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原考古队的调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周原丧礼所见所闻
北京大学周原考古队在田野发掘之外,也记录下周原这片土地上正在上演的故事。本文系周原考古队关于一场丧礼的所见所闻。现实的故事与文献的记载,在这里恰似乐曲中不同声部的对位。
在周原,我们的研究对象不只是黄土下的遗迹、遗物,邻近村庄里上演的一幕幕现实故事无不体现着传承千余年的周礼文化。“礼莫重于丧”,丧礼深刻反映着礼的精神与内核。周原的民风民情,也在丧葬仪节中有所体现。
出殡关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未成年人和青年夭折一般不举丧事、不入坟茔,或用席草掩埋、或用棺材盛殓,半夜抬出掩埋。在外身亡者,其尸不得入院进堂,在家门外搭棚举丧。而老人去世则讲究“葬之以礼,木棺土葬”,习俗甚为繁琐,也即本文所指的丧礼仪节(现在,县城已实行火葬,但乡村大多仍保留土葬)。
周原的丧葬仪式可分为初丧、入殓、安葬、祭祀四个阶段。
初丧
在周原,老人病危、即将逝世时,家人会通知亲友来探视,以作最后诀别。古文献中也有君、友问疾的记载,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这是诸侯之间的相互探视;《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这是孔子探望生病的学生。
老人临终前,家人首先要用热毛巾为其擦洗身子,男性需剃头,女性需梳洗头发。然后要穿上寿衣,寿衣分多层,有衬衣、外套、棉衣、棉裤(男)/棉裙(女)、半身/齐身大衣,衣物用料必须轻薄,意为“升天易”,且多层寿衣必须提前套好,一次性给老人穿上。《礼记·丧大记》中有老人病危时“彻亵衣,加新衣”的记载。《仪礼·士丧礼》“外御受沐入”,“乃沐,栉,挋用巾,浴,用巾,挋用浴衣”,“蚤,揃如他日”,“设明衣裳”,这是为死者修剪指甲、须发,然后穿上内衣。待老人断气后,还要在其脸上盖一张“遮脸纸”,亲友探视时可揭开。
据村中主持白事的人介绍,死者的尸体会放于其生前的房间里。若在夏秋季节,则将尸体置于冰棺中;若在冬春季节,则用木板架一张床(即垫尸板)置于房内,板尾置一桌,放上两根点燃的白蜡烛及祭食。床的摆放方向并无特殊规定。而在春秋时期,死者必须“死于适室”,即正寝。且死者刚断气时要为其招魂,家人或亲友会手持死者生前穿着的礼服攀上屋脊,面向北方大声呼喊死者的名字,试图招回死者尚未远去的灵魂。招魂之后,要把招魂的衣服覆盖在死者身上。然后在室内南窗下设床,迁尸于床,去掉死者身上盖的招魂衣服,改用专门衣被覆盖尸体。现在已无此仪节。
冰棺《仪礼·士丧礼》中记载:“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即用角柶插入死者齿间,用燕几把死者的脚束缚住,为之后的饭含和袭殓做准备。在周原,为了防止尸体双脚僵硬后不能伸直,需用白布拧成绳将死者双足固定。同时,家人会将已经钻孔穿绳的硬币置入其口中,称为“口含”,绳子的另一端系在衣领上,待封棺前将硬币从口中取出,放在唇边。根据《仪礼·既夕礼》,死者手中还握有红里黑面、中间充絮的绢团。而现在,死者的手心里通常是放置元宝或100元人民币,寓意带上钱财。
