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南联大八十周年庆明举行,专家:联大培养出的是“潜人才”
明天(11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以下简称“纪念大会”)将在北京大学举行。
“他们一直把这段历史深埋在心里。当我敲开他们的门,告诉他们我要重写这段往事时,他们那种渴望的眼神说明他们已经等待很久了,往往只问一个问题,他们一口气谈三四个小时。”张曼菱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8年她返回故乡云南,专注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研究,总共采访过150多名西南联大学生。其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访谈录》,撰写的《西南联大行思录》,组成“西南联大三部曲”。
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任继愈题写的书名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8年11个月,但这所特殊的大学成为国人心目中对于大学培养精英人才的最好注释。此次纪念大会由北大与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一起举办。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北京大学校友会了解到,此次纪念大会是近五年来西南联大校友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聚会,截至10月20日,已有80余名西南联大校友确定参加,他们的平均年龄在95岁以上。
张曼菱也被邀请参加纪念大会,并将在11月1日下午的西南联大精神研讨会上发言。
10月28日,澎湃新闻专访了张曼菱。她表示,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都是潜在人才,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是因为后来还在继续深造,所以希望外界不要神化西南联大。她认为,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展现了抗战时代的文化人和老师们的气节,都应该被纪念。
张曼菱近照【对话】
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应该被纪念
澎湃新闻:是什么原因让你开始研究西南联大,并坚持了那么多年?
张曼菱:是我从童年、幼年种下的种子。
我是昆明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上一代是书香世家。他们的青春期正好是在抗战时期的昆明度过的,我父亲经常去旁听西南联大的课,而且,那个时候的昆明应该说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国际都市,全国那么多知识分子、精英都在那里。我父母的精神世界也是那个时代带下来的,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但是被时代熏陶。
因为我父母给我这样一种宽阔的历史情怀,我觉得西南联大和我的天赋是合拍的,可以说从小家训有这种伏笔。当然后来我考上了北大,北大是西南联大的传承。
我认为,西南联大不是一个理念,它是一道文化的门,是一个文脉,打开了就跟我的血脉相通,这些事情给人的生命以动力,让你去追求生命里的好奇,它不是一个很枯燥的命题。我想寻找的是一个可以给我解渴的文化源泉,可以照亮我灵魂的东西,这个就是西南联大。
澎湃新闻:你怎么评价与西南联大同期建立的其他战时大学?西南联大有什么特别之处?
张曼菱:我认为,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应该被纪念,它们都展现了抗战时代的文化人和老师们的气节,不管它存在了多久。
西南联大(的特点)一个是人才众多,成就非常突出;一个是存在时间最长,一直到了抗战胜利。
其他大学都夭折了,很多在漂泊的过程中没有粮食或者仗打了,没有地方了。但是从气节、从骨气风骨到最基本的精神,所有的抗战大学都是伟大的,我们都要纪念和借鉴。
所有的战时大学都应该整理他们的校史。那些校长都是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担起重任,都是不朽的人物。
西南联大学子渴望出版的书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那个年代对于人才的保护?
张曼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很优秀的传统,我们这个民族崇尚文化。
到了战争时期,这种人才就变成战略转移了。老师、学生为什么要得到优待?大家觉得是应该的。到了长沙,反而有些学生自己坐不住了,就说我们为什么还坐在这里读书,我们应该去打仗。学生自己觉得要为国家尽责,然后老师们劝,说为什么国家这样子,关键是战后我们要重建中国,我们不能再这么弱下去,我们要让日本以后不敢打我们,所以要继续读书。
知识分子并没有认为自己就是软弱的,他们有责任感,他们有同情心。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他们好好的,国家就有希望。
只有读书的种子保存,我们这个民族才能生存。
澎湃新闻:当时的物质条件那么差,为什么西南联大还能保持非常高的教学质量?
