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演员的诞生,或“电影脸”的毁灭

戴桃疆
2017-11-07 16:1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性格是喜剧的主要构成,而社会地位只是某种偶然的因素。”日后狄德罗又推翻了自己曾持有的这种观点,将社会地位视为决定一个人角色的首要因素,原因在于“人没办法对自己所担负的义务视而不见”。

当下话题感最强的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佐证了狄德罗前期观点的前半句话和后期的观点。

台上的竞演嘉宾和高座上的点评导师性格鲜明又各具特征,点评者的戏份其实比台上竞演者的戏份还要多、还要足,所有的演出片段都像是加了一点悲情意味的小品,整部节目看上去更像是小品竞技类综艺节目而非演技比拼。

在这些没有戏要给自己加戏、有戏更要给自己抢戏的演员中,章子怡又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那一位。

在点评阶段,章子怡能通过增强面部表情的夸张程度配合表达构成强烈的或是正向、或是负面的情绪,同时,她也能通过情绪的转换将所有和她相关不相关的话题引导到自己身上来,整个《演员的诞生》现场成了章子怡一个人的舞台,真正爱演的,就连在综艺节目里都不会放过做女主角的机会。

“导师”章子怡

章子怡能够拥有舞台核心的位置是因为她所拥有的社会地位。

她不是天资最高的一个,却称得上是最幸运的那一个。章子怡赶上了中国电影飞跃发展的一个时段,彼时电影的文化属性尚未完全被商品属性所取代,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仍然优先于电影票房作为评价电影成功与否的优先项,这让章子怡不同于当下依靠粉丝基数持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而中国的大片时代也在同一时期开启,在这些几乎称得上划时代意义的电影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又都有章子怡的一席之地。

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李安电影《卧虎藏龙》,到开启中国大片时代的《英雄》,再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的首部面向亚洲的美国电影《艺伎回忆录》……这些意义重大的电影使得章子怡成了中国影史上一张无法绕开的脸,无论内心是否承认章子怡的表演,都无法回避她的脸。

“强迫观看”也是构建权威感的一种手段,通过参与这些重要的电影、并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章子怡获得了一种无法复制也无法撼动的权威感。

当然,区别于那些刊登在国际时政刊物上的代表权力的脸,章子怡的脸是一张“电影脸”。

章子怡出演的部分电影

“电影脸”这个词为各种面向的写作所泛用之后,得到了观众群体的广泛认同,“电影脸”象征着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旨趣,一种区别于直播间里女主播同质化脸孔的容貌,同时也隐含着社会地位的象征。

韩国娱乐文化渗入国内娱乐文化之后,韩国娱乐产业内的“鄙视链”也悄然被移植进来,构建起一个“电影咖>电视咖>综艺咖”的阶梯形权力结构,一些由“电影咖”主演的电视剧也被视作电视剧高水准的标志。

像章子怡这样几乎没演过电视剧的标准“电影咖”在综艺节目中指点江山,对象大多数也都是长期出演电视剧或是正在朝电视行业发力的演员。

但是,事实上无论是“电影咖”也好,“电影脸”也罢,都是一个不复存在的伪概念。二十世纪上半叶,电影几乎垄断了所有媒体,但随着电视行业的崛起,电影被电视终结,曾经因电影垄断地位构筑起的“电影脸”概念也不复存在。

德国美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这样界定“电影脸”这一概念,“所谓电影脸并不是指某个特殊的电影镜头,而是如下事实:一张张面孔带着生命特有的感动和表情,直逼观众又忽而消失,除了在银幕上和漆黑的电影院里以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具有如此强大力量和暗示性的脸。在这里,观众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每个人都在独自感受图像的冲击。”

既然电影脸不指某个特殊的电影镜头,当然也不指某个人拥有的面孔。而随着媒体形式增多,媒介手段被滥用,“每个人都在独自受到图像的冲击”这一后果已经不局限于电影院这一特定场所,现实中的人都被男男女女的脸所包围,街头遍布大幅的广告、影视作品中全是特写镜头。

早期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将特写镜头视为“电影诗意”所在,是“电影中最独特的领域”。现在这种理论已经过时了,特写镜头既不诗意、也不具有特殊性。

即便特写镜头不再为电影的诗意提供寄居的处所,也不再构成电影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特质,对于电影本身而言,尤其是那些仍然有艺术追求和创作者表达的电影而言,特写镜头仍然构成叙事中那一个强化情感的感叹号,甚至是惊叹号。

电影《一代宗师》

作为为章子怡赢得广泛认同的重要角色,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中出现了“宫二”宫若梅大量的特写镜头,除了几场与男女主角相关的重要戏份,宫二火车站战马三的这场戏里,王家卫也在高速运动的动作场面中安排了许多章子怡脸部的特写镜头,这些只有一帧的面部特写夹杂在花式繁复的功夫招式里,构成了险象环生中的惊鸿一瞥。

比起那些道出经典台词的特写镜头,这些镜头或许并没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仍然可被观众的肉眼所察觉,强化观众对于人物面孔的印象——读过东野圭吾《神探伽利略》故事的朋友们,不难了解一帧的镜头对于观众的心理暗示作用。

电影《卧虎藏龙》剧照

电影中某个镜头动人、吸引人,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演员的一张脸和一个表情,镜头的吸引力是由电影镜头语言、构图、摄影等元素共同合力作用的结果。

盲目地将电影的成就归功于演员的一张脸和某种表情,甚至强求在与角色完全不相称的脸上实现表情的激化应用,甚至将之视为是孕育演员的“子宫”这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但《演员的诞生》这一档综艺正在这样做。

好的演员演的是人物的骨,而不是会皱眉头瞪眼的皮相,表演的最终目标是激发观众产生共鸣,使观众与人物产生共情。

《演员的诞生》表演的都是已有作品中的某个片段,没有空间给演员提供与观众形成共情的完整情绪链,比拼的只能是对面部肌肉控制的能力,以及现场给自己加戏的能力,控制得再得当、戏加得再细腻也成就不了“演员”,只能成就一款更加先进的表演机器。

更加糟糕的是,这款综艺有着相当糟糕的编剧能力和极度强烈的“吸睛”欲望,对于导师和竞演的演员来说都只有消耗和消费,与其说是“演员的诞生”不如说是一场场录播形式的“电影脸的毁灭”。摆脱角色设置,刻意追求夸张戏剧感的“用力过猛”,和面部肌肉僵死的扑克脸可移动口型模板,哪个更具毁灭性,这还真的说不定。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