《仪礼·士丧礼》中规定,主人要往死者嘴中放米和贝壳,即“饭含”,然后“商祝掩,瑱,设幎目,乃屦,綦结于跗,连絇”,商祝要用巾蒙住尸面、用丝絮塞耳、用带子把死者双脚绑在一起。此后,“乃袭,三称”、“设冒,櫜之,幠用衾”,即为死者穿上三套衣服,内衣不算在内,用“冒”套好尸体、盖上衣被。在古代,楔齿和缀足最先进行,饭含、设幎目、设握、袭等是之后才进行,但现在,这些活动都是在老人死后一并进行了。
此后,需请阴阳先生卜定含殓和殡葬日期,然后“出讣闻”,即用一张大幅长方形白纸,书死者姓字、生卒年月、孝子姓名等文字,然后张贴在门侧。同时,死者家人还需向五服以内至亲报告殁讯,亦通知族内人前来吊祭。
讣闻亲友接到报丧后前来吊丧,会向丧家赠送入殓用的衣被,丧家则需以白布一副给予来吊丧者。《仪礼·士丧礼》对向国君报丧、宾客凭吊、收取衣被等礼节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规定:“乃赴于君。主人西阶东,南面,命赴者,拜送”,“有宾,则拜之。入,坐于床东。众主人在其后,西面。妇人侠床,东面”,“亲若襚,不将命,以即陈。庶兄弟襚,使人以将命于室,主人拜于位,委衣于尸东床上。朋友襚,亲以进,主人拜,委衣如初,退,哭,不踊。彻衣者,执衣如襚,以适房”,而现在则简化很多。
死者家人还需为死者设铭,铭即铭旌,春秋时期是把红布和黑布拼接起来,上面书写“某人之柩”挂在竹竿上,然后立在尸前台阶上,死者入殡后,即把铭旌覆盖在棺上。现在的铭旌多为红布,上面书写“大德望岳舅(姓氏)公老大人之旌旗”(男)或“大淑如(姓氏)老孺之旌旗”(女),制作铭旌的人需为死者的女婿或外甥,入殡时不盖铭旌,下葬时再盖上铭旌。
入殓
入殓,即尸体入棺。入殓前,需提前在棺底铺上草木灰或木炭灰包,然后垫上褥垫。
入殓时,由长子抱尸头、由四或六人抬尸体,尸脚先出屋,屋外用毯子或被子遮住阳光。入棺时,尸体的脚先放入,后平放棺内。尸体枕“元宝枕”,足蹬三块“曲”,“曲”是制作醋的一种发酵物,寓意“后辈发财”。棺内两侧分置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和生活用具,包括寓意“长青”的柏树枝,然后盖亲友所送的被子,直到盖满使尸体在棺内不能移动为止。
一切完成后,死者舅家或娘家需视殓,然后即可合上棺盖。落钉前,孝子孝眷及至亲好友分批痛苦跪拜、告别遗体。落钉后,亲友焚纸祭奠。
“主人奉尸敛于棺,踊如初,乃盖。”这是《仪礼·士丧礼》对入殡的描述,入殡后,死者家人要按照亲疏远近穿着相应的丧服,即成服。而现在,死者亲人一般是在老人去世当天就穿上丧服。在周原,尚未出殡期间,前三辈人全身着白袍,男性头戴白布圈,女性头戴白帽,关系远的亲属则无须着白袍,仅戴布圈或白帽即可。曾孙辈穿黄色丧服,第五辈穿红色丧服。
封棺后,棺材会放在两专用凳子上进行绞棺。绞棺的绳子一般是两股或三股。绞棺时,用木棒在打结处绞,方便人抬。
入殓后灵堂布置也有讲究。灵前摆一张桌子,名为“祭桌”,围上白布桌罩,上面陈放香炉、蜡台、果品、面食等供品,祭桌上设灵位,然后将死者遗像放大挂在幛上,两边贴上挽联,在灵堂两侧空余位置摆上亲朋好友带来的纸扎品,大多为花圈、纸人、纸钱、纸电视、花馍等。灵桌前设置烧纸盆,地上铺上草垫,桌上有香炉,供亲友祭吊时烧纸上香。
阴阳先生会为死者封两个牌位:一是“供奉某某先生之灵柩”,此牌位在灵柩入土后烧掉;二是“供奉某某人之灵位”,此牌位供奉在家中,三周年后烧掉。两牌位均由白纸制成,呈窄长五边形。另有第三个红色牌位是三周年后使用的,由亲属自己书写,为“供奉某某先生之神位”。
