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其实还是一位畅销书作者
整整五百年前(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1483-1546年)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帷幕。有意思的是,除了宗教改革家之外,这位风云人物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德语畅销书的作者。
《圣经》的翻译
《九十五条论纲》石破天惊,大大刺痛了不可一世的天主教会,也令马丁·路德上了罗马教廷的黑名单。教皇宣布这位维登堡大学的(天主教)神学博士为“顽固不化的裂教者和公然的异端分子”,这就意味着,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随时可以把他投入火堆。幸而路德依靠自己的保护人(萨克森选帝侯“智者”腓特烈三世)的帮助下,避居于萨克森境内的一座古堡里,令教廷的权威鞭长莫及。幽居古堡之初,马丁·路德的思想非常矛盾,“我不想到这里来,我愿意在吵闹中……我宁愿在燃着的煤上焚烧,而不愿在这里腐烂”。但随后他就着手进行一项影响深远的工作:将《圣经》译成德语。
柏林的马丁·路德雕像《圣经》是天主教会所说的人类同上帝订立的契约,是上帝的启示和不可怀疑的行为准则。但在中世纪欧洲,教士们口头上宣称《圣经》的字字句句俱为天启,实际上他们自己却具有极大的杜撰余地。在将《圣经》由希伯来文、希腊文译成拉丁文的过程中,教界的权威们不仅在《圣经》的原文中制造了种种错误,而且还随心所以地进行注解与发挥——路德自己就说过,“我越读教父们的著作,越感到气愤”。然而,除了教父的著作外,官方教会不许教徒自己研究《圣经》。当时能读懂拉丁文《圣经》的人则仅限于教会阶层和一些受过教育的贵族,下层民众则苦于不懂拉丁语,即使得到一本拉丁文的《圣经》,也形如天书。
故而,马丁·路德决心给德意志中下层民众教徒提供一本看得懂的《圣经》德语译本,从而摆脱罗马教会的愚弄和压榨。实际上,路德并非将《圣经》译成德语的先驱。在他之前,已有大约有十八种德文《圣经》译本问世。但由于它们依据的是当时的罗马教廷钦定的被加工过的拉丁文《圣经》,而非直接从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原文译出,词语呆板粗劣,误解百出,其影响自然微乎其微。而马丁·路德本人通晓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故而他用以翻译《圣经》的底本是未经任何天主教学者编纂的希伯来文与希腊文本,显然更胜一筹。
马丁·路德翻译《新约》的房间为了使不谙拉丁语、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民众能用德语看懂《圣经》,路德可说是煞费苦心。毕竟当时甚至没有一本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与德语相互解释的词典可资查寻,路德每译一页,都会遇到上百个语汇问题。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一直努力要译成纯正且准确的德文。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我会为了一个词搜肠刮肚三四个星期,有时还会一无所获……现在人们可以一口气读三四页,丝毫意识不到现在一马平川之处以前曾布满了巨砾、路障。我们当时必须以流汗辛劳除掉这些巨砾、路障,使大道畅通无阻。”除了与同事经常研讨以外,路德还“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传说,为了译出《旧约·利未记》中关于动物牺牲的描写,路德甚至跑遍了当地屠宰场,请求屠夫剖开几只羊,让其介绍羊体各内脏的名称。有时候,他会这样做:先按原文字词次序一一直译,然后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词的同义词逐一列出,再从中选取意义最合适、对语句的平衡和韵律均有贡献的字眼,接着却又将这一切暂弃,抛开原文字句的束缚,做出最为流畅的翻译,最后才将拘泥细节的译法与流畅的译法相结合,得出最能表达语句精义的流畅译文。就这样,由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成为了“德语翻译的不朽典范。”
印刷术的助力
虽然过程算得上是字斟酌句,但路德翻译《圣经》的速度仍然令人称奇。自1521年年底至1522年3月1日,路德将接近300页的希腊语《新约》原文全部译成德语,仅用短短10个星期。而在《新约》译本出版未久,路德便开始修订起初的《新约》译文,并着手篇章庞杂的《旧约》的翻译工作。12年后(1534年),第一本完整的新旧约德文《圣经》即告问世。
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比起路德翻译速度更快的,是路德版德文《圣经》在整个欧洲范围内的传播速度。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德文《圣经》不胫而走,先后被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和芬兰语等,并在扉页上注明了“由路德博士编纂”,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丁·路德成为第一位以畅销书作者而闻名的畅销书作者。
