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端午神祇|故宫里的钟馗:驱妖斩鬼,驱疾祯祥……

叶榕 整理
2022-06-03 07:38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钟馗,道教俗神,专司打鬼驱邪。唐宋时期,钟馗图像在民间作为年节装饰极为盛行。明清时期,原本于岁除驱邪赐福的钟馗,逐渐转换为端午节的神祇,这一时期江浙地区许多地方志都记载了端午挂钟馗画像的民俗,如《临安县志》:“五月‘端午’,悬蒲剑艾虎于门,堂中挂钟馗像。”《苏州府志》:“画钟馗贴于后户,以辟不祥。”

历代画家笔下不乏钟馗的形象,有表现为群体的,有表现为个人的,题材包括嫁妹、除妖、出游、嬉戏、怒视等。如(传)五代南唐顾闳中《钟馗出猎图》卷,钟馗服冠骑驴,执剑插笏,似写出巡猎之景;(传)元王振鹏《钟馗送嫁》卷以白描法画钟馗簪花骑驴,偕同鬼卒二十余,浩浩荡荡地护送小妹出嫁;清华嵒的《午日钟馗》轴,则集故事性、趣味性于一纸,令观者忍俊不禁……

又是一年端午节,澎湃新闻特此梳理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钟馗”画像,祝大家平安无恙,端午安康。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行书御题:钟馗氏出猎图乙卷,迺南唐顾闳中笔也。作钟馗氏及诸鬼,皆狰狞雄杰,所荷器械鹰犬猛兽之类,具极精妙,设色劲净,目中希覩也,因命装潢以充秘玩云。宣和二年正月谷旦,睿思殿书。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友仁行书跋:此卷南唐顾闳中画,臣米友仁审定,真迹无失。绍兴甲子三月三日,奉敕恭跋。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顾瑛:行书跋至正庚子(1360)七月二日,金粟道人顾阿瑛。华盖洞著书者饶介,柏子庭释子日观,淮海后人秦约,同观于杨廉夫草玄阁,时新秋雨后,阁外翠樾阴森,湖石桐蕉,咸生凉意,相与瀹茗欣赏此卷,并志岁月云,顾阿瑛书。

顾闳中(十世纪后半),江南人。事南唐元宗父子为待诏,善画人物。 盛唐以降,由于钟馗驱傩的风俗已甚流行,画家多喜绘钟馗。据画史载,五代时,周文矩、石恪、董源、黄筌等人,均画过钟馗图像。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顾闳中此卷,虽未见诸清代以前的著录,当亦有所依据。 此卷设色画钟馗按剑骑驴,另有导从鬼卒十五名,持弓矢戈盾,臂鹰牵犬系虎,面目狰狞,造型奇异。所荷器械鹰犬猛兽之类,极为精妙。构图采一字长蛇阵法,布局颇古,但细审人物描法,较诸顾氏“韩熙载夜宴图”卷,颇不相类,疑系明人仿古之作。无名款,卷末有宋徽宗识,米友仁跋。展出之一段,划一鬼炼虎,伸臂跨步,瞋目升发,肌键突隆,作使力状。虎伏身引曳,若驯犬。钟馗在后,服冠骑驴,执剑插笏,似写出巡猎之景。

(建议横屏欣赏)

(传)五代南唐 顾闳中 钟馗出猎图 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元 陈琳 画寒林钟馗 轴

(传)元 陈琳 画寒林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琳(1260—1320),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仲美,陈钰次子。兼作山水、人物、花鸟,殆由师古脱胎而出,又因与赵孟頫(1254—1322)交游,受益颇多,故画不俗。 

(传)元 陈琳 画寒林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画坡坨林木,钟馗执笏回首,布局与文征明“寒林钟馗”相近,惟技艺略逊一筹,应属明代画家托名之作。

(传)元 王振鹏 钟馗送嫁 卷

(传)元 王振鹏 钟馗送嫁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元 王振鹏 钟馗送嫁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元 王振鹏 钟馗送嫁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振鹏(1310—1350),字朋梅,永嘉(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最擅作宫殿楼阁等建筑界画,极得仁宗赏识,赐号孤云处士。又间作山水及宗教人物画,能于笔致纤细中,不失飞动的气势。存世作品有“龙池竞渡”“伯牙鼓琴”等。

本幅以白描法画钟馗簪花骑驴,偕同鬼卒二十余,浩浩荡荡地护送小妹出嫁。鉴于鬼卒们所持诸物,多蕴涵有祥瑞的寓意;加以画法与王振鹏细密工整的作风不似,因而推测“钟馗嫁妹”应属后代画家的托名之作。

(建议横屏欣赏)

(传)元 王振鹏 钟馗送嫁 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戴进 钟馗夜游图 轴

明 戴进 钟馗夜游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钟馗在众鬼卒的簇拥下夜游的情景:四个小鬼抬着椅子,一小鬼撑破伞,身后有二鬼卒跟随, 行进在山间小路上。 画中,钟馗慑人的目光、浓密的虬髯、俯身催行的神态,可使四处流窜的鬼卒惊骇而顺服于威猛气势之下,甘心服侍于身旁。背景描写紧扣“夜游”题意:寒山嵯峨、荒草萋萋、白雪皑皑、寒气袭人、枯树怪枝,气象萧索,一派令人胆寒的阴森气氛。其中细节的描绘,如一把破伞、一柄宝剑、几根抬轿绳索、钟馗头巾上的白色小花、山涧数叠流泉等等, 无不强化了人物的境况和环境的幽冥。