灵堂中,孝子们一般都在灵前铺上席毡,席地跪坐。在守灵期间,每天一早一晚女孝子都必须痛哭一场,这种礼节在《仪礼·士丧礼》中称为“朝夕哭”:“朝夕哭,不辟子卯。妇人即位于堂,南上,哭。丈夫即位于门外,西面,北上。外兄弟在其南,南上。宾继之,北上。”古时的朝夕哭有严格的规定,时间始于死者入殡之时,结束于葬后的卒哭祭(“犹朝夕哭,不奠,三虞。卒哭,明日以班袝。”《仪礼·既夕礼》)。
安葬
安葬前,死者家人需请阴阳先生根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属相、手相等占卜葬日和墓地。《仪礼·士丧礼》中也有筮宅和卜葬日的记载。周代流行聚族而葬,同一家族有成片的公共墓地,家族墓地设专人管理。筮宅时,主人及亲友都要到墓地,由冢人划定墓穴范围并挖开表土层,然后占卜吉凶。周代卜葬日是在葬前一月的下旬占卜下葬之日,对于葬日的选择,有着非常繁琐的规定。
当阴阳先生占卜完成后,便要去墓地打墓。关中地区,墓一般为坑式或窑洞式,窑洞式是先挖一垂直的墓坑,深达丈余时,再在墓坑壁上开口,挖一横向墓道,以备停棺。有钱人家还要用砖石或水泥箍墓。
在周原,下葬前首先需要举行暖丧和迎祭。
葬前一日傍晚至天明为暖丧。亲友至孝需依次轮流烧纸行礼、献乐。孝子孝女需按男左女右跪于灵堂两侧,在吹鼓手奏哀乐声中,主祭者灵前拈香、燃烛、跪哭,接着进行献饭。此后便是献乐,一般会邀请戏班前来表演,节目内容有“秦腔”、“咪咪戏”等。在献乐中,仍行烧纸、叩拜礼,如此烧纸、献乐、行礼,通宵达旦。
戏台丧家为表演者披上红巾表演者将供奉的花生糖果撒向观众葬前还会进行升棺,升棺时要对死者说提醒的话,大概是:“快要走了,请您提前准备一下”。升棺意为“升官发财”,不过实际是为了方便抬棺。升棺时,会在凳子与棺材之间垫砖。一般升1-3次,每升一次加一块砖。升棺完成后,家属烧纸和哭丧。
迎祭,即迎接亲朋送祭品。在当地,孝子们会排成一列,手持哭丧棒,到村庄十字路口迎接前来吊丧的亲友。凡吊客到,吹手均奏乐,每家亲朋皆如此迎接答谢。
迎祭队伍手持哭丧棒《仪礼·既夕礼》记载:“迁于祖,用轴”,即在葬前一日凌晨,趁天色未明之际,要把棺柩移至死者的祖庙之中。现在这一流程已取消。
出殡当天,死者儿女身着的白袍要比之前的厚几层,外加一条大红布巾披在肩膀上,头戴白布圈再加纸帽,纸帽似灯笼状,罩在头顶。另外家中最小的男丁也需要佩戴大红布巾。其他亲属所着成服则与出殡前无异。出殡时,家中男丁需手持一根缠满白絮的柳棍(哭丧棒),待下葬后插在坟堆周围。
葬日当天,按卜定时间起灵。起灵时,棺材由家中被抬入灵车,灵车驶出家门之前,会在棺前放置牌位、供食、火盆等,家中所有男丁分两列跪在棺前,由村中老人主持亲友拜祭。亲友拜祭时,需点烛、烧香、撒酒、烧纸、磕头、哭丧,两侧男丁也向该亲友回礼,一般是磕头三个、作揖三次。以往,棺材都是由人抬到墓地,现在由灵车运输。
灵车亲友在灵车前拜祭乡亲悬举铭旌、花圈等物为前导,吹手吹吹打打,长子或长孙头顶纸盆于出村第一个路口摔破,长媳提前赴墓地撩土于棺下返回。所有孝子均手持哭丧棒,以白布索挽灵柩,女儿扶柩,后面跟着送葬的邻里乡亲,徐徐前进。
出殡队伍及铭旌孝子索挽灵柩棺材入地时,首先在墓圹中放入棺材,然后在棺尾放置铝合金制小垫桌,桌上放置陶罐、水果和香炉,陶罐中需提前放入酵子、水、面,面发起来后,再放入根须枝叶完整的大葱。如果罐中的面溢出来,则表示后辈儿孙都会旺起来。小垫桌前,再放一铝合金制墓门。封土之时,需将亲友送的“纸扎”火烧,全土起冢后,将柳棍插于冢脊,然后烧纸哭吊而回。
垫桌和墓门《仪礼·既夕礼》中规定,下葬后还要进行反哭和虞祭。“乃反哭,入,升自西阶,东面。众主人堂下东面,北上。妇人入,丈夫踊,升自阼阶。主妇入于室,踊,出即位,及丈夫拾踊,三”,这是说,棺柩下葬后,不等掩埋完毕,主人就要先行赶回祖庙哭泣以致哀思。虞祭则是安死者灵魂之祭,虞祭共进行三次,下葬当天举行的叫“初虞”,隔一天举行“再虞”,“再虞”次日进行“三虞”,这在《仪礼·士虞礼》和《礼记·檀弓》中都有记载。
