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亚洲最大“造岛神器”明日下水,设计完全自主、技术国际领先

范凌志/环球时报
2017-11-02 10:34
能见度 >
字号

曾参与南海岛礁吹填的中国自航绞吸船“天鲸”号的造岛实力曾让世人惊叹,11月3日,亚洲最大的“造岛神器”“天鲲”号也即将揭开面纱。《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交建所属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航局”)了解到,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将于11月3日下水。记者11月1日来到位于江苏启东的上海振华重工启东造船厂,看到“天鲲”号正在做下水前的最后准备。“天航局”方面表示,“天鲲”号的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相关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最强造岛神器即将下水

根据“天航局”方面提供的数据资料,“天鲲”号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功率6600千瓦。根据地质条件,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兆帕以内的岩石。《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主体已经基本完工的“天鲲”号正停在造船厂的干船坞内,船头前方几十米处就是高高的船坞门。记者曾经登上过“天鲸”号,眼前的“天鲲”号黄蓝搭配的船体颜色与之完全相同,但明显更大,除了船体本身尺寸因素外,由于未吃水,船体完全裸露在记者视线中也更显“魁梧”。“天鲸”号那显得很“霸气”的绞刀曾给记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过,“天鲲”号的绞刀还没安装,据现场工作人员说,绞刀安装要到下水后才能进行,大约在两三个月以后。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建船过程分为下料、船体分段、总组、大合拢等几个阶段,目前“天鲲”号已经完成陆地建造的最后一个阶段。下水以后,还会有设备的精确定位、调试和试航工作。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干船坞外边的水位就是长江的水位,下水时,干船坞前方的坞门打开,江水流入,船体就会浮起来。

为什么要下水后才能进行这些调试?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船在干船坞内是停在墩位上,受力和在水中的状态不同,船体每个部位的载荷也不一样,“它需要到水中‘伸伸腰’,达到自然状态才能找准船体轴线。”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天鲲”号定位为全电力驱动、双定位系统、全球无限航区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技术标准高,全船布置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三缆定位系统、航行视线问题解决等技术国际领先。第二,装备水平高,装备了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和当前国际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泥泵输送功率达到17000千瓦,为世界最高功率配置,且远程输送能力15000米,为世界之最。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操控,将极大提高作业效率,适用于沿海及深远海港口航道疏浚及围海造地。此外,“天鲲”号环保要求高、设计人性化,相关节能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保证船员居住生活的舒适和设备的安全运转。

与大名鼎鼎的“天鲸”号相比,“天鲲”号的自主化程度大大提高,曾经参与“天鲸”号建造的“天航局”监造组副组长冯长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天鲸”号的很多设备比如钢桩台车系统都是进口的,而“天鲲”号挖泥专用设备等都已经实现国产化,进口设备量大幅减少。“最重要的,‘天鲲’号的设计是完全自主的,这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这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

作为国家工信部重点项目的“天鲲号”绞吸船,由“天航局”牵头联合中国船舶工业第七〇八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招商局重工等参研单位,历时5年,完成全部研发任务。《环球时报》获悉,该船下一步将进入舾装和设备、系统调试试验阶段,预计明年6月投入施工生产。

(原标题:中国最强造岛神器即将下水 技术水平世界先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