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台州乡村行记(上):两万“新乡贤”扶村,以人为媒联通城乡

澎湃新闻记者 张军
2017-11-08 08:52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编者按】

澎湃新闻今天推出一组两篇关于浙江台州“新乡贤”的报道。

乡贤,即故土的贤者。古之乡贤,多为有功名、官职而退居乡里者。凭借自身的威望和感召力,他们教化风气,传承文脉,稳定社会秩序,引领公共事务,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时光流转不停。发于斯、别于斯、又归于斯——乡贤的人生轨迹在原乡闭合,其德行和才能则沟通着城乡、代际、庙堂与乡野,循环作育,生生不息。

时代推陈出新。浙江台州市以品德、才干为乡人推崇的本土精英,离乡求学、从政、经商而心系故里的外出精英,以及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为主体,培育全方位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文化引领的民间贤才,目前已有1.9万多名“新乡贤”与村结对帮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农村是传统中国的根系,同时也是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最为沉重的部分;而乡贤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人的媒介,以其品行和资源优势、视野优势,为乡村的繁荣与善治注入了内驱力——这是我们看来台州乡贤“遍地英雄下夕烟”之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一百多个村民浩浩荡荡地去著名的宁波滕头村参观取经,没想到,在滕头的宾馆住了一晚,出了洋相。

早上起来,几十个人在餐厅围着村干部问:你们晚上有没有被子盖?我们没有的,抱着两只手躺了一晚上,都冻感冒了,宾馆要赔!

村干部进房间一看:被子好好地在床上,裹着席梦思。

很多人以为,既然出了房费,房间里的枕套、毛巾、手电筒就归自己了,统统带走。

村干部一个一个地要回来,退房退了两个钟头。

回程的车上,大家聊天。一个说:洗澡水太烫,只能每次用手接一点点泼在身上。

另一个接话:你运气还好,我房间的水太冷,是把毛巾打湿了擦的……

这是2008年11月间的事。就是这些村民,如今打理着后岸这个“中国乡居4A级景区”,全村348户,150户从事乡村旅游相关行业,办“农家乐”的有75户、床位2000个,村里的停车场有6个。

从“不会住宾馆”到在家开“宾馆”赚钱,中间隔着一个在外闯荡多年后回村的乡贤陈文云。

乡贤:作为人的媒介

台州多山。距天台县城35公里的后岸村有几百亩石矿资源和采石传统。1990年代,“打石头”成为大部分村民家庭的主要生计,有人当小矿主,有的农户全家总动员,男人打石板、女人装石板。

但露天采矿有一大祸害:粉尘污染。那个时候,在村口的公路一转弯,就看见整个村白茫茫的一片。开始坑口挖得浅,后来挖到一百多米,井下不通风,粉尘都被吸进作业者的肺里。因罹患石肺病,村里已有几十人去世。

2008年,回村的陈文云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配合环保部门停了石矿、封了矿口。

2017年深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原址看到:一片片青石板层层堆叠,一人多高的钨钢切割轮锈成了褐色,坑洞四壁如刀削一般直上直下,积水过半,已成深潭。

向晚的风吹来。一只采石者遗留的手套五指张开,像在抓取,又像是求助。

后岸村被废弃的石矿。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图

“采矿”,曾被担任过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主席的大卫·利连索尔用来指代该区域以往粗放的棉花种植方法:一块地里种上几年棉花,养分被摄尽,无法再种作物,如同采矿,将地下的资源挖光,这块地也没了用处。更甚的是,地表因地力衰竭、不长作物而裸露,大雨过后留不住水分,反而被水流冲刷、瓦解,裹挟而去。

利连索尔因为以“将自然视作一个整体”的理念,对落后的田纳西河流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而著名。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以利连索尔的譬喻类比社会现象:“还得把‘土地复原’的概念扩大成‘乡土复员’,除非(中国)乡土社会的人才能培养、保留、应用,地方性的建设是没有基础的,而一切建设计划又必然要得到地方的支持”;“无论是人才还是物资,取之于一乡的回之于一乡,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必须有个循环,采矿式的消耗终有枯竭的时候。”

这篇论文写在多年以前,但现实意义仍存。随着精英离乡和大量优质劳动力外出,农村人才断层,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这是横在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之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2.8亿元,在全国所有设区市中列第48位,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培育乡村建设、治理的民间人才队伍,台州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群体——新乡贤。“他们情系故土,对传统文化和乡村很熟悉,又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台州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祥地,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

在台州的语境中,“新乡贤”包括品德、才干为乡人推崇的本土精英,离乡求学、从政、经商而心系故土的外出精英,以及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当地正在开展的“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其广度、深度、官方推进力度为国内罕见:

从散落式帮扶走向全覆盖帮扶,到今年上半年,共有19520名乡贤与村结对,覆盖所有乡镇、街道。

从捐资、扶贫走向全方位参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文化引领,以道德育村、以项目扶村、以文化治村,如仙居县今年村组织换届,400多名乡贤返乡竞选村官,有237名乡贤、能人当选“村两委”干部。