“三虞”之后再隔一日举行卒哭之祭,卒哭即停止每日的朝夕哭。卒哭之祭次日举行班祔,即把死者的牌位供入宗庙而进行的祭祀,目的是要确定死者在庙中的位次。
在周原,葬日当天中午的午宴最为盛大,寓意死者入土为安,而下葬前的筵席则多为臊子面。
午宴臊子葬后头三晚,死者儿孙要去坟地为亲人“打怕怕”,意在为其作伴除寂。
出煞也是周原丧葬习俗之一。指的是灵魂要离开生前居住的家中,前往墓地,随肉身归入黄土。出煞分为引煞和躲煞。引煞时,一人抱着白公鸡走在路上,一人用柳条打公鸡,使其鸣叫,应是为灵魂引路的信号。活人无须避引煞。但躲煞不同,死者家属会提前一天通知村民,在躲煞期间不要出门。相传若是活人出现在躲煞路上,会对其不利。出煞以后,一名老妇要在屋内洒上朱砂水和五硕粮食,分别是小米、大米、谷子、高粱和豆子,用以镇宅。出煞时间以及出煞类型均由阴阳先生一并算出。出煞有时在出殡前,有时在出殡后,视乎阴阳先生的占卜结果。
祭祀
人死后,一般三年要行九礼,头七、三七、五七、七七(尽七)与百日均要举行祭奠仪式,规模较大。第二、四、六个七天(空七)则不用祭奠。葬礼后一周年及两周年时,直系亲属要到坟前祭奠,仪式包括烧纸、焚香、敬酒等。
三周年时,纪念活动较隆重,前往祭奠的人要比前两周年都多,族人亲戚都来献礼馍、纸花,以示哀思。三周年时还要举行立碑仪式,在坟墓前树立起石碑,请吹手奏乐、请地方有名望的人揭碑、宣读碑文,然后进行孝子献祭、烧纸叩拜等项。
《仪礼·士虞礼》对古代祭礼中的小祥、大祥和禫祭的记载如下:“期而小祥,曰:‘荐此常事。’又期而大祥,曰:‘荐此祥事。’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古礼中,小祥、大祥、禫祭的礼节与今日祭祀之礼比起来要复杂得多,每次不单要洁身、准备猪肉祭品,还得要专门的人作为祭祀的对象“尸”,以达到“祭,如在”的效果。
此外,古人丧服的更换、减杀是从小祥开始的,小祥之前衣服上不能带有颜色艳丽的花纹,等到禫祭之后,衣服便能恢复正常。相较之下,现今的礼仪要精简许多,农村地区的三年换服并不是真正等到三年后才换掉丧服,大多数人是在头七之后便把丧服脱去。待到第三年换服时,再将丧服等与死者有关的物品拿出焚烧,表示生活完全进入正轨。
丧葬礼节在周原这片土地上传承了千余年,虽经时代发展有所变迁,但并没有失去其最根本的意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事死如事生,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教育和启迪。“明器衣衾、俎豆牲牢,其实是丧礼的细枝末节。哀戚之情、敬畏之心,才是丧礼真正的核心。”
【参考资料】
孙庆伟:《事死如生,慎终追远——周代的丧葬文化》
杨卓:《现代陕西礼仪与周代丧礼承袭关系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丧葬为例》
李福蔚、龙剑辉、李亚龙:《宝鸡民俗文化丛书——社会民俗》
本文原载“周原考古队”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授权转载。原文由吴琪瑶、邹钰淇撰稿;吴琪瑶编辑;邹钰淇、朴俐娜采访;付怡、邹钰淇、朴俐娜、吴琪瑶摄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