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匠星⑥|大赛失利留校任教,杨慧芳:把经验传给后来的选手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2017-10-28 07:3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由于赛制剧变,杨慧芳没有拿到奖牌,她将回到母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任教,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后来的选手。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剪辑 杨帆(01:33)
【编者按】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们犹如一颗颗新星,迸发出光芒。

成为大国工匠,这条路有多远?中国的职校学生用15枚金牌向全世界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虽遥远但可及。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中国的发展强大,离不开恪尽职业操守、崇尚勤奋钻研的工匠精神。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中国工匠”?

10月23日起,澎湃新闻推出“匠星”系列报道,记者走进上海职校,采访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教练和同学,探寻中国职校教育的成长之路和发展方向。

一张彩色印刷纸,在外人看来,只是四种颜色的不同组合,但在杨慧芳眼里,是几十甚至上百种色块的组合。

结束世界技能大赛回到上海的第一天,杨慧芳把自己关在房间睡了一天一夜。醒来时,脑海里仍然是大大小小的色块。杨慧芳闭了闭眼,想甩掉这些细微到要用电脑分析的色块,但色块晃了晃,没有甩掉,也没有聚成奖牌的颜色。

10月23日,再次走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基地,看着“关”了自己两年的胶印室,杨慧芳突然有些不知该做什么。直到旁边的老师半开玩笑地提醒她:“今天是你第一天正式上岗吧。”

是的,因为临场意外,杨慧芳失去了第44届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奖牌,但她签约学校,成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基地的教师。

“我要把这些经验,都留给后来的选手。”杨慧芳说道。

杨慧芳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忻勤 桑文浩 图

成为种子选手:提前两年准备世界技能大赛

2014年,杨慧芳考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包装工程系,包装管理专业。这所创建于1953年的学校,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被誉为中国出版印刷专业教育的摇篮。

大二那年,听说学校要选拔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种子选手,老师让杨慧芳试试,她就试了,还选上了,从此踏上集训、比赛,基地、寝室的道路。

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世界技能大赛被称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这项赛事的奖牌也是对技能和专业的最高肯定。

201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王东东出乎意料收获铜牌。2015年,学校再次参赛,选手张淑萍再传捷报,摘下银牌。

两届赛事,四年积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技能大赛为重要平台和手段,确立了“世赛引领、赛教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瞄准行业需求,将日常教育教学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将国际先进标准引入教学,实现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相互促进。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也提前两年甚至更久锁定。

2016年8月,杨慧芳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获第四名,入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之后,在“六进三”、“三进二”、“二进一”选拔赛中杨慧芳均获第一名,顺利获得进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

“其实不仅仅是后来选拔的时候是层层淘汰,在学校选拔的时候,同样是越到后面人越少。”杨慧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入选学校种子选手后,自己一年多时间,几乎都是实训基地、寝室两点一线,而且越临近比赛,人越少。很长一段时间,实训基地就她和另一名选手,赛前两三个月,更是只剩她一人。如今,在胶印练习室进门处,仍摞着半人高的胶印作品,全都是最后一个月,杨慧芳练习留下的。

赛制剧变:三道门槛每道都可能打回重做

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专家李不言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共四个模块,大分值就在胶印模块。

李不言介绍,这个模块今年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在签样印刷环节,分设了3个质量门槛,分别为色彩、套准和表面质量。只要有任意一个门槛达不到行业内高标准主客观评判要求,就无法继续工作,需重头再来,直到比赛时间用完。

杨慧芳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忻勤 桑文浩 图

印刷实际是一项极为考验眼力和耐心的工作。在非专业人员看来的一种绿色,就能分为粉绿、翠绿、中绿、深绿、淡绿、草绿、柠檬绿、苹果绿、灰绿、墨绿、橄榄绿、荧光绿、荷叶绿等。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选手要做的,就是精确掌握各种色彩的构成,需要一边印刷一边用眼睛结合仪器测试每一种颜色的误差,所要求达到的误差是人眼早已不能分辨的。而每一种颜色,一般都有十几个色块,这十几个点,都需要进行反复测试。

之所以说今年技能大赛在色彩等方面设置门槛,是因为往年只要提交签样就可以继续生产,只是判分不同。今年,只要任意一个门槛没有达到要求,就要打回重头再做。

留校任教:将经验留给学弟学妹

回到上海,杨慧芳把自己关进房间,睡了一天一夜。她说:“觉得特别对不起学校,对不起每一个人。”

杨慧芳说,睡醒的时候,她想起,她的学长们拿过铜牌,拿过银牌,就差金牌。想起出征前两个月,整个学校都知道她要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连食堂的阿姨也认识她,说:“加油拿块金牌回来。”

不过,就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杨慧芳得知,自己留校任教的手续已经办完,自己已经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实训基地的教师了。

杨慧芳来自河南农村,因为知道家里的经济情况,所以她不苟求太多,大一期间,虽然课余时间不多,但她还是抽出时间去做兼职,发传单、做服务生等。她一直记得,11年前离开父母外出求学时,她的妈妈只能给她一句话“不要让人瞧不起,不要让人踩在脚底下。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杨慧芳说:“我还是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传给学弟学妹。”

说这话的时候,李不言正走进办公室。和杨慧芳一样,一回到家,李不言也整整睡了一天一夜。他说,睡醒了可没时间多想,“新一届的种子选手选拔又要开始了。”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一切能改变的。夺金的希望和经验,都可以留给后来人。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