从个体自发回归走向全面制度化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利用春节、清明等节点召开部署会、座谈会,县、镇、村三级建立乡贤数据库、项目库,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乡贤会、乡贤基金、乡贤顾问团等。

中国,正在穿越“历史的三峡”,实现伟大的复兴。

农村,是传统中国的根系,同时也是向现代社会转型最为沉重的部分。

乡贤,既是本乡本土道德力量和文化修养的典范,又最具“资源”和“视野”优势,是新观念、资本、信息、技术的载体。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人的媒介,他们正为台州乡村的振兴注入内驱力。

火种:村民从“不会住宾馆”到开“宾馆”致富

陈文云是土生土长的天台县后岸村人,与多数村民不同的是,他一直“在路上”:先在村里开手扶拖拉机,然后开货车跑运输、买中巴搞客运,1990年代中期进县城做生意,2004年起在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地经营足浴加盟店。

2007年,村里七八个同龄人、四位老人分两拨找到陈文云,说村里人知道打石头是“拿命换钱”,但又找不到好的营生,他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广,想请他回村当领头的。

年底,37岁的陈文云回到后岸。

办农家乐,并不是他此时的腹案——新官上任,他先是停了石矿,接着就和村干部去江苏、上海、广东找对接企业,把400多名村民送出去打工。

“回村以后,南京、杭州、台州的不少朋友来看我,但接待起来很不方便,买菜要到六公里外的街头镇,晚上也没地方睡觉,又要去镇上。”陈文云告诉澎湃新闻:“我去过宁波、苏州、杭州、湖州好些地方的农家乐,就想:我们后岸也可以做啊。”

规划很快完成了——发动村民集资370万元,用7亩滩涂地建村办农家乐。但开会一讨论,“村两委”不少人反对:过路的小车一天还不到十辆,怎么会有生意?投资这么大,亏了就是雪上加霜啊!

屏风状巨岩“十里铁甲龙”是后岸村的标志。  后岸村 供图

天台县因天台山得名,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和合文化”发源地,《徐霞客游记》开篇说的就是天台山。后岸村有山林3200多亩,屏风状巨岩“十里铁甲龙”横卧,天台的母亲河始丰溪蜿蜒,“和合二仙”之一的唐代白话诗人寒山子在村前的寒岩洞隐居数十载,遗篇流传至今——办农家乐,后岸也许只缺一粒火种。

说服了村两委,又开村民代表大会,38个村民代表只有一票同意——陈文云的母亲。

再次开会,陈文云提出和村里签合同:370万由我出,赚了还我、不计利息,亏了算我的;7亩滩涂地当时的使用权转让价是每亩3.5万元,以双倍计价,另出49万押金。

37票同意,陈文云母亲一票反对。反对无效。

2010年2月,农历己丑年除夕,村办农家乐营业,做的都是本村和村民家来客的生意,二十天后盘账,赚了7万。

“农民最缺的是眼光、见识,要把外面的世界带进村里,让他们接受、认可。”陈文云说,从2008年到现在,后岸村每年外出考察的费用不少于5万元,最多的一年28万,除了少数老者,所有人都出去灵过市面,对村里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2008年第一次去滕头村,大家很高兴,说这个村长好,以前的村长从来没带我们出去旅游,结果出了‘不会住宾馆’的洋相。现在再出去,他们说:我们是考察,不是旅游!”

村集体办的农家乐立住了,村民个人的劲头就起来了。至今,后岸村已开出五批村民农家乐。

农村是熟人社会,不拘小节、不讲客套,和城里人打交道,怎么提升服务品质?后岸从“问好”抓起。村里召集经营户开会,每户一人,围坐两圈,从陈文云开始,每个人站起来,对下一个人说“你好”。“如果村民看见陌生人都能问声好,说不定他就会是回头客。”他说。

每家经营户还要有讲解员。陈文云和村民讲:说好100元一天包吃住,你把客人的菜烧好、房间整理干净,就以为没事了——这是小农意识;还能带着客人在村前村后转一转,介绍一下后岸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这是品牌意识。

每到节假日,后岸村游人如织,陈文云(着红衣者)等村干部都会在村里巡查。  后岸村 供图

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使后岸的村集体收入从关停石矿后的几乎为零增加到2016年的320万元,人均年收入由6000元增加到4万元,几年前送出去打工的村民大都已回村。53岁的陈逢山14岁开始打石头,右眼因铁钎碎片溅入而失明,2011年起经营农家乐,目前每年毛收入20多万。

澎湃新闻在村里了解到,后岸的回头客很多,来得最勤的一年有五六次,还带来亲友。

对城里人来说,农家乐的吸引力在于无数像后岸这样的乡村有一种隐逸、超然和本真,他们在这里踏上了日常生活的彼岸。

而同时,后岸村370万元的农家乐初始投资来自于陈文云在城市的经营所得;第一批村民农家乐开张前夕,稳定的客源尚未落实,陈文云带着大伙到邻县取经,从收集来的名片中发现客源大多由上海的旅行社组织而来,再派人去上海,想尽办法与旅行社挂上了钩——不难观察到,或隐或显,后岸村一次次地通过乡贤这个节点,向城市,或者比后岸更接近城市的所在汲取资源,为自己赋予新的能量。

