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造林:一周城市生活
城市中的自然,在被人类规训的过程中看似任人摆布,不过之前上海的静态管理的期间,一些商场门口茂盛的野草让我们惊叹自然的力量,并再次思考人类在其中的关系与位置。
2022年6月5日,织城网络(UrbanNetworkOffice)组织了一场以植物为主题的城市行走,以正在“城市交集”(URBANCROSS Gallery)空间展出的“约瑟夫·博伊斯与卡塞尔文献展”为活动起点,与参与者一起思考和探讨人与城市、自然、艺术之间的关系。本期回顾我们邀请策展人林昭宇、行走的特邀导师江垚分享组织该次活动背后的逻辑,也整理了关于博伊斯和自然的一些书籍,推荐给大家。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是20世纪最重要、最具传奇色彩、最受欢迎,但也是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博伊斯一直致力于用艺术的方式来改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人都是艺术家”是他最著名的主张,博伊斯强调思考的力量,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创造能力,都能为其渴望的社会的实现贡献创造的力量,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展览“约瑟夫·博伊斯与卡塞尔文献展”是对博伊斯参与过的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中艺术项目的资料综合,希望用大量的照片、影像记录、文献资料及公教活动再次激发公众的思考。
展览现场
本次城市植物行走作为展览衍生活动,从博伊斯在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项目“7000棵橡树”中获得灵感。1982年,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鲁迪·富克斯希望这届文献展是一种“诗意的叙述”,在这种叙述中,绘画和博物馆机构的复出将占主导:没有活动,没有表演,只有沉思和反思。将绘画和雕塑这类艺术作品再次带回公众视野。
这是博伊斯去世前最后一次参展卡塞尔文献展,“7000棵橡树”与富克斯的策展方向相悖。博伊斯说:“7000棵橡树是一个与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相关的雕塑。这就是我的艺术概念,我把它称为扩展的艺术概念或者社会雕塑”,他的主张又一次被浓缩在了一个艺术行动中。在文献展开幕前几周,博伊斯就将7000块玄武岩堆在Fridericianum美术馆的广场前,摆成楔形。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些玄武岩将同7000棵橡树的种植一起,渐渐地被放置在卡塞尔城市的各个角落。“石头使我种植的每一颗树都成为一个雕塑,成了一件艺术品。”
“7000棵橡树”从规模、空间和时间跨度来看,都需要获得充足的资金和有关部门及市民们的充分支持。当时的卡塞尔市长、后来的德国财政部长汉斯·艾歇尔直到1987年最后一课橡树种下都是“7000棵橡树”最重要的外部支持者和共同组织者,该项目还收到了来自DIA:ART FOUNDATION(纽约迪亚艺术基金会)40万马克的捐助。项目筹款行动的高潮是沙皇王冠(复制品)的溶化活动,随着激烈的抗议,博伊斯将王冠变成了一只金色的象征和平的兔子,最终以77.7万马克的售价被一位藏家买下。
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在与卡塞尔园林部门协商后,“7000棵橡树”中只有3827棵橡树,剩下的是1086棵白蜡树、651棵椴树、549棵梧桐树、391棵枫树、261棵红苹果刺、163棵罗布麻、91棵芥菜树、2棵黄杨、2棵核桃树、1棵皮荚树、1棵郁金香和1棵银杏。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树木和石头的雕塑中的持续运动:“这一不变的与不断扩展的事物之间的张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增长”这一想法在每棵树和玄武岩的组合中得以体现。
“7000棵橡树”永远改变了卡塞尔。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一道如此有机天然地、平凡而自然地成长。此项目是第一个成为艺术品的公民运动,在城市空间中,博伊斯与卡塞尔市民通过7000次协调的行动共同创造出了成为艺术品的城市自然。
本次行走的特邀导师江垚提出了有趣的视角——江垚觉得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地从文化视角理解周遭的人造自然;就像博伊斯“7000棵橡树”项目中的其中一棵,更易被记住的、甚至产生共鸣的,往往是这棵树的文化象征——一棵属于“7000棵橡树”项目的树,甚至是一棵博伊斯亲手种植的树——对我们来说,这棵树就其自然属性而言,是否真的是一棵橡树,亦或是苹果刺,或许并不重要;而这,正是人类的惯性思维,也是本次植物徒步试图去争辩和打破的——倘若从自然视角去解读城市景观和人类文化,是否会有些许的不同?
