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时代面孔|“非遗”突围:刘博闻让千年瑰宝焕新彩
“我并不喜欢称自己为非遗传承人,这项技艺很高大上,也更应该让大众接受。”
这是雕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刘博闻对“非遗”的态度。
他匠心独具,融合传承与创新,让千年瑰宝发新芽、换新颜,让传统雕漆走出宫廷、 “活”在生活里。
中国工艺美术界有“三长”——瓷器、湘绣、雕漆。
漆雕,一抹历经数百工序的“中国红”,一刀一刻中蕴含着中国美学。这项技艺将漆的优良特性,与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对全世界的漆器工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漆雕始于唐代,兴于宋、元,盛于明、清。2006年,漆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漆“迹”——青年大师 不断钻研
“父亲不希望我承继这个技艺,他想让我学医,但我学了电子商务,最终决定做一个雕漆的手艺人。”刘博闻在回顾自己的雕漆之路时如是说。
在北京和合雕漆局的展览区,有一张雕漆桌子,自刘博闻有记忆起,他就在这张桌子上吃饭、写作业,现在这张桌子要搬回到他的家里,留给他的女儿。刘博闻希望女儿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同时这也是代代相传的一个见证。
这种“传承”也是有传承的。
六岁开始,刘博闻就跟着父亲刘忠英走遍大江南北,“很小的时候我就学着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做点作品,很喜欢这种动手的感觉。”
他的父亲刘忠英师从和合雕漆局第四代传人左广兰,并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创新,是业界公认的技术与创新先锋。
1976年,刘忠英发明了“利用模具注漆工艺,促使雕漆成型”的新方法,在保留傳统工艺风格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被北京雕漆厂引进,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出口创汇立下赫赫战功,刘忠英也被北京雕漆厂聘为技术顾问。
父亲说他叛逆,但他依旧坚定。
上大学选专业,刘博闻和父亲意见相左,父亲希望他学医,他却学了电子商务,大学毕业,依然没有听父亲的话,选择成为了一名漆雕工艺师,“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漆器,他太知道了,这一行又苦又难,但是想做好,哪一行不难呢”。
刘博闻身上,有着北京孩子的一股劲儿。
大学毕业,他说“我一定得把中国漆器品牌化和电子商务化”。
2004年,刘博闻大学毕业正式进入北京和合雕漆局,从普通雕漆师傅做起,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雕漆师。
2016年,他已经制作了多次“国礼”,被授予“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那时他才34岁。
如今,刘博闻已经是北京和合雕漆局第六代掌门人了。
“漆”望——传承和创新 相辅相成
父亲退休后,他接手了工厂。他觉得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做工厂。
雕漆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用天然漆料在素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雕漆刀在漆胎上雕刻。费时费工原材料贵,是许多非遗工艺品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刘博闻接手后,通过对整个非遗产品市场的研究,他深切的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生命力,不仅仅来源于它的人文根基,更来源于它的实用性。想要提高实用性,就要让漆雕作品“好用、好玩、价格亲民”。
“工厂批量化生产与个人的创新创作完全是两件事”,刘博闻说,“工厂只不过是给你实现批量化生产,是一个很复杂的体系,我接手后,发展思路和产品研发有了新方向”。
“我设计的原则是,受众可以连雕漆是什么都不明白,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但是他看了这样东西就喜欢,出发点不一样,所以设计理念就会更偏向于大众的审美需求。”
作为雕漆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年轻的传承人,刘博闻的很多想法新潮又现实,“这些技艺本身就难学、费时,如果非遗产品自己养活不了自己,更难吸引年轻人来了解、学习甚至传承,那么非遗技艺的未来能在哪里?”
创意为非遗赋新。“传承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刘博闻认为,“传统技艺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现代人对其没有紧迫的需求。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和保留,更需要创新,把技艺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很快,刘博闻找到了一个让漆雕“接地气”的机会。他把雕漆和手机结合,做成了保护套。让漆雕产品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生活价值。
除了在产品种类、艺术构图上有所创新,刘博闻所用的生产工艺也加入了现代机雕工艺。现在,手工画图变成了电脑制图,手工雕刻变成了机器自动雕刻,引进设计师,让更多年轻人的想法融入进来。更具实用性的漆雕产品通过机器化,实现了批量生产。
刘博闻的创意和尝试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合雕漆局的手机壳、车内挂件、收纳盒等产品很受欢迎,在购买人群中,他发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
保持“人间清醒”的漆雕人
“一艘小船在时代的波涛中,如果你选择顾后不向前,一定会被浪潮吞没。”
刘博闻谈起国潮时说,“国潮不仅仅是时尚的概念,它是国运之需,我们亟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赋新,让中国文化成为潮流。”
在部分人眼中,非遗技艺与机械化有某种程度上的矛盾,机械化能不能做到手工制作那样精细、有韵味,机械化是否会失去非遗的“匠心”。
但刘博闻用自身经历与漆雕产品证明了,匠心可以是为传统技艺的不断赋新,也可以是对非遗产品质量与效果的严格把控。这份心意,始终在非遗人的血脉里。
文|农业
编辑|董宇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