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慈善已是国际跑赛的DNA,中国公益跑步又该如何落地生根
跑步和公益结合,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早期的线下公益跑赛事,到后来线上跑步捐赠,“跑步热”的持续火爆给跑步公益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在国内有心参与跑步公益的跑者,想要选择一个可靠、持续、稳定和长期的跑步公益捐赠渠道和平台却并非易事。
这个周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有近40场大大小小的跑步、越野和徒步比赛,其中以“公益”为名的赛事就不下10场,但赛事“公益”如何落到实处,大部分参赛者或许不得而知。
相比早已将公益融入跑步30多年的欧美跑圈,中国的“体育+公益”模式尚在起步阶段,跑步和公益如何有效结合,互为助推依然是个挑战。
体育融入公益还是公益融入体育?
公益和跑步,到底应该如何结合才行之有效?似乎几年来,都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
中国的跑步赛事处于“井喷”状态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多达328场,比2011年高出15倍,参赛总人次甚至高达280万。
在这些火爆的赛事中,公益似乎成了“标配”。
以国内历史最久的北京马拉松为例,在2016年就开启的“益呼百应”行动,首创全体参赛选手共同为公益奔跑的模式。3万名参赛跑者可选择自己支持的公益机构,用成绩为公益机构争取更多善款。
这样和公益结合的实例并不算少——兰州马拉松早在2014年就从参赛者报名费中提取1元钱捐赠给兰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厦门马拉松在2015年其马拉松博览会上也推出了为贫困山区“爱心午餐”的助力活动……
“善行者公益徒步”在过去4年里筹措善款超过1850万元。不过,相比于大型赛事,国内的大部分跑步公益,在捐赠流程中的透明度无法有效保障。捐赠的跑者多数情况下有渠道进行捐赠,但捐款捐物后,很难知道自己的钱物到底有没有派上用场。
“这可能就是体育融入公益和公益融入体育之间的差别。”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当一个体育赛事加入公益元素,有可能就会淡化赛后对于捐赠钱物流向的监督,而当一个公益机构或者公益事业融入体育元素,那么“公益”的执行就更加明确。
正是如此,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的“善行者公益徒步”在过去4年里吸引了不少有志慈善的跑者持续参赛。
“我们把原本的扶贫基金加入了体育的元素。我们会通过网站不定期地公布捐款情况,然后邀请参赛者不定期到贫困地区,看看这些善款在哪些地方实施,同时观察效果如何,通过这种办法保持我们的公开透明。”
体育+公益,正在中国稳步发展
不论是体育当主角还是公益做主导,“体育+公益”的模式在中国跑圈逐渐形成规模,但这样的形式能持续多久?
“国家在倡导全民健身,人人参与体育。那么,当公益结合体育,‘人人可公益’就可以和全民健身融合在一起,每个人自然都会加入到公益里。”刘文奎对“体育+公益”的前景很有信心。
当然,这份自信也是有理可依。
外国跑友江喃(右)为了慈善参加了成都站又跑完了南京站,他很喜欢“善行者”这样的公益比赛。以11月4日的2017苏宁易购·善行者公益徒步系列赛为例,这场在南京举行的收官战,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4年里举行的第6场比赛。
据统计,从2014年开始,这场善行者徒步在北京、成都和南京都留下了足迹,共有5300多支队伍参与,参与总人次超过12000。
4年来,徒步活动筹集了超过1850万元的善款,并且在参与者和基金会的监督下帮助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维护公益项目。其中,2017年的北京站比赛就筹集超过500万元的款项。
“公益是能够借助体育在中国稳定发展的,但是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培养。”一位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项善行者活动在北京持续举行4年,拥有了一大部分稳定的参与者。
“有一位我们称她是小熊姐的女士,通过工作之余做面包和蛋糕筹款,还有的健身教练通过给人上私教课筹款。”
这项善行者徒步活动的未来如何,或许香港的另一场公益徒步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
在香港已经举办超过36年的“香港乐施毅行者100公里徒步”,最早是训练廓尔喀士兵耐力,同时筹款的活动。在“香港乐施会”接手后,公益成了赛事主角。
如今这项赛事每年的报名队伍需要筹集到6000元港币才有资格参赛,即便如此,参赛名额也供不应求。在30多年间,“香港乐施毅行者100公里徒步”已筹集到了近4亿港币的善款。
善行者如今也在朝着这样的目标发展,他们在北京的比赛,每支队伍的准入门槛是4000元人民币,报名依然火爆。
“我们也会做慈善演唱会或者慈善晚宴,但跑步和徒步参与人数更多,能帮助公益吸引到更多人群。”刘文奎强调大众体育在公益上的“优势”,“当公益的思想在社会上成熟,那么这种公益徒步的影响力就会非常大。”
香港乐施毅行者已经成为港岛最具标志性的慈善赛事。欧美公益跑不是简单的慈善
“体育+公益”能否在中国持续稳定地发展,不是培养参与者的公益思想和社会意识就水到渠成。
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以公益为主的跑步或徒步赛事,参赛团队或个人的报名筹款都是完全用于公益项目,这也需要赛事主办方有能力从其他渠道找到稳定的费用来维持赛事运营。
这恰恰也是国外公益跑步赛事最成熟的地方——不论是公益组织举行的赛事,还是商业运管机构的跑步赛事融入公益元素,赛事里的公益元素不仅能帮助帮社会筹款,也对赛事招商有益。
世界最知名的商业跑步赛事摇滚马拉松曾在12年里筹集了2.22亿美元的慈善款项。
与慈善紧密结合的摇滚马拉松。“慈善公益跑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项目,它不仅仅能吸引更多跑者,在为不同平台捐款的同时,也能为我们吸引更多赞助商的关注。”时任赛事公司总裁斯科特·迪基在接受《Runner’s World》采访时直言,“不少赞助商愿意支付我们费用,就是因为希望和我们的慈善跑合作。”
通过公益跑步吸引更多跑者参与,帮助不同领域的非盈利慈善组织筹款,再利用这种社会效益去“打动”更多赞助商,这已是欧美跑圈非常成熟的一套流程。
而在这个方面,伦敦马拉松已堪称最好的世界级的标杆。
1981年,伦敦马拉松为白血病研究机构筹集了100万英镑善款后,成了“体育+公益”的引领者。
36年间,这项顶级马拉松赛从未间断过这种公益筹款。据英国《卫报》统计,他们如今已经为不同的慈善机构筹措了超过7.5亿英镑。
伦敦马拉松慈善项目之一的rainbow trust,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对抗疾病。如今,伦敦马拉松每年都有超过75%的跑者是慈善跑者,这是世界上任何一场赛事都无法比拟的。当然,伦敦马拉松的赞助商会为这些慈善跑者提供训练、饮食和补给上的帮助。
“当你奔跑就可以为慈善机构筹款,那么在寒冷潮湿的冬季训练时,你的善行就会是你的动力。”伦敦马拉松的赛事总监休·布拉舍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这种动力让跑步不再是完成42公里这么简单,而是牵动着整个社会。”
从“体育+公益”去拓展社会效益,到借助公益维持赛事,这是中国的公益跑步需要摸索的方向。
幸运的是,中国的不少公益赛事正在走在了对的方向,就像善行者公益徒步,刚刚找到了未来10年冠名赞助商,而主办方也希望在未来能打造一场贯穿全国的系列赛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