活动地图
行走部分从城市交集展厅开始,途经兴国路,至湖南路街角花园稍作停留,再由湖南路行至武康路的武康庭作为结束;得益于沿途丰富的城市景观类型,我们从行道树、街角花坛、现代绿植美学以及杂草荒地等切入点对前述的反思略窥一二;尤其是作为城市造林主力军的行道树,自然成为了本次徒步的讨论焦点。
漫步途中
沿途的梧桐树,就像博伊斯“7000棵橡树”里的其中一棵,我们总是称其为“法桐”,却不知它们的真实身份并非法国梧桐,而是名为英国梧桐的二球悬铃木;只因当初被栽植于旧法租界地区,且叶片形状与梧桐颇似,才成为了我们口中的“法桐”。
行道树因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所具备的自然美学属性而出现在城市之中;城市借由行道树变得自然,而行道树也于城市中被都市化、甚至成为文化符号。因此,行道树的种植早已成为都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越了乡村与都市、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其所牵涉的不仅局限于城市中的人造自然,还包含整体性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都市生活,深深影响并塑造了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正因如此,我们徒步中于树皮间看到的混凝土灌注,并非只是简单的市政养护,其背后还牵涉人类为帮助行道树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所做的尝试与努力,甚至包括器械革新和技术发展。这些讨论最终会被归结到人类对于移植甚至重新栽种一棵行道树所耗成本的顾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讨论同样有助于我们对市政养护和部分科学技术史的重新解读。
行走中江垚还介绍了英国19世纪因树木修剪而产生的树姿透视镜(Dendroscope),认为其或多或少体现了那个时期人类文化对自然树木的强烈控制欲;同时江垚还提到了低层居民对窗边树木的生活感受,尤其是当树木长势过旺而遮蔽阳光或带来蚊虫困扰时,它们总是会被减去枝条,以优先满足于人类的需求。
再者,当行道树被视作一棵棵的独立个体而非集合时,我们借由一棵特定的梧桐树,是能够触碰到诸如树池的铺装类型和材料选择、雨天地表径流的设定、市政管道的架设方式、甚至于人行横道及其建筑相交点的处理方式这些不同尺度的议题的;而这棵特定的梧桐树(当然对其他的梧桐树来说也是如此)正是这张城市文化研究之网的发起核心。
(文/林昭宇,策展人、城市交集空间主理人,江垚,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历史硕士、美国敦巴顿橡树园“植物人文”2020暑期项目成员;图/城市交集 提供)
本周主题推荐
书|《博伊斯的宇宙:艺术-世界观-文献展》
该书一方面囊括了研讨课“博伊斯的宇宙”中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它将帮助读者在观看展览“约瑟夫·博伊斯和卡塞尔文献展”的过程中深化对展览的理解——此次展览没有展品目录,没有展览手册,只有一本由解读文献、引文和回忆组成的文集,它的式样看上去似乎能让它摆在博伊斯的“自由国际大学”里。(本书可在城市交集正在展出的“约瑟夫·博伊斯与卡塞尔文献展”中领取)
书|《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
该书内容涵盖了博伊斯艺术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阐述了形成博伊斯关于“社会雕塑”“扩展的艺术”和“总体艺术”思想的基础性内容。通过谈话揭示了博伊斯艺术观念的思想渊源和脉络,包括具有实践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
书|《杂草的故事》
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和被不公平地对待,又是如何冲破文明的边界并影响人类对自然的看法。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书|《杂草记》
著名园艺家柳宗民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体悟,娓娓道来每一株普通杂草的独特与不凡。在他笔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丽与功用,都蕴蓄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它们或可食、可用、可赏玩、可入药,亦可默默无闻自在洒落。没有一种草,该被叫做“杂草”。
书|《Seeing Trees》
杜佩尔曼(Dümpelmann)在其令人大开眼界的作品中展示了纽约市和柏林在十九世纪如何开始系统地植树以改善城市气候,并在其更大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展示了植树实践的历史。行道树被视为各种消毒剂、滋扰物、美德维护者、经济引擎,更多地反映了城市环境中人类与非人类本性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而这本权威性的书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框架。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展览|214个展“假寐的狗”及艺术出版商特别自救计划
详情请关注 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上海·活动|团一个清洁 捡一个上海
详情请关注 BottleDream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达芙妮·娜瓦拉中国首展“迷失的冒险”
详情请关注 三影堂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七个问题——新世纪南方艺术生态考察
详情请关注 OCAT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苏州·课程|桃花源的门道:冶园与园冶
详情请关注 PSTA元圓堂微信公众号
西安·展览|“请画一下爱”插画作品展
详情请关注 西安方所微信公众号
西安·展览|展览会海报设计展
详情请关注 西安欧亚学院微信公众号
广州·展览&征集|行落街,漫游去!
详情请关注 扉美术馆 FEI Arts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圆桌|“去溯时 去现场:历史的凝视与书写”
详情请关注 文景微信公众号
线上会议|纪念《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之世界遗产对话系列活动
详情请关注 亚太遗产中心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中央美院视觉艺术与文化系列讲座
详情请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线上分享会|雪莉·杰克逊短篇小说集《有花生的寻常一天》译者分享会
详情请关注 牡蛎书店微信公众号
线上课程|边缘与认同:华语语系文学与文化生产
详情请关注 表象与拟真微信公众号
线上会议|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40周年大会
详情请关注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微信公众号
创作赛|首届“陈伯吹新儿童文学创作大赛”
详情请关注 数字译文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