观察他的同伴时,同伴效应的作用最强,反之则减弱,这意味着同伴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二、研究假设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1:室友的学习能力强,则大学生的学业表现会更好。
假设2(机制检验):当学生的目标与其室友的资源相匹配时,室友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假设3(同伴类型检验):相比不同种姓的室友,同种姓室友的学习能力对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影响更大。
假设4a(同伴类型检验):朋友和学习伙伴的学业成绩会调节(mediated)室友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假设4b(同伴类型检验):相比弱关系的朋友和学习伙伴,强关系的朋友和学习伙伴的学业成绩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
假设5(同伴效应持续性检验):大学生一年级时的室友的学习能力将继续影响该学生二年级时的学业表现。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1)数据
本研究使用了印度一所工程大学的学生数据集,共包含2122名大学生。他们是该学校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在大学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开始,他们都被学校随机分配到了不同宿舍之中。在第一学年的第三周,学生们被调查了他们在大学里的社交网络情况,此时他们已经在宿舍里居住并且上了一段时间的课,还未经历考试。调查要求他们分别列出自己的朋友和学习伙伴,每个类别最多可列12人。作者匹配了83%(N=1755)的调查数据。平均而言,一个学生有23名室友,有6.78个朋友和5.45个学习伙伴。
该数据集包含了所有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接受摸底考试的学业成绩、进入大学后的多期学业成绩、学生的种姓背景,以及朋友和学习伙伴的上述信息。
(2)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学业表现。具体包括两类指标:入学前学业表现指标和入学后学业表现指标。其中,入学前的学业表现由摸底考试的总成绩、数学分数、和社会科学分数所反映。入学后的学业表现分别由三个时间点(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结束时)的总成绩反映。为了检验资源匹配假设,作者还将第二学期的科学分数、数学分数和英语分数纳入分析之中。
本研究的第一个自变量为目标学生的室友在入学前的平均学业表现,具体包括室友的平均总成绩、数学分数和社会科学分数。第二、三个自变量为同种姓室友和不同种姓室友在入学前的平均总成绩。第四、五个自变量为强关系朋友和弱关系朋友的入学前平均总成绩。第六、七个自变量为强关系学习伙伴和弱关系学习伙伴的入学前平均总成绩。强弱关系的划分方式为,两个学生中至少有一个学生认为另一个学生是朋友或学习伙伴,那么他们之间为弱关系;如果两个学生彼此都认为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或学习伙伴,那么他们之间为强关系。
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包括性别、种姓类别、高中学校性质、区域。
(3)方法
为了更加准确地识别出同伴效应的因果性,本研究采取了以下两个方法进行处理:其一,室友的随机分配性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随机分配的自然实验,从而解决了选择性偏误问题;其二,为了解决学生及其同伴相互影响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了同伴在入学前的学业成绩作为自变量。
另外,为了分解出同伴效应中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作者提出了资源匹配法,即室友某方面的学习能力是否与目标学生正在学习的科目之间匹配,匹配了则说明同伴效应是一种直接效应;不完全匹配则说明同伴不仅提供了资源还影响了目标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同伴效应是一种间接效应。
四、结果
(一)室友效应是否存在?
表2显示了室友的入学前总成绩对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的回归结果。前三个模型显示,室友的入学前总成绩都显著地正向预测了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假设 1被验证。模型(4)中加入了室友和目标学生入学前总成绩的交互项,结果不显著,意味着室友效应对所有学业表现水平的学生都是重要的,从而为假设 1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资源匹配:室友效应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
表3检验了室友效应是否表现为室友与目标学生之间的资源匹配。结果显示:其一,室友入学前的数学分数高,那么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数学和科学分数将更高,但对英语方面没有显著影响。其二,室友入学前的社会科学分数高,对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数学和英语分数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科学分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室友效应更多表现为一种资源匹配。假设2在一定程度上被支持。
(三)室友的种姓会有不同的影响吗?
表4检验了室友的种姓是否影响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结果显示,不论室友与自己的种姓是否相同,室友入学前的总成绩对自己第二学期的总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系数基本相似。模型(4)加入了其他种姓室友的数量,但基本不影响结果。进一步对同种姓和异种姓同伴这两个变量进行F检验,没有发现显著差异。因此,假设 3不成立,即种姓相同与否不会对同伴效应产生差异性影响。
(四)室友效应实际上是朋友或者学习伙伴的效应吗?
为了检验朋友和学习伙伴的效应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与室友效应区分开来,作者首先分析了目标学生入学前的总成绩与室友、朋友和学习伙伴的入学前总成绩的相关性。其中,目标学生与室友的相关性不存在,而与朋友和学习伙伴(无论关系强或弱)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学生一般选择与自己学业能力相当的人作为朋友和学习伙伴。
表5考察了朋友入学前的总成绩对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学生自己和其室友的入学前总成绩后,朋友(无论关系强或弱)对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没有独立影响。但作者并不认为友谊效应不存在,因为朋友间相似的学业水平很可能掩盖了朋友效应。
表6检验了学习伙伴入学前的总成绩是否会影响目标学生第二学期的总成绩。结果显示,强关系学习伙伴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影响,但随着目标学生和室友入学前总成绩的分别加入,强关系学习伙伴的影响效应下降了。但弱关系学习伙伴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假设4a和4b被部分支持。
(五)室友效应会持续多久?
利用关于学生表现的纵向数据,表7检验了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期的室友是否会对其学业表现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前两个模型的结果显示,对于目标学生第三学期的总成绩来说,入学前的总成绩排在前20%的室友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入学前的总成绩排在后20%的室友则没有显著影响;后两个模型说明,对于目标学生第四学期总成绩来说,室友入学前的总成绩排名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结果有限地支持了假设5,即同伴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而且主要是学业表现较好的同伴在起作用。
五、结论
1. 同伴效应是存在的。随机分配的室友对大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业表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同伴效应是一种直接效应,即室友提供直接的资源去解决大学生相对应的问题。
3. 同伴的种姓并不影响同伴效应的发挥。社会相似性并没有加强同伴效应。
4. 室友之外的其他同伴类型——朋友和学习伙伴的独立效应并未得到验证。
5. 同伴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在下降。学业表现较好的室友的纵向影响更强。
六、编者的话
据作者所说,本研究是在印度大学中首次展开的同伴效应研究,也是少有的通过准自然实验来检验社会资本的研究之一。本文结果有力证明了同伴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是影响印度大学生教育获得的重要因素。
在文中,作者不仅验证了同伴效应的存在,还首次提出了“资源匹配法”来检验同伴效应的具体运作机制,发现了同伴效应更多表现为一种基于资源传递的直接效应。这提示我们可以关注大学生多样化的发展目标与同伴的多类型资源之间的匹配程度。另外,同伴效应具有跨越种族身份的稳健性,未来学者还可进一步关注同伴效应是否具有阶层跨越性。
本文还检验了多元化的同伴类型效应,发现室友的同伴效应更加明显,而自主选择的朋友及学习伙伴的独立影响作用并不存在。由于学生的社会关系具有动态性,未来研究需关注社会资本的动态变化如何影响教育获得的问题,在一段更长的时间内观察同伴群体的变化,描述各种同伴的关系性质、内容及其对学业表现等结果的影响。
作者|侯利明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刘珈彤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原标题:《社会资本影响印度大学生学业表现的机制分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