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风生水起在大兴 繁荣开放新国门

2022-06-07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北京日报》报道风生水起在大兴 繁荣开放新国门。

直面挑战,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腾笼换鸟,重塑“高精尖”产业格局;抓住机遇,大兴机场建成投运,临空经济区建设全面启动,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改善民生,累计完成政府为民办实事122项;接诉即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了大兴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的“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五年来,大兴区将“落规、落地、落实、提升”的工作理念作为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潘之望摄)

环境改善 多项空气指标连创历史最优

刚刚开园不到一年的旧宫镇五福堂公园,就位于南中轴延长线上。漫步园内,不光看得见绿林、花海,还有颇具水乡韵味的小桥流水。过去,这里是南小街四村。“变了,真变了。”曾经让村党支部书记马文胜头疼的私搭乱建、散发异味儿的排水沟、各种侵街占道现象全都不见了。

瀛海镇安南湿地环保主题公园门口宣传栏,两张航拍图记录着这个公园的“前世今生”。第一张图拍摄于2017年,画面上密密麻麻的蓝,是物流园区、工业大院的彩钢房顶,星星点点的绿,则是为数不多的植被;第二张图拍摄于2020年,湖水和树林构成了碧水绕林的大美图景,大片的花海衬托出这里的好生态。

“全北京三分之二的物流园在大兴区,大兴区的三分之二物流园在狼垡”。这是曾经在城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几年来,伴随着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狼垡地区那些“散乱污”工业大院消失不见,原地建成了京南最大、占地面积约5508亩的狼垡城市森林公园。

△大兴区念坛公园 (肖利民摄)

近年来,大兴区累计实施平原造林30余万亩,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6%、33.8%,南五环、南六环、京开高速、京台高速、大兴机场高速旁,公园成片,仿佛多条“绿色项链”。新凤河、永兴河等河道实施综合治理,排污口实现动态清零,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群众身边多了不少舒适的亲水空间。

不少市民还记得,到了冬天,大兴农村地区因为燃煤取暖,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五年来,通过“煤改清洁能源”,大兴不仅实现了全区无煤化,守护了蓝天,还深入治理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累计查处重型柴油车8.5万辆、淘汰老旧机动车8万辆,控制住了污染源……据统计,大兴区降尘量较2016年下降35%,多项空气指标连创历史最优,PM2.5由89微克降至37微克、重污染天数由55天降至11天、优良天数由154天增至264天,改善幅度均为全市第一。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央公园效果图

“两区”建设 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与承接并行。大兴聚焦产业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五年时间实现翻番。随着北京“两区”建设加快推进,大兴区今后更要聚焦重点,打造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五纵两横”的综合交通网络、绿色林海的层层环抱之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宛若一只金色的凤凰,在它“翼下”,一座临空经济区正在崛起。

△位于大兴经济开发区的XR演播室

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大兴机场临空区(北京部分),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两省市自贸区政策的优势区域。围绕“1+2+2”产业布局,临空区累计注册企业达2405家,并与35个渠道机构建立了招商合作。管委会分两批承接市级赋权总计187项,实现了“临空区的事,临空区办”。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临空区发展服务中心相继建成,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行,探索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开展国际会展和国际消费枢纽项目全球征集活动,打造像大兴机场一样惊艳的项目。

△位于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南六环边,“中国药谷”日新月异,生物医药基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在2021年已突破千亿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12个国家级院所,科兴中维、热景生物等159个高精尖项目,百奥赛图、康龙化成等120个专业平台,博辉瑞进、诚益通等4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这里扎根,带动疫苗研发、抗体生产、细胞和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聚链成群、协同发展。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武亦彬摄)

通武线旁,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在这里启航,“中国氢能第一股”亿华通等百余家企业相继签约落地。全球最大氢能示范站也建在这里,氢气管道直接与示范区涉氢测试区连接,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支撑产品测试、技术升级迭代。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获批,已吸引清航空天、星际荣耀等企业签约。大兴经济开发区打造以数字文化、数字健康、数字信创、数字智造为主导的“一区四园”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入驻重点企业超过6000家,中国互联网基金、艾默生等知名央企、领军外企和创新型企业相继落地。作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已新增注册主体超过1300家,落地软银亚洲子公司、恩力动力等重点项目200余个。

