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上海犹太难民索尼娅:我乐于向德国公众讲述这段难忘历史
5月31日,2022年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在线上举行,来自德国的索尼娅·穆尔伯格获得了“丝路友好使者”荣誉称号。该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环球人物》杂志社共同主办。
1939年春天,身为犹太难民的索尼娅父母跨越重洋,从德国柏林来到上海。同年秋天,他们在上海生下了索尼娅。在上海的八年时光,成为索尼娅难忘的人生回忆。
索尼娅·穆尔伯格(Sonja Mühlberger) 是1939年10月26日出生在上海的“上海宝贝”(Shanghai Babies),出生时的名字是索尼娅·克里普斯 (Sonja Krips)。
她的父母赫尔曼和伊尔莎是从德国柏林来上海寻求避难的犹太难民。1938年11月,赫尔曼被纳粹抓进了臭名昭著的达豪集中营,伊尔莎当时听说阿姆斯特丹的中国驻荷大使馆正在给犹太人发签证,就给已经逃到当地的表兄欧仁写信,要他帮忙试试申请签证。
身为记者的表哥欧仁果然从中国人那里拿到了一份签证申请表寄了回来。可惜的是,欧仁自己后来没能及时逃离西欧,一家人惨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伊尔莎则拿着签证申请表和丈夫从达豪集中营寄来的明信片来到法兰克福中央警察局,向盖世太保保证他们夫妻会立刻离开德国。就这样,赫尔曼在被关进达豪集中营4周后幸运获释。夫妻两人立刻开始想办法弄到离境许可。
在上海的八年避难生活里,索尼娅一家虽尝遍艰辛,但也在和中国邻居、友人的相互扶持下顺利度过了这段时光。索尼娅全家一直居住在虹口。“我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是看着周围环境,问这问那的,所以现在我还对当时的街景十分熟悉,对很多细节记忆犹新。”索尼娅回忆说。
索尼娅一家四口在上海虹口居住期间的难民登记表(原件已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当时上海饱经战火摧残,中外居民的生活物资都比较贫乏,但相对安全的环境也让索尼娅有了一些简单的快乐,六、七岁的时候,她学会了溜冰,她还经常去附近的小公园玩耍。索尼娅还善于在困顿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生活细节,她依然能回忆起爸爸赫尔曼当年靠贩卖鸡蛋糊口的场景:“他动作非常熟练,五指一张夹住四枚鸡蛋,往窗口的光线下一伸,就能马上看出哪些是好蛋,哪些卖相不大好,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到不同的篮子里。”
“我的爸爸赫尔曼是一个比较有左翼思想的人,当然他被纳粹关到集中营并不是因为这个,他那时也不是共产党员。”索尼娅回忆说,“但在上海,他有一个左翼朋友的小圈子,一开始有20多人,后来变成了40多人,其中有一些成员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帮助中国军队。战争结束后,他们大都返回了德国。”
1946年即将回国的索尼娅一家四口在上海虹口汇山公园(今霍山公园)的合影
今日霍山公园内的纪念碑 澎湃新闻记者 胡甄卿 摄
战争结束后,索尼娅和家人回到了柏林,他们居住在城市的苏控区,随后又以东德公民的身份亲历了两德分立和冷战岁月。“经历了那场战争,我的父母自视为反法西斯主义者,而当时在英、美、法占领区,依然有一些前纳粹党成员在活跃,我的父母则希望重建一个没有法西斯主义的民主的新德国,所以他们1947年加入了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德国的执政党,1946年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两党在德国苏占区的组织合并而成)。”索尼娅说。
上海在索尼娅一家人以及和他们类似的难民心中留下了始终难以磨灭的印记。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东德的报纸就曾刊发了关于这批数百名难民从上海返回德国的报道,索尼娅将有关的简报珍藏至今,成为历史的见证。但由于苏东阵营内部的一些历史原因,直到冷战结束后她才有机会重返上海探访。时间悄然流转,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索尼娅坦言,自己从来没有忘记在上海的任何事。
1998年5月2日,索尼娅第一次回到当年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居住地许昌路954号。
(许昌路原名华盛路Whashing Road,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租界后更名为许昌路。)
近20年来,索尼娅一直致力于研究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历史,以及上海犹太难民名单的整理和甄别工作。她认为,当年被纳粹政权迫害的犹太遇难者和难民往往只是作为一串数字出现在历史书上,但作为亲历者,自己有责任让每一个因为上海而幸存的犹太难民拥有姓名。索尼娅不断搜集的犹太难民名字也会出现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一面名单墙上。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名单墙的部分 澎湃新闻记者 胡甄卿 摄
“当时很多研究机构对当年上海犹太难民的数字认定并不统一,因此这个名单墙十分重要,并且还在不断追记。2014年名单墙上有13732个名字,后扩建时更新为18578个,现在索尼娅在不断搜集,已经有将近两万个名字。”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说。
2000年,索尼娅意外得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份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并几经辗转找到了它。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名单的整理和甄别工作,20多年过去,索尼娅始终保持着对这项工作的热情。
索尼娅在最近的20多年里也多次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参加各种关于大屠杀,关于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这段历史的各种研讨会和报告会,向世界各地的听众、专家和学者讲述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自1998年来, 她先后9次回到上海,参加犹太难民在上海的重聚活动、学术活动以及关于犹太难民和上海的纪录片拍摄等等。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索尼娅总是带着热情对旁人讲述那段在德国尚未广为人知的历史。
“德国社会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乐于向普通德国人讲述这个非同一般的故事。”索尼娅说,“同时,我会尽力在柏林、在德国把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人串联起来,一起纪念,形成一个社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