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00年古镇毕克齐开启“校地共建”模式走乡村振兴新路子
签约现场 记者 张杨摄影
北疆新闻网、北疆新闻APP消息(记者 张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毕克齐镇将焕发新生机。6月9日,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与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举行“校地共建”签约揭牌仪式。
乡村振兴实践中心揭牌 记者 张杨摄影
现场,中共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党委书记郭全全与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包广才签订《合作协议》,并为“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按照约定,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在职业农民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毕克齐镇实际情况,以促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构筑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进一步形成特色亮点,打造共建样板。
郭全全介绍,毕克齐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这里叫毕斜气。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村改镇,隶属于归化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京包铁路在此处设站,站名改为“毕克齐”,至此,毕克齐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观摩现场 记者 张杨摄影
毕克齐镇辖1个社区、44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9万。这里是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的摇篮,西梁会议旧址,依然闪烁着红色光芒;这里有参与抚育3000孤儿入内蒙的草原母亲张风仙;杨植霖、李景山、王宏烈、锐军等抗战英雄,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这里是绿色宜人的美丽城镇,境内大青山8条山沟,喇嘛洞沟、水磨沟、白石头沟……沟沟景不同;喇嘛洞、金钢洞、小桂林、金銮殿等自然景观遍布,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一个农产品丰富的城镇,肥沃的土默川,孕育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万平米的国际农博馆、近3万亩设施农业大棚,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毕克齐大葱、大蒜、大紫李、长山药等让毕克齐声名远播。
观摩现场 记者 张杨摄影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毕克齐镇积极谋划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以集体经济带动全民致富增收,注册了“文墨毕川”毕克齐公用区域品牌,打造了由银匠房、北园、兵州亥、杨家堡等5个产业发展示范村连成的产业振兴示范区,逐步形成“区域品牌+特色产业+健康园区+非遗文化”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新格局。
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记者 张杨摄影
“毕克齐镇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人才的渴望、对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郭全全表示,希望通过共建,能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和红旅融合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创业学院的共建合作,推动党建结对、科技赋能、宣传创新、文化旅游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人才双向培养等方面,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观摩现场 记者 张杨摄影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包广才表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重任在肩。服务乡村振兴,教育勠力而为。”此次在毕克齐镇成立创业学院首个乡村振兴实践中心,是学院与地方政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探索,是高校围绕科技兴农、文化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方面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创业学院将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主动融入地方发展,认真谋划、深入参与,真正沉下心来、扎下根来,瞄准新技术新产业需求,充分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与毕克齐党委政府共同探索在党建、文化、宣传、营销、科技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事一议,助推乡村振兴,厚植科教优势,用好产学研平台,增强创新动力,为毕克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文化引领和科技服务。
土默特左旗政协副主席崔岩军表示,此次合作,对提高毕克齐镇综合实力和完成乡村振兴2022年既定目标意义深远。同时,对土默特左旗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有着“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签约揭牌仪式后,毕克齐镇党委书记郭全全,毕克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锐及镇领导班子,带领创业学院院长包广才、常务副院长田立强、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莉以及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等50多人,先后观摩了毕克齐镇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功能区、银匠房村神业种养殖合作社林下经济、大旗村林果种植情况,鸟素村张凤仙故居,苏盖营村民宿、昌德和农业大棚、农博园现代设施农业、小里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和沙坑公园等。(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