民生福祉 新增中小幼学位2.6万个

兴丰街道三合南里社区,昔日脏乱破旧的闲置锅炉房已变身为便民综合服务中心三合·美邻坊,可辐射周边15个社区、10万居民。

新的便民综合服务中心保留了原有锅炉房建筑的整体风格,将工业美感和现代活力完美融合。一层的生鲜超市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物;二层的社区公益空间,不仅有便民社区食堂、裁缝铺、理发店,还打造了儿童活动空间和方便居民议事的“美好会客厅”;三层是咖啡屋式的文化书吧。三合·美邻坊内还打造了一条“美邻巷”,茶饮、炸鸡、煎饼等各式小吃店吸引了不少居民光顾;往里走,由堆煤房改造的近千平方米的多功能体育活动中心,则是体育迷的乐园。

大兴区目前标准最高、硬件最好的学校——大兴一中西校区已经于2021年9月正式启用,可以同时容纳600名教职工和4320名学生。校园内,园林式的建筑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双坡式的教学楼屋顶古色古香;宿舍楼分别采用橙、黄配色,充满现代气息,与教学楼遥相呼应,使得整个校园沉稳中不失活泼,体育馆内高标准的篮球场馆和泳池,颇受师生喜爱。

五年多来,大兴区紧扣“七有”“五性”,聚焦群众诉求,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民生保障能力。累计完成政府为民办实事122项,解决困扰群众的房屋漏雨、小区水质差、暖气不热、下水堵塞等问题。

大兴区在全市首推课后延时服务,深受家长好评;坚持“内培外引”的工作思路,清华附中、101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相继引入,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正式落户;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五年多来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完成43所中小幼建设项目,新增中小幼学位2.6万个。

聚焦文明 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

早晨7点半,兴华大街与兴政街交叉口秩序井然。身着一身黄色工作服,胸前佩戴着“礼在大兴 让出文明”绶带,站在车水马龙中的外卖小哥很显眼,“今天由我来值守路口,劝导准备右转的机动车文明礼让斑马线。”在小哥身边,还有居民志愿者一起引导交通。

“请停一停,让行人先走”“谢谢您的配合”……同一时间,在星城商厦路口、区人民医院路口、火车站路口,都有外卖小哥值守。林校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4个路口早晚高峰车多人多,外卖小哥接单量大,很容易发生危险,邀请外卖小哥和居民志愿者们一起体验交通引导员的工作,就是为了让小哥们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亲身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实现常态化。

为了让外卖小哥参与交通引导的过程中尽量不耽误收入,大兴区将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和成效,评选推荐出20名大兴区“文明骑手”,提供“骑手餐”、购物券等生活保障配套政策支持,让外卖小哥在融入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的过程中,焕发工作热情,树立先进典型,提升行业文明素质。

五年多来,大兴区全区动员抓创建,五大创建卓有成效。现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15个单位获得国家级文明创建称号,城乡面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同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化建设,开展“双50”文明实践工程,每年打造10个品牌实践所、站、基地,培育10支志愿服务队伍。此外,全区实体书店达到180余家,新城体育中心投入使用,“花马”入选国家A级赛事,南海子、永定河、平南红色等区域文化挖掘与推广不断取得新成果。

持续完善“3+N”(3指行业特色宣讲、镇街、非公企业团三级体系宣传,N指全区N类宣讲队伍)宣讲体系,持续做好百姓宣讲。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模式,推进文博综合馆建设。未来,大兴区将塑造国门文旅品牌;培育特色民宿产业;策划节日活动推动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基层治理 接诉即办综合排名稳居前列