毫无疑问,在这方面,生逢其时的马丁·路德得到了欧洲新出现的活字印刷术的帮助。就像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那样,印刷术“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直到15世纪中叶,欧洲人仍在沿用落后的手工抄书。这实在是太慢了,通常出书的速度是一天5页,抄完一本圣经一般需要6个月,更不用说手工抄书中难以避免的讹误了。实际上,1450年古腾堡在美因兹发明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书籍抄写中的错误。但它一经问世,大量印行文字材料的能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一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看到德国一家印刷所的效率时赞叹道,“它一天印出的东西比我们一年写出的都多!”另外一位印刷商甚至狂言,“有26个铅字兵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这种夸耀被证明绝不是无根据的:印刷术发明后短短半个世纪,欧洲印书量已经达到35000种、900万册。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虽然古登堡利用他的新发明印刷的第一批书籍就是四十二行本《圣经》(因每页的行数是42得名),天主教会倒是“颇有远见”地认为印刷机术将成为“误导”信徒、传播“谬误”的罪魁祸首。在印刷术出现以前,罗马教廷因为拥有远较其挑战者更发达的内部传播渠道,因此总是能够在西欧轻易赢得与“异端”的论战。但由于印刷机的出现,“危险思想”的传播远远超过这种思想创始人的直接影响。检查官们也不可能像旧时那样用小刀刮掉羊皮纸上的文字就可以有效防止“异端”思想的泛滥了。为此,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亨内伯格在这个发明(印刷术)诞生的城市发布禁令,严禁“滥用”活字印刷术这一“神赠技术”,1489年教廷更是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1501 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再度重申不得刊印一切未经教会审查的书籍。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新兴的印刷术以其出版速度快、成本低、商业价值高而受到人们重视,强烈的利润动机也使商人们不顾禁令继续使用印刷机——哪怕是冒着被教廷囚禁甚至判处火刑的风险。
古登堡《圣经》空前绝后的成功
在各地的印刷机轰隆作响声中,从1522年9月德语《新约圣经》出版到路德辞世的24年间,德语版《圣经》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广为流传,经历了前后430次(全部或局部的)重印和不断再版,光是在威登堡一地就出版了十多万册。“按照当时的出版率计算,平均每17个人就有一本路德翻译的《圣经》”。可以说,宗教改革是印刷业的产物这种说法并不是无稽之谈。
从今天的出版界眼光看,马丁·路德就是销量的保证,他的姓名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大“IP”:他的作品竟占所有在1518年到1525年之间售出的德文书籍的不下三分之一。特别是在1520年,当年德意志境内共出版各种德文书籍和文章共208册,其中路德的著作竟达133册之多,一人居然独占半壁江山,这个纪录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可以说,马丁·路德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能够用自己的名字来“卖”自己新书的作家。对此,马丁·路德本人也不讳言,他曾经说过,“人人都想在今世寻求不朽、流芳百世。有些大君主和臣宰,为自己树立高大的石柱、金字塔、大礼拜堂或辉煌的宫殿和堡垒;军人克敌制胜,以求获得称赞和荣誉;学者则著书,以留名后世。”
马丁·路德著作可以说,十六世纪的德国,没有哪一部书能与路德的《圣经》媲美,没有哪种著作拥有如此多的读者。至于影响超过路德的作家,在德国当时也是难寻的。直到十八世纪,德文《圣经》还是西欧最畅销的书籍。自1522年路德版《新约》问世以来,“所有能看懂德文的人都在贪婪地一读再读,将其牢记心中;每人随身携带《圣经》,感到极为自豪”。正是拜路德所赐,“社会地位低下的鞋匠和妇女都能够谈论《圣经》了。这些人不仅同一般天主教徒辩论,甚至敢于同神学博士和大师争辩有关信仰和福音的重大问题”。
不唯如此,就像恩格斯评价的那样,“路德不但扫清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指长期形成的积弊),而且也扫清了德语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并且撰写了充满胜利信心的赞美诗,即16世纪的《马赛曲》”。就像路德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使用的,是我想让南北德意志人都能理解的通用语”。他以萨克森方言为基础,搜集、研究、整理、加工各种德语方言,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创造了通行全德的共同的书面语言并通行至今。他的《圣经》为德语文学奠定了基础。很快,德意志的诗歌、戏剧用语,甚至连教堂的唱诗班都使用由路德创新的德语了。所以二百多年后的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就说,“德意志民族始于路德”。不但歌德年轻时曾经勤奋地用路德《圣经》来锤炼自己的文学语言,就连离经叛道的诗人、哲学家,声称“上帝已死”的弗里德里希·尼采也曾承认,路德的《圣经》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德语书籍。这就足以证明,路德的《圣经》翻译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功。“马丁·路德博士”的名字也因其翻译事业而名垂青史,诚如路德自己在《关于翻译的公开信》(写于1530年)一信中所作的宣告:“我确知,直到世界的末日,谁也无法抹去我的名字”。
路德之墓-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