文化冲击波:公益图书馆让家乡子弟“打开脑门”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章瑾冒出回老家办公益图书馆的念头,就是在2011年10月一次从香港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        

她是台州三门县人,2003年重庆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剑桥大学求学,此后在香港从事地产、投资银行业务,2016年返回内地。

去重庆,是她第一次离开三门;到英国,是她第一次走出国门。

“一离开自己的小县城,就感受到文化冲击。”她说,“在重大,讶异于身边的同学懂得这么多:摄影、演讲、舞蹈,有些人那么早就知道做志愿者。在英国,发现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选的专业和我一样:金融、财会,好像与功利近些;而英国的有钱人更期待孩子学文学、艺术、地理,好像与‘无用’近些。”

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它如日月、江河般无言地展开,构成了生活内涵及其背景。浸泡其中的人们习焉不察,但在变化和转折关头却会鲜明地感受到冲突甚至“文化休克”,仿佛自己成了一个“陌生人”——比如,被抛入异国他乡。

而在外多年回到三门,章瑾再次感受到“冲击”。在今年8月台州市的一次TED大会上,她与大家分享了这一经历。

章瑾。 有为图书馆 供图

2011年7月,有个她认识的男孩高考结束,向她请教如何填报志愿。

“我问他想学什么专业?他说不知道。去哪个城市?他说没想过。以后做什么工作?‘妈妈说了算’。”章瑾说,“我感到震惊,就像看到了18岁的自己——从没离开过三门,对未来没有想法,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家里人说学英语以后找工作方便,就报了英语专业。现在,那个男孩已经毕业了,父母给他在银行找了份工作,但他觉得没意思,也不知道什么工作有意思,我大概能看到他十年后的样子。”

“我们三门一些父母为子女设计的‘完美人生’是这样的:读书的时候,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另外都不要去想。大学毕业了,在台州或者三门找一个‘铁饭碗’,25岁去相亲,二十六七岁结婚生子,30岁生完二胎。然后,你的人生就完美了,可以去打麻将、去玩,因为这个时候学习已经跟你无关了,你可以和自己的孩子讲:你是学生,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管……”

“我觉得,这样真的挺可怕。”章瑾说。

有学者指出,农本社会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主要通过常识、习惯、风俗、传统等一套给定的、自在的规则运行。它有效而且经济,人们照此办理即可,不需要思索,也没有困惑。一个完全依靠经验运转的日常生活世界,必然是狭窄、封闭的天然共同体。

而现代化,既体现在经济起飞、技术发展、体制完善,也包含以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等为内涵的人自身的现代化,由以习惯、特殊情感为基础的约定俗成的非理性行为向工具合理性行为、价值合理性行为转变。

章瑾说,由于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的差距,农村、县城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存在着明显的自我认知差异,“我们想在家乡做一些改变,通过大量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人,参与激发思考、开拓视野的活动,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填志愿男孩”身上看到“从前的自己”的那年底,章瑾回三门,借用家里的400平方米仓库作场地,和几个同学、朋友筹办图书馆。2012年6月,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有为图书馆在县城开张。

目前,“有为”藏书近2万册,年流通率120%。三门县城人口8万,对其中的孩子来说,免费借阅的图书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个奇异花园。

除了书籍,从三岁开始的早期阅读习惯培养,到针对1~9年级学生的素养课程,再到拓展人生面向的“真人图书馆”、“博雅乡村”,“有为”每年还要开展20多项共计200多场免费活动。“真人图书馆”把人当作一本书来“阅读”,邀请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法官、骑行大叔、与儿子比赛写作文的爸爸等人士分享特别的经历;“博雅乡村”是与美国一所大学合作,大学生每年来三门为孩子做一个月的外教,讲世界地理、各国文化……

有读者在图书馆的椅子腿上垫上网球,以免与地面刮擦发出噪音。 有为图书馆 供图

在“有为”二楼阅览室,澎湃新闻发现很多椅子的四条腿上嵌着网球——今年5月,读者韩琪在这里发现一些椅子腿的软垫掉了,入座、起身时会与地面刮擦,发出噪音,爱打网球的他灵机一动,找来二三十个旧网球垫上。

不久,小学生曹洋铭在参加“去远方”夏令营时注意到这些椅子,了解原委后向妈妈要了几十个旧网球,送到馆里。

“有为”是浙江省第一家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公益图书馆。在这里,爱被注脚,爱在接力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图书馆年初搬进1200平方米的免租金场地,通过接受社会捐助及政府补贴,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4月,章瑾受邀赴美,在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年会“农村教育”模块以“一座图书馆,改变一座城”为题发表演讲:“十年、二十年,‘有为’都会在这里,让老家的孩子通过阅读去认识世界,成长得比我更自信、从容。”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