张曼菱:这个也不是绝对的。西南联大真正达到毕业的只有2000人,前后招生8000多人,中间流失了很多。(有些学生)因为贫困失学,(有些学生)因为打仗失学,还有一些(学生)考试不行。总而言之,如果不是战争怎么会流失那么多人?
还有一个是研究基本停止了。为什么(西南联大)本科好?(教授们)都来教本科了,不搞研究了,对本科生特别好。所以我觉得要实事求是,(西南联大)没有出多少研究成就,好多实验都停止了。
另外,(当时)本科生的教科书是校长从欧洲运到上海商务印书馆,运出来以后又走海路,从香港绕到昆明,它的教科书始终是国际对接的,这也是(教学质量高的)一个因素吧。
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都是“潜人才”,潜在的人才。他们成为人才,是因为后来他们还在继续深造。不要那么神化西南联大,但是它培养的(确实)是非常好的“潜人才”。
西南联大校友友情牢固
澎湃新闻:你准备在11月1号的西南联大精神研讨会上介绍哪一方面的情况?
张曼菱:既然是研讨会,我觉得还是要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不应该把文化物化了,我希望研究西南联大“不忘初心”。
澎湃新闻:你目前仍在对西南联大进行相关研究吗?
张曼菱:我在编写三本书,其中两本托付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本是《西南联大学人访谈录》,我从采访的150多个人中遴选了30人出来,把他们的访谈记录下来。他们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讲得也比较完整。
另外一本书叫《学人侧影》,就是从侧面看西南联大学子的影子,写了我接触比较多的老先生们,有对他们比较深的一些领悟。
《西南联大学人访谈录》是原汁原味的,记录的都是他们的话。《学人侧影》则有我的观察,就是从我的眼中看到的他们,而且有我文化方面的一些领悟,所以就像是一种投影。
还有一本是《西南联大往事》,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以一种普及的视角,以我多次为北大、清华学生讲演为基础,娓娓道来。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郑哲敏题写的书名澎湃新闻:你之前采访的西南联大学子资料将怎样保存?
张曼菱:我把所有的资料都搬到了北大图书馆,包括访谈(对象)和家属将近200人的资料,图书馆(工作人员)将采访的磁带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存进了电脑。但我要求图书馆不能让它们有任何的商业用途。
我觉得我要有一个交代,当我结束整个采访时让他们魂有所归。北大是西南联大领头的学校,也是我的母校,这也是我回报北大的一种方式。
澎湃新闻:怎么看待这次西南联大80周年庆只邀请北京的校友参加?
张曼菱:从年龄上来说,确实是有风险的,很多校友年龄太大了,又是冬天,如果外地的来了就要联系交通和住宿,而且也不是每个老人都有亲属陪伴,这种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要有亲属陪伴才能出门。
邀请老人都是带有风险的,最好应该说明,请大家量力而行,看自己的健康(状况),还有自己出行的能力,包括是否有人陪同等。
那些老人心中最珍贵的就是西南联大,我采访过的一些老人平常是气息奄奄的,一提到西南联大眼睛就闪闪发光,所以你想,西南联大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我去台湾,瘫痪的人都接受我采访,而且化妆打扮得非常漂亮,穿好衣服,他那么痛苦,下肢瘫痪坐轮椅接受我半天采访。他看见我,就像看见大陆,看见西南联大。那种热情我明白,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西南联大。
任继愈寄语澎湃新闻:怎么看待西南联大校友之间的同学情谊?
张曼菱:那是他们共同经历的时光,就他们一生来说,是最光荣的也是最自豪的岁月,大家在一起肯定有认同感。
有一次我去采访西南联大校友李凌,她家很小,我们摄制组进不去,只有我和摄像师勉强进去了。她家小得连书都要放在床底下,她要不断地在我脚下搬东西,我才能走进去。
但是她说,上个礼拜,有很多西南联大校友就在这里吃饭,王汉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都来了,她说她邀请了,他们就来了。
我很感动于他们很牢固的友情,互相之间没有排场、体面,同学间都是摘掉面具,只有人的情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