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乘风破浪》第一次公演为何缺乏记忆点?
观众原本对这一季《乘风破浪》期待值不低,但上周末第一次公演舞台结束后,“一公 难看”就登上微博热搜头条,不少观众顺道怀念起《乘风破浪的姐姐》(下文简称《浪姐1》)的一公舞台,“浪1 yyds”一并登上热搜。
一公难看上了文娱热搜第一
《乘风破浪》一公是否“难看”见仁见智,但若说缺乏记忆点恐怕是一个共识。三年过去了,《浪姐1》一公的《大碗宽面》《艾瑞巴迪》《兰花草》仍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乘风破浪》一公舞台就平淡多了。
《乘风破浪》海报
问题出在哪?
先说《乘风破浪》模式与赛制上值得商榷的地方。把第一季、第二季得票数最多的宁静、那英请来,让她俩组团battle,固然可以增加观众的熟悉感,帮观众更快进入节目的情境;但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两个大姐,抢了太多的话题、太多的焦点、太多的镜头,反倒让这一季的姐姐群像的镜头比以前少得多,观众也缺少挖掘其他姐姐身上不为人知的魅力的契机。
重新请回宁静、那英,有利有弊
熟悉感的另一层面就是疲劳感。宁静从《浪姐1》走红后,综艺节目没少上吧,不知道其他观众什么感觉,像笔者这种啥综艺都看一点的就觉得她在《乘风破浪》中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完全在预料之内。宁静、那英的组团战预计会贯穿整季节目,只希望从下一期开始,节目的剪辑组多给其他姐姐镜头吧。
这一季有六场公演,有四种舞台,分别是唱跳(挑战唱跳合一的女子齐舞),唱乐(挑战与乐队合作的小型音乐现场)、唱演(挑战用音乐表演讲述故事的魅力)、唱秀(挑战更先锋的音乐表达)。不像《浪姐1》《浪姐2》局限于唱跳,模式上是一个突破和进步。
四大舞台
只是效果如何,就取决于执行。必须要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而非为形式而形式。这就对选歌的要求很高,歌曲的内容与形式要相互契合,而不是为演而演、为秀而秀,否则到时候舞台有四种,效果还不如以前单一的唱跳。
另一方面,既然舞台已经分为四种,为什么一对一battle的时候,不让同一种舞台的相互竞技?唱乐的,就比vocal,唱跳的,就比舞齐不齐。但《乘风破浪》一公还是“随机”的形式,也就出现了唱乐与唱演battle的局面,观众投票时会比较焦灼,不知道主要衡量标准是哪个。
出现不同类型舞台battle的情形
具体再来看一公的表演层面,从选歌到姐姐们的表现,全方位低于预期。
节目组的选歌非常关键,很考验音乐总监的能力。既要契合主题、张扬女性色彩,本身也要好听,或者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最可怕的是不好听,也没记忆点。
《乘风破浪》一公的选歌,8首歌曲里有5首男性演唱的,虽然演唱者性别与歌曲表达无直接联系,但女性的歌曲大概率还是有更鲜明的女性表达吧?并且,我相信很多观众是第一次听公演里的某些歌曲,里头还有顶流歌曲(粉丝专供),除了喊口号外(顶流喊口号,跟女性喊口号“异曲同工”),听不出什么音乐性来。因此,微博上有这样一条评论“原来《乘风破浪》才是真正的打歌综艺”,嘲讽得很到位。
除了好听与否外,歌曲的价值表达也是节目侧重的部分。《浪姐1》《浪姐2》更多是凸显女性独立、飒爽、自爱、勇敢、霸气的这些面向,这当然是对的;但这绝非意味着性感、温婉、甜美、妖娆等面向就“低人一等”。我们既要反驳以所谓“女人味”束缚女性,同时要警惕把所谓“女人味”等同于迎合男性凝视,让女性不敢甜美、不敢温婉、不敢性感……可女性的甜美、温婉、性感也可以是女性的自我欣赏、自我悦纳啊。
节目进行到第三季,我们愈发觉得节目、或者节目里的姐姐,有点刻意“去性别化”了。刻意的口号、刻意的人设、刻意的凹姿态,反而失去了女性的多种可能。王心凌意外火了,既是苦涩生活需要甜味,也是因为节目中好几个姐姐争抢着“中性化”,一个甘于甜美、享受甜美状态的王心凌也就显得珍贵了。
