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师聚临港,探讨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方向
11月4日,“当建筑对话公共空间”国际论坛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临港联合展在临港新城开幕。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袁烽主持设计的 “云亭”之下,阳光灿烂,透过3D打印的结构性能化展亭,在草坪上投下一个个网格,2017年普里兹克奖获得者Carme Pigem,美国MIT建筑系前主任、普里兹克奖评委中首张中国面孔张永和等国际大师在此展开对话。
建筑师张永和,半卧在“云亭”之下。
李翔宁:城市空间不只是纯建筑学意义的设计
本次联合展由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上海展博置业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探讨临港新城未来的公共空间发展方向。
作为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策展人,李翔宁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城市空间不只是纯建筑学意义的设计,还担负着社会教化的功能。人们在这个空间内会注意自己的举止、修养,同时也促进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
李翔宁认为,相比其他中国城市,上海城市空间比较丰富,既有非常“高大上”的5A级写字楼,也有老法租界低矮尺度的花园洋房。
“如果说再往前走一步的话,首先是文化设施不足,跟纽约、巴黎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过去上海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是非常匮乏的,所以我们近年造了很多的美术馆、剧院,包括这次艺术季的主场馆以后也会作为艺术空间使用;其次,上海人习惯上去大型的市级的公共空间比较多,但身边的日常公共空间停留较少,街边的小店、小区的广场,这些在我们做城市规划的时候往往被忽略,所以我们提出了‘微更新’,比如用木头代替水泥,让周围的空间更温暖。”李翔宁说。
张永和:让人舒适是最合理的空间尺度
“当建筑对话公共空间”国际论坛以“未来城市空间的艺术打造”为主题,李翔宁邀请了多位国际建筑大师及艺术家集思广益,其中包括2017年普里兹克奖获得者Carme Pigem,以及国MIT建筑系前主任、普里兹克奖评委团首张中国面孔张永和。
此前张永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过中国城市“以宽为美”的问题,此次他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道:“其实问题不止在于宽,是我们对于量上的审美取向,包括多、大等等。说到空间,其实都是以人的身体为衡量标准,因为人就这么高,有些空间太大了实际上是不舒服的,会构成一些问题。”
张永和的父亲张开济,人称“设计了半个北京城”,他告诉记者,“我父亲是杭州人,早年在复旦中学读书,所以我对上海有基因上的亲近。”
初中毕业,张永和第一次来到上海,住在徐汇旧法租界的亲戚家,因此爱上了梧桐背后的房子,“上海浦西的老城区,房子的高度在3-5层,梧桐掩映,街道狭长。”张永和说,这就是“亲切人”的空间尺度。
柳亦春:滨江3.0属于公共艺术空间
被问到最喜欢的上海建筑,张永和说新建筑里龙美术馆非常不错。
龙美术馆的建筑师柳亦春,是“当建筑对话公共空间”论坛的嘉宾之一,和“云亭”设计者袁烽并列“同济八骏”。
柳亦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果把外滩当做滨江1.0、陆家嘴看作滨江2.0,龙美术馆所在的西岸就是滨江3.0版本。
“世博会后,上海老的工业遗存逐渐退场,那些仓储、码头如何改造为公共空间,也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探讨的主题。”
10月15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柳亦春的另一部作品——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揭幕,继在西岸将北票煤矿公司码头的煤漏斗进行保留之后,这位“改造大师”将筒仓内东侧的八个筒仓内壁拆除,并在外部以“Z”字型外挂扶梯连接。据李翔宁描述,夜晚站在外滩的高楼,亦能看到灯带环绕中的外挂扶梯,成为滨江的又一处风景。
“筒仓是滨江3.0在东岸的一个延伸,有点类似伦敦的南岸。”柳亦春表示,“西方的发达城市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在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过渡中,经历了类似的过程,都是把工业建筑转化为文化空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