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蓝厅话竹 | 世界遗产 中国竹韵(九)——苏州园林
原创 INBAR 国际竹藤组织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世界遗产委员会如是说。
明清园林继承唐宋的传统,无论在造园艺术和技术方面都达到了十分成熟的境地,逐渐形成地方风格,突出表现为竹子的成功运用。四季长青,婵娟潇然,君子风范的修竹,恰好体现了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的风格和意境。
《园冶》和《长物志》是中国古代著名造园著作,作者计成和文震亨恰巧都是明末苏州人。《园冶》总结出“竹坞寻幽”“结茅竹里”“移竹当窗”“梅饶屋,余种竹”“竹里通幽”“编篱种竹”“寻幽移竹”等艺术创作手法。《长物志》也说“种竹宜筑土为垅”“俨如万竹林中人也”“否则辟地数亩”“竹下不留纤尘片叶”“粉筋斑紫,四种俱可”“庭中平植,一帯墙头,直立数竿”种竹有“疏种”“密种”“浅种”“深种”之法等。这些以竹造景的论述,对明清特别是苏州园林产生了极大影响。
△ 拙政园一角
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从明•文征明《拙政园图》看,倚玉轩旁多美竹,“志清处”背负修竹,“净深亭”修竹环匝,湘筠坞修竹连亘,竹涧美竹千挺。或许,当年的园主明•王献臣就是通过竹景等园林艺术来表达他不得志,借竹景以抒发对朝政不满之情,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君子品德。归田园现已归并拙政园,园中也多处植竹为景。曾经的园主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记》称,园中“竹木蒙密”“梅之外有竹,竹邻僧庐,旦暮梵声从竹中来”,兰雪堂以西“梧桐参差,竹木交映”,幽悦亭北折“有屋半楹,四望皆竹,是为竹郵”,想香径“梅竹夹道”。
△ 拙政园的竹
沧浪亭,以竹景取胜。园主宋•苏舜钦《沧浪亭记》说,其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方寸之间,达到了竹我合一、天人和谐的意境。翠玲珑为宋•韩世忠说建,意取苏舜钦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名。周围植翠竹无数,室内家俱以竹节纹饰,对联取自唐•上官昭容“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诗句。
走进网师园,竹外一枝轩景点新竹葱翠,掩映建筑,与松、竹、梅构成三友图,淡雅谧静,景名取苏东坡“竹外一枝斜更好”诗意。殿春簃芭蕉翠竹倚窗而栽,是植竹置石的园林小品。集虚斋到月洞门处植丛竹两丛,取《庄子》中的“惟道集虚,心斋也”意境,以竹象征心中澄澈明朗“虚”的境界,“心斋”是养心之所。“竹松承茂”门额,以竹象征子孙兴旺之意。
△ 网师园
狮子林,为元代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中峰和尚而建。园中修竹阁、立雪堂等都以竹命名,寓意“万竿绿玉绕僧房”。元•倪云林曾为之作《狮子林图卷》,翠竹、秋山、寒林、寺居等景观清晰可见。狮子林的由来也与竹有关,元著名史学家欧阳玄曾说:“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有状如狻猊者,故名狮子林”。
△ 狮子林
环秀山庄,有四时潇洒亭、玉延亭等竹景。玉延亭行书跋文称:“主人友竹不俗,竹伴玉人不孤。万竿戛玉,一笠延秋,洒然清风。”园主不愧友竹之人,静坐竹畔,聆听风摇翠竹,宛如龙吟凤鸣好似洒然清风,心旷神怡。四时潇洒亭取宋《宣和画谱》中的“宋宗室令庇,善画墨竹,凡落笔潇洒可爱”句意。亭位于竹林之旁,借竹寓其清高之意。此外,岁寒草庐、碧梧栖凤、留客处也都配置竹景。
留园中亦不二亭、伫云庵、参禅处是园主参禅学道之处,都植有翠竹一片,借竹为禅理的意象。艺圃也多处植竹,有“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之胜。耦园的筠廊以竹为名,故丛竹翠碧。
文字丨蓝晓光 图片丨网络 编辑丨朗润
原标题:《蓝厅话竹 | 世界遗产 中国竹韵(九)——苏州园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