自我悦纳的甜美,也没什么不好
有个别姐姐说“我不是女人”,这是她自个的选择,30个姐姐里本来就各式各样都有;但节目在选歌上,可千万别掉入类似的陷阱,一个劲要中性化、要去甜美、要喊口号。一公的选歌就是这一逻辑的结果——好歌的比例太低了。你哪怕是选王心凌的甜歌,也比那些男性口号歌强得多吧。
歌曲本身已经够平淡了,但无论是编曲、舞蹈设计、舞台设计,也与《浪姐1》有差距。先锋性似乎被磨平了,唱演舞台成煽情表演;唱乐舞台个别姐姐拿乐器像摆pose;唱跳舞台——算了,真有唱跳这东西吗。最后只剩唱秀舞台了,借助一些高难度装置,多少还是有点highlight。
姐姐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浪姐1》时,因为没有模板、没有参照,节目组抓很紧,姐姐们一个个也特别拼,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潜力,不会唱跳的人到最后都有明显的进步;每一次表演时,在组合搭配上也努力地扬长避短。
《乘风破浪》,明显可以看出节目组的“佛系”,姐姐们更“佛系”。“三十而悦”,姐姐是该自我悦纳,但自我悦纳不等于“躺平”,不是我安然接受我的“不会”“不擅长”,不是我虽然会好好练习、但没必要非得去“挑战自己”,不是我要一直待在舒适区里……
我相信姐姐们私下不是这样的个性,她们的状态保持可太好了(比一众男星好太多了),一定没少下功夫;更多是节目的氛围下,让她们觉得“安逸”了才是“自我悦纳”。
所以,节目中有两个唱跳舞台,没有任何有难度的舞蹈动作。郑秀妍出自韩国女团,唱跳能力杰出,结果请了人家来也就是跳几个初学者的动作。《要你管》比较“难”的,是借助灯管做了几个动作。难度倒不在于动作本身,而在于“齐”。没道具时就没法做到整齐,借助灯管更是自曝其短。
确定这是主打“齐舞”的唱跳舞台吗?
唱秀作品《雾里》,哪怕有朱洁静、唐诗逸(两个都是舞蹈界的大神)、齐溪(舞蹈系毕业,有舞蹈功底),但假若有个“无知之幕”,观众根本无法猜出这个节目汇集了中国最顶尖的舞者。观众只会发现:欸,她们的一些齐舞动作根本没有很齐,高难度动作也不多。
唐诗逸和朱洁静太“大材小用”了
《乘风破浪》有那么唱功了得的姐姐,但节目几乎没有体现出她们的vocal实力——为了照顾其他基础差的姐姐,她们要么唱不适合自己的段落,要么降key处理。结果就是,柔情的歌曲显得煽情,有爆发力的歌曲变得平淡。
《浪姐1》是大家相互带动,强的带动弱的,一起进步;《乘风破浪》,姐姐们都有意识地要凸显姐妹情谊——姐妹情最重要嘛、开心最重要嘛,强的让弱的,大家一起“退步”。一公结束,自然没什么可以留下来的舞台。也不要怪赵樱子天天挂热搜了,不然还有啥戏剧冲突和话题点呢?
相互“迁就”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变弱
可能会有人说,《披荆斩棘的哥哥》大家不也佛系嘛,怎么不怪哥哥们“躺平”。哥哥们是真佛系(一公无淘汰),可至少在节目编排上让他们发挥所长了,哥哥们大抵都能保留鲜明的独特性(林志炫会唱,赵文卓能“武”,大湾区哥哥情怀管够),或者有魅力释放空间(火了李承铉、张淇)。《乘风破浪》一公舞台上,没有一枝独秀,只有“泯然众人”。
前面的批评说得是有些重,但也是因为爱之深。跟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综艺相比,《乘风破浪》是可看性最高的那一类综艺。节目进行到第三季,有时也难免陷入套路,或者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观众的批评也是建立在希望节目更好的基础上。
本文发表时,《乘风破浪》已经准备录制四公了。现在节目组会及时收到网友对一公的反馈,能改进还是抓紧改进吧(就像王心凌火了之后,正片里就多了不少她的镜头)。我相信大多数观众还是希望“浪姐”可以一直做下去,而不是第三季成了收官季。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