大兴区接诉即办工作综合排名稳居全市前列,万人诉求量处在全市低位。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奥秘在于“上门问需”工作机制:不论是区委书记,还是社区工作人员,都要积极进楼院、摸需求、问家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大兴区政府对面的小白楼,是全市首个接诉即办调度指挥中心所在地。区委区政府还在各街镇设立了分中心,在各村和社区设立了民情工作站,实现三级一体化联动。由此一来,“一手抓接诉即办、一手抓主动治理”成为工作常态,办理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大大提高。青云店镇大东社区居民反映,小区门口的艾灸堂实际收费标准和店铺内张贴价格表不一致,大东社区会同镇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督管理所等部门成立小组,积极沟通疏导,最终要回了居民充值的2926元,还成功化解了社区商户与居民之间的矛盾;高米店街道郁花园二里社区自来水管道漏水,从居民反映到连夜抢修完成只用了11个小时,速度的背后,源于街道、社区和物业不分层级、不分部门,对群众诉求接诉即办,排查漏点、组织抢修、安抚群众……一系列做法引得居民纷纷点赞。

一个热线电话是一张工单,众多工单汇集起来就成了民生大数据。既要有一办一,办结每张工单,更要加强数据分析,彻底解决一类问题。大兴区建立了接诉即办常态化培训机制,在2个月的时间里,对来自20个镇街、10个委办局的6000余名工作人员做了培训,通过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使大家主动未诉先办。截至目前,大兴区累计办理群众诉求62.9万件,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解决群众关切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用水用电等一批难题。

此外,大兴区还建立了“镇街—社区(村)—楼门(院)”三级“拉家常”议事会平台体系,制定议事规则,建立议事台账,广泛开展议事活动,目前覆盖全区20个镇街238个社区、380个村。升级清源街道枣园小区社区公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新建3处便民服务场所,新增20余处儿童、老人休闲设施。合理规划老旧小区空间,打造“小品、小景、微服务”,辐射周边4个小区、近1万居民,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为满足居民“七有”“五性”需求,引入早餐店、商超、文具店等新型业态,打造“一刻钟服务圈”,提升生活品质。

百姓说变化

邱敦宝 (黄村镇大洼村村民):

大兴最近十多年建了不少公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回迁房旁边占地100多万平方米的清源公园。几乎每天都得到里面遛遛弯儿,公园里有将近20种健身器材,每天练2种,一星期也不重样。围绕公园的那条搭载心率测量系统的智能跑道,经常有年轻人组队跑步。

过去住平房那会儿,家周围没什么能遛弯儿的地方,想溜达溜达,只能往大马路上走。清源公园这片儿,过去就是沙荒地,如今公园北部生长着芦苇的景观湖,以前就是个大沙坑。有年春天我骑车打这儿路过,突然起了阵大风,沙子迷了眼,车轮直接撞上了马路牙子,多亏那会儿还年轻,身体平衡好,要不非得摔个结实!

要说大兴现在的环境,我作为普通老百姓是真的很满意。不光清源公园,狼垡公园、念坛公园、南海子公园、牛坊湿地公园,全都是建设在老百姓身边的绿色空间,再也不必去市里的大公园凑热闹了。

白国强 (榆垡镇空港新苑小区居民):

拆迁之前,我们村在大兴最南头,周边没什么工作机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去黄村上班。早晨6点上公交,8点才到公司。每天早出晚归的我,一直琢磨着,家乡什么时候才能发展起来啊!

没想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选址在了我们家门口,这可是举世瞩目的大项目。为了建机场,我们村拆迁了,一家人在外周转期间,我每隔几周就要到机场工地周边看看,拔地而起的航站楼,真是越看越喜欢,特想以后能在机场里上班。

2018年9月,我们住上了回迁房,是个宽敞明亮的大三居。小区紧挨着京开高速出入口,开车半小时就能到黄村。2019年机场通航后,我也顺利找了份机场摆渡车司机的工作,每天从回迁房开车10分钟就到了机场,现在这日子过得真滋润。

基层筑堡垒

兴丰街道黄村西里社区:

