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加油!妈妈》:破除焦虑,难

于理
2022-06-10 09:3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教育题材电视剧已从此前的爆款时代,进入相对平淡的阶段,观众经由一众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轰炸,已经渐渐熟悉这一题材的叙事范式。不只是中国,东亚社会的韩国、日本也是如此,比如韩剧《天空之城》《顶楼》都创下收视纪录,但之后的《high class》《忧郁症》的收视率就不冷不热。

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孩子受教育阶段的差异上。比如《小欢喜》是高中阶段,《小别离》是初中阶段,《小舍得》是小学阶段,而这一回正在播出中的《加油!妈妈》则是幼升小,孩子们都还在读幼儿园。值得一提的是,《加油!妈妈》翻拍自2015年的日剧《母亲游戏:她们的阶级》。 

《加油!妈妈》海报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社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关注如出一辙,虽然教育体制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狗血出深度的《天空之城》,温馨日常的《小欢喜》,还是《母亲游戏》《加油!妈妈》,它们在叙事上分享着两个共同点。

一个是“内卷”。孩子从幼儿园卷到高中,而孩子卷的背后是家长们在卷。不同的电视剧往往呈现了内卷方式的不同。《加油!妈妈》更多聚焦的是,当一个普通家境的孩子“误入”一所贵族幼儿园后,他和他的妈妈是如何遭到众人“排挤”的。 

张雨绮饰演一名单亲妈妈

剧中的这所幼儿园,是当地最好的,也是最贵的幼儿园,一个月单单保教费就要8000元,每月伙食费780元,再加上书费、校服以及特色课程费,平均下来每个月要10000元。幼儿园每月的收费,已经超出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能力。 

幼儿园这学费真不便宜

女主角“张雨绮”(该剧为群像戏,以演员名字加双引号代表角色名称,避免阅读混乱)是银行的普通职员,也是一名单亲妈妈,家境很普通,阴差阳错下,儿子获得就读当地最好私立幼儿园的机会,“张雨绮”最终决定勒紧裤腰带让孩子来这里插班,因为这一届毕业的幼儿有很大的机会进入当地最好的私立小学。

贵族幼儿园的家长,大多数非富即贵。比如“吴越”,是当地著名律所的高级合伙人,收入很高。“董洁”,曾经是名护士,丈夫是小有成就的医生,公婆的家底也相当厚实。“海陆”虽是幼儿园里诸多妈妈里倒数第二贫困的(倒数第一是“张雨绮”),只是她早就吃透了幼儿园的规则——穷人会被瞧不起,所以她一直打肿脸充胖子,天天在幼儿园的妈妈面前伪装成“富太太”,实际上每天都是幼儿园最后一个走的——害怕跟女儿坐公交会被别人瞧见。 

吴越饰演的妈妈,是一名律所的高级合伙人。

误打误撞进入幼儿园的“张雨绮”,成为众多妈妈的排挤对象——妈妈们看不惯她的穷,也担忧多一个插班生会挤走其他孩子的升学名额。妈妈们明里暗里贬损、排挤“张雨绮”。比如其他妈妈建了一个不包含“张雨绮”的小群,在群里聊“张雨绮”未婚却有孩子的八卦;当“张雨绮”请求“吴越”拉她进群时,“吴越”直言:拉你进群了,她们马上会建立一个不包括你的新群。 

家长之间搞小团体

排挤妈妈就算了,家长们甚至会让孩子排挤“张雨绮”的儿子,让孩子别跟他玩,污蔑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嘲笑他没有爸爸……类似的情节自然是让观众看得血压升高,也足以看出内卷机制下,很容易造成对弱者的倾轧——毕竟内卷是打着竞争旗号的内耗。 

“张雨绮”的儿子也遭到排挤

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这类情节,很容易招致观众“贩卖焦虑”的批评。它当然有现实的因子,但也有戏剧性的放大,如此才确保较高的剧情讨论度。《加油!妈妈》传递了焦虑,也试图去纾解焦虑,“张雨绮”母子面临的每一个困境,虎妈“张雨绮”都一一怼了回去。

教育题材电视剧另外一个叙事特点是,想象并放大上流阶层的不堪,以一个和解的结局,给予中产阶层心灵上的按摩。

具体来说,就是教育题材电视剧主要是中产阶层的视角,目标受众也是他们;所以剧中如果出现上流阶层(像韩国教育题材都热衷于刻画韩国上流社会1%人群),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一定是各种惨兮兮;虽然中产家庭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焦头烂额,但他们一定拥有比上流家庭更“优越”的地方,比如恩爱的夫妻关系,更聪明更善良的孩子,等等。

《加油!妈妈》亦然。你看“张雨绮”单亲妈妈,特别辛苦,可她其实又比很多妈妈们幸福。比如她的孩子更独立、更乖巧、更善良,比如幼师“李泽锋”给予她更多私下的关照,比如她的教育理念更正确、她最终会打动幼儿园里的其他妈妈…… 

李泽锋饰演一名幼师,与“张雨绮”或有感情戏。

与之相对的,所谓上流阶层的妈妈们,表面光鲜,背地里就苦哈哈了。比如“董洁”,家里有个恶婆婆,丈夫啥也不管,每次婆婆指责“董洁”,他就戴上耳机看球赛;比如“吴越”,成天在其他妈妈面前炫耀大儿子,实际上大儿子学习压力很大,成绩不断退步,如果按日剧的拍法,大儿子最终还会有精神方面的困扰,读幼儿园的小儿子也有重蹈哥哥覆辙的倾向…… 

“董洁”天天遭婆婆挤兑,丈夫又从不管孩子的事儿。

虽然影视剧里上流阶层的孩子,要么人品有问题,要么在压力下精神有问题;上流阶层的太太要么在封建制家庭里,要么丈夫出轨……但这一切也许只是中产阶层的“精神胜利法”。

电视剧很聪明地迎合普通大众的心理,给观众带来隐隐的报复式的快感,但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往往就局限于电视剧的播出进程,现实中胜利主要还是属于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吴越”家问题也不少

这么说,倒也不是说中产妈妈喊出的那些大道理没有用,孩子的善良、聪明、懂事没有意义,恰恰相反,这些都是破除内卷的有效办法:别人压榨孩子,我选择让孩子自由成长;别人把孩子的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我选择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口头上反内卷,行动上马不停蹄地内卷;嘴上认同“张雨绮”的那些育儿理念,实际上却像“吴越”“董洁”那样行动……也不能怪家长们是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家的孩子的前途去赌,“我是为了你好”既是孩子们的紧箍咒,也是家长们的枷锁。只要这种矛盾的心绪在,类似《加油!妈妈》的电视剧就会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这样的电视剧有其市场;只是,电视剧如果试图提供破解内卷的思想资源,它首先得有超越既定叙事范式的勇气。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