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支教11年的代课老师无奈告别山村,月工资880元实在太少
文|和光
据澎湃新闻报道,支教11年,36岁的山村小学代课老师侯长亮打算离开了。自2011年大学毕业,远赴山村支教的他很少考虑过归期,直至2020年结婚,每月880块的工资难抵现实压力,他不得不选择离开。教材内容的“城市化”、学生辍学、捐赠“乱象”、学生对乡村认同感缺失、乡村教师流失……即便选择离开,他对乡村教育的现状还是充满忧虑。侯长亮发现教材、练习、试卷越来越城市化。作为题面的内容大部分围绕着城市事物,如高楼、电脑、汽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博物馆……这些都是农村孩子日常接触不到的,而乡土生活的“田野、干农活、放牛、砍柴……”则几乎没有。再加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达出来的城乡差距,久而久之会使农村孩子萌生出不自信。
侯老师这番关于教材的观点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认为,乡村教育落后有很复杂的因素,显然不是教材的锅,农村孩子也需要了解乡村之外的现实生活,他的观点过于片面。但因为插图争议,最近中小学教材成为舆论关心的热点,他关于教材的这些观点,很容易就引起了大众的注意。
其实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侯长亮很早就表达了对于教材过度城市化的担忧。2021年12月,央视的一档节目对他的支教生活进行了很详细的报道。仔细看整个节目,就会发现他非常善于利用乡村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完成教学内容。他鼓励孩子们干农活儿,和他们一起去挖竹笋,教导孩子“不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脏”;去山上上音乐课,让孩子感受音乐和山川之美;不管是讲课还是布置作业,都要自己改编教学内容,把种玉米、采竹笋、挖土豆、放牛等生活场景放进去。
与其说他是担忧教材过度城市化,不如说他是希望教材更加多元化,除了高铁、游乐园这些城市生活方式,也有贴近乡村生活、展现乡村之美的内容。孩子固然要走出大山、见识城市生活,但是也不能只羡慕城市生活而厌弃自己的家乡。他希望走出大山的孩子,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乡村。振兴乡村最终还是要靠热爱家乡的农村孩子。
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实践者,他对于教材的观点,更多的来自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可能值得进一步商榷和讨论。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他教导乡村孩子自尊自爱、热爱自己的家乡,不光能成才,也能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这种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尊重。拿着微薄的工资支教11年,把自己的大好青春都用来陪伴乡村孩子成长,侯老师的付出让人感动。孩子们何其有幸有这样的老师。如今侯老师也要离开了——带着学生们的不舍和社会的敬意和祝福。
当这样的好老师也因为生活而不得离开的时候,在教材争议之外,当务之急是让更多的优秀老师下沉到乡村,解决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让乡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支教路上,侯长亮也收获了爱情。
要让老师安心扎根乡村,最立竿见影的措施当然是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这两年各地教师待遇都有所提升,但是具体到乡村教师这一群体,“由于普遍职称较低,以初、中级职称为主,而工资又主要与职称挂钩,导致待遇整体偏低”。在职称评定上困难重重,导致一些扎根乡村几十年的老师可能还是最初级的职称,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待遇,对于职业归属感也是一种严重打击。更别说,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地方拖欠老师工资的现象,比如2020年贵州大方县就曾发生一起长达5年的拖欠教师工资事件。
很多地方也试图通过同区域教师定期交流、强制轮岗,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集团等等这样的措施,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这样的措施确实有利于快速提升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但是老师来了又走,怎么看都是悬浮于现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教育的孱弱现实。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乡村教育资源失衡对应的是农村“空心化”。侯老师在采访中也提到很多在编的老师“在家乡学校当老师,但会把子女送到县城,一些村干部也是”。留不住人的农村,根子上反映的还是人们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渴望。
说到底,要解决教育的问题,根源可能远不限于教育系统本身,而要在一地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上找答案。要真正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说到底要靠乡村振兴。在提升福利待遇之外,让乡村教师也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二者才能互相成全。当我们不再靠拿880块工资的支教老师“为爱发电”,乡村教育才能扎稳根基,乡村才有希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