随时随地召开的“拉家常”议事会

40多年的老小区,起初矛盾重重,可仅仅用了一年,居民的矛盾大大减少,多亏三个字——“拉家常”。兴丰街道黄村西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黎说,社区居民的大小纠纷,都能“拉家常”解决,随时随地召开的“拉家常”议事会,不仅消除正式开会的紧张感,而且变“会上说”为“实地看”“现场议”,讲透道理暖透心。

△黄村西里社区(武亦彬摄)

2019年,大兴区在黄村西里社区试点“拉家常”议事会,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发动社工、在职党员、居民代表,采取入户走访、串门聊天等灵活形式,广泛征集居民关于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56号楼4单元几位经常在单元门前下棋的居民。夏夜,蝉鸣声中,大伙儿摇着蒲扇,喝着茉莉花茶,你一言,我一语,话题从“楚河汉界”变成了“社区治理”,“咱们楼门老人多、小孩多、党员多,就像个大家庭。我觉得咱们要创建和谐邻里楼门。”楼门长邹民生提议,一位退休教师还专门上楼拿纸和笔,就着路灯,起草楼门公约,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出公共秩序、楼道管理、垃圾分类等多条公约。

陆陆续续,通过“拉家常”,黄村西里每个楼门都有了公约。在此基础上,社区党支部还推广了“楼门五禁止”制度:禁止粘贴小广告、禁止乱扔烟头、禁止高空抛物、禁止乱堆杂物、禁止飞线充电。

在党支部的带动下,社区、物业、产权单位、居民同频共振,黄村西里还成立了物业联合体,以“拉家常”的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居民诉求,不仅施划了停车位,让架空线入地,还商议形成了“文明规矩”体系。

如今,“拉家常”议事会在大兴区纷纷“落户”。比如说,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建立了专业性议事厅——观民音·安全议事厅,关注居民的“高频”诉求,开展议事50余次,加快化解社区治理短板弱项。

林校路街道打造“邻里笑”品牌,解决了增设车位、“亮灯”、老楼加装电梯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高米店街道在金惠园三区南三里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通过“拉家常”,拆除违建70处。此外,西红门镇“三四五”工作法、安定镇“安心办”等经验做法都在基层治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礼贤镇龙头村:

从脏乱差到北京最美乡村

截至目前,在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中,仅有1000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位于大兴区礼贤镇的龙头村是其中之一。同时,龙头村还是国家森林乡村、北京最美乡村。然而,这座北京南中轴路西侧的小村庄,四年前却是私搭乱建严重、垃圾乱堆、蚊蝇横飞,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守家门。

龙头村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得从在外经商的刘宗永2016年夏天返乡开始说起。“当时村里环境还是很差的,尤其村头的几个大水坑,夏天蚊子飞,冬天垃圾堆。”刘宗永说,“我回来就是想为乡亲们干点实事,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

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刘宗永带领龙头村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成立起环卫、绿化、维修、消防等管护队伍,负责对村内主要道路、文化广场、小公园等实施日常保洁,及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维护责任区的公共秩序,确保无店外经营、无摆摊设点、无乱停车辆等。多措并举引导村民提升文明素质,实现村民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2019年,龙头村在全镇30个整治村中排名第一,获得2019年北京市最美乡村和礼贤镇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填上过去蚊蝇飞舞的大水坑,村里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包括浴室、卫生室、理发室等,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洗澡、理发、日常用药。隔壁的老年食堂,70岁以上的老人凭村里发放的3元餐券,免费吃早餐。为了提倡鼓励孝敬老人,村里实行一老带一少,孩子陪老人洗浴俩人都免费,儿媳陪婆婆来得多了,家庭关系更和谐了。

产业兴旺,村庄才能长远发展。刘宗永回到龙头村后,“复活”了村里300多年的灯笼制作传统,成立龙头村灯笼制作厂;村里的32处闲置院子,也改建成了独具乡村风格的民宿;村北还建成了占地100亩的富硒生态园……村民们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土地租金,而且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9729.1元增长到2019年的14211元。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媒体聚焦】风生水起在大兴 繁荣开放新国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