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骑行上海之单车站②|路测停车设施简陋,停车难,取车难

〇筑设计
2017-11-07 15:0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2017年,〇筑设计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合作,以“CycleParking @Shanghai|上海单车站”为主题,以自行车停车作为切入点,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停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上海的自行车停车系统构想。本系列分为四篇,本篇将通过绘图与实地调研两种方法,具体分析当前上海自行车停车现状。

研究范围及数据选择

本研究的范围锁定在上海浦西七个中心城区(静安区、长宁区、徐汇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和普陀区),而在自行车停放类型上,选择了对城市公共空间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常见的路侧停车。研究团队根据百度地图信息(考虑到百度地图更新速度较快,城区内覆盖率高)对所有道路进行浏览记录,并绘制了日间路侧自行车停放地图。不仅包含了政府规划的自行车停放点(包括白线框和停车棚),也包含了未规划却在实际使用的自行车停放区域。根据绘图结果可以看出,未规划却有自行车停放的区域占所有停放点的1/3。

此外,2016年底激增的共享单车让城市的停车现状与街景地图记录有所差异,但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大部分共享单车依然汇集于已有的停车点(如地铁口、商场),并且其总数量仅占全市非机动车的6%。因此可以推断,街景所得的停放分布图可以代表市区内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

研究及分析方法

为了解各停放点的设施现况、运营时长及服务对象,团队对自行车停放点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绘图分析,《BICYCLE PARKING MANAUL》和《上海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中均提到,人流密集区会有大量自行车往来需设置停车站。因此围绕市区内六种人流密集的区域:地铁、商业办公、医院、学校、菜市场和公园,我们对其周边自行车停放点进行了分类,以此了解各停放点所服务的对象及运营时长。

六种对自行车最重要的功能及其停车时间(圆圈代表24小时)

第二部分为关于自行车停放点设施现况的实地调研。在参考《BYCYCLE PARKING MANAUL》中有关自行车停放点标准后,制定了一份雷达图,以是否配有停车架、停车区域可识别性、停放点易达性,是否安全(防盗)、是否影响人行、有无防护、有无照明和与主要建筑出入口距离,这八种因素为标准,沿重点道路(注:重点道路依据之前的研究《骑行上海|Cycling@Shanghai》中,规划的三层骑行网络道路,包括:最后一公里居民会骑行的主要道路,中心城区各办公通勤道路,以及沿着主要景观带的绿廊道路)对部分停车点进行调查,记录自行车停放点设施情况,并根据标准绘制雷达图。

停车设施评级图及列表

自行车停放点的分布

根据绘制的自行车停放分布图来看,上海中心城区的自行车停放点具有中心区域密集,向外逐渐稀疏的特点。其中停放点最密集的区域位于黄浦江南段,虹口港以西,以内环高架为界限。在这一边界内,几乎沿所有主要道路都有路侧停车。

内环以外,路侧停车分布则开始变得稀疏,不少区域呈现出组团式分布,主要集中在市光、彭浦、江湾、大宁、桃浦、曹杨、天山、漕河泾及梅陇这几个片区。

彭浦新村周边(上图)南京东路周边(下图)停车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中停车点过万,且内环沿路停放密集,但沿苏州河和黄浦江却很少看见自行车停放点,形成了自行车停放的“真空带”,这也意味着沿此区域少有骑行者驻留的活动。

上海中心城区日间路侧停车分布图

从非规划停车的分布图来看,七个中心城区中,非规划的自行车停放点较多出现在虹口区和静安区的南部。相比而言,徐汇区和杨浦区的非规划自行车停放点较少。

非规划自行车停放分布图

服务对象及运营时长

首先,研究团队根据政府网站、百度、谷歌及大众点评的数据,把人流密集的区域(如地铁、商业办公,医院、学校、菜市场和绿地)按从红到绿的不同颜色在地图上进行标示。随后又以100m为半径,按不同功能给圈内的自行车停放点上色。

各功能周边100M停车位分布图

通过这个方法,得出一张63色的彩色自行车停放图。其中,颜色越红代表人流量越大,停放时间越长;颜色越绿代表人流量越小,停放时间越短;颜色越深则代表该停放点服务的不同功能越多。

根据最终图纸可以发现,深色的停放点数量并不多,这说明绝大部分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有较明确的服务对象。

此外,内环内的停放区域颜色比较深,偏红色的区域较多,偏红多为地铁和商业办公,也就意味着长时停车;但是在内环外的停放区域颜色较浅,绿色的区域偏多,偏绿多为菜场公园,也就意味着短时停车。

各功能停车位叠加图

停放设施情况

在对中心城区主要自行车停放点进行实地调查及打分后,得出了一系列雷达图数据库。对这些雷达图进行叠加,可以清晰地发现上海自行车停放设施的优势和短板。

由于调查的停放点均沿主要道路,路侧停放点较为密集,因而在停放点的可识别性、离主要建筑入口距离,以及停放点的易达性,这几项的得分都较高。

然而,尽管布点密集,但路侧停放点设施较简陋。最普遍的问题是,各停放点缺乏停车架,在高容量区域(地铁站、医院、商场办公),停车难取车难一直是大问题。此外,缺乏足够的防护设施,大部分停车点既无监控也无管理人员。仅以上三项问题就足以让对骑行设施要求较高的人群放弃骑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总体看来,停放点对人行道影响这一项打分较高,也就是说停放点与人行通行互不影响。但在一些人流密集的特殊区域,由于设计对人流预估不足,或停放点设置不合理,在高峰期依然会发生拥堵,这对骑行者或行人来说,体验都相对较差。

典型的例子是福州路的上海文化商厦门口,经常会因为购买食物排起长队。虽然,此地的自行车停车设施较好,不仅有停车架还辅以绿化装饰,但由于该路段情况特殊,对人流量估计不足,仍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让自行车停放少占用人行道。

福州路上海文化商厦

另一个例子是长宁区悦达商业中心的前广场。该广场门口的人行道一侧已有自行车停放规划,但由于设计之初对停车数量的估计不足,另一侧也不得不停放自行车,这样的两侧停车就给行人造成了障碍。

悦达商业中心前广场

长宁区百联西郊购物中心门口的公交车站也有类似的情况。尽管该购物中心在仙霞西路上规划了充足的停放点,但由于位置不合理,且离商场入口较远,大量骑行者更偏向于在入口附近停车,然后进商场,从而引发非机动车停放混乱的局面。这就是骑行者的实际需求与规划相悖所造成的问题。

百联西郊购物中心门口公交车站

此外,随着共享单车的增加,很多人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而开始骑行出行,导致一些热点区域(如商场、地铁站)原有的人行道被大量共享单车占用,甚至大量的堆砌。这也是自行车停放面临的新问题。

中环百联门口共享单车

由于上海非机动车路侧停放措施由各区政府制定,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落实,为了了解各区差异,研究团队又将雷达图按区进行统计叠加。根据抽样的停放点来看,各区停放设施的优势和短板与全市整体情况基本一致。

在停放设施的整体评分上,静安区得分最高,杨浦区和虹口区随后,黄浦区、普陀区、徐汇区和长宁区得分较低。

各区雷达图

以上为上海自行车停放现状的研究,下篇文章中将介绍自行车友好城市的自行车停放规划。

(研究负责人:王卓尔,研究团队成员:艾木如拉,蔡健,陈家祺,官明正,宋君竹,宋子雨,研究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先锋建筑师设计工作室”)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