钟馗的形象,自唐吴道子第一次画钟馗捉鬼图以来,为历代画家所表现。其形式五花八门,有表现为群体的,有表现为个人的,题材有嫁妹、除妖、出游、嬉戏、怒视等。明代画家戴文进笔下的钟馗,在一把破伞的遮盖下, 身穿玉带锦袍,乌皂幞巾,遒劲的线条描绘出异常凶猛威严的形象:他目光炯炯,锐利逼人,眉宇之间充溢着一股不平之气,宣泄了对现实黑暗的不满情绪。戴进一生颠沛流离,受尽同行谗言和打击,其身世遭遇同传说中怀才不遇化为鬼雄的钟馗如出一辙。所以, 他画的钟馗夜游图,抒发了自己仕途受挫后的满腔悲愤,寄托了他扫除天下妖孽驱尽人间邪恶的美好愿望。

戴进 (1388—1462) ,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 (今杭州) 人。他是明代早期声名卓著的画家,也是画史上正式命名的第二个画派——浙派的创始人。他年轻的时候心灵手巧,是一名金银首饰匠人,后来在大街上偶然看到自己精心制作的金银器首饰,被熔金者毫不吝惜地扔进炉中化为金液,他大感失望,由此觉得“锻工”的职业与他“成就不朽之业” 的理想相去甚远,于是听从朋友劝说改行从事绘画。后来,在这一领域显露了他出众的才华。

(传)明 李士达 寒林钟馗 轴

(传)明 李士达 寒林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士达(16—17世纪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号仰槐,一作仰怀。画兼人物、山水,又善论画,尝谓画有“五美”“五恶”,甚获推重。享寿约八十余。

(传)明 李士达 寒林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钟馗戴笠骑牛,前后随侍四名鬼役,一持梅枝,一荷琴囊,两捧书轴。配景上方绘寒柳迎风摇曳,四鹊飞鸣其间,道旁则见绿竹傍生。画绢质地甚为粗疏,笔描线条胶着,敷彩之外,复加淡墨染晕,致令通幅墨气凝重。与院藏李氏之“坐听松风”“关山风雨图”风格均不类,故疑系后人托名之作。

明 钱穀 午日钟馗 轴

明 钱穀 午日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穀(1508—1578后),吴县(江苏苏州)人。字叔宝,号罄室。尝游文徵明门下,画以山水、兰竹见长,人物则偶一为之。又善书,行、楷具佳,惜为画名所掩,世罕知者。

明 钱穀 午日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钱穀 午日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绘钟馗着乌帽绿袍,手执笏版,置身寒林中,谛视鬼仆捧来一瓶代表五月的石榴和能延年益寿的灵芝。林间飞降而下的,尚有一只象征福自天申的蝙蝠。十六世纪后半叶,原本于岁除驱邪赐福的钟馗,逐渐转换为端午节的神祇。钱穀此作,即系过渡时期的例证。

明 钱穀 画钟馗 轴

明 钱穀 画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绘钟馗执笏独步寒林,旧传钟馗本唐德宗时之武举魁首,因貌丑见斥,自刎身亡,德宗后悔莫及,封为驱魔大神。是后,钟馗辟鬼之说益趋流行,民间每于岁暮暨端午悬其像,以祛邪魅。钱穀此作,设色浅淡,别饶逸气,则又与民间图像相迳庭矣。

明 钱穀 画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钱穀 画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钱穀 画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天球行楷书跋:有唐名进士,隶本终南籍,双目烱如星,须髯奋如戟,浩气淩斗牛,精诚贯金石,直节人所钦,英风鬼所惕,执笏步寒林,魑魅自辟易。万历癸卯冬日。周天球题。

(传)清世祖 画钟馗 轴

(传)清世祖 画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世祖福临(1683—1661),为清廷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

(传)清世祖 画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作于顺治乙未年(1655),时仅十八岁。幅上题记云︰“御笔,赐户部尚书戴明说。”案,图写钟馗图像,并于岁除赏赐群臣的习俗,可远溯至唐朝,如刘禹锡、张说均有《谢赐钟馗表》存世。宋沈括《补笔谈》亦云︰“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像。”清世祖画迹,除“画钟馗”外,迄未发现他本,此作或系宫中画师代笔,援以犒赏臣功。

清 华嵒 午日钟馗 轴

清 华嵒 午日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华喦(1682——1756),福建上杭人。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初寓杭州,后客居扬州鬻画。兼善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

清 华嵒 午日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榴花倚石,杨柳清池。钟馗乌帽绿袍,据椅适坐,兀自品赏锦葵争艳。身后案上,复设有果、酒、香粽等物。随侍五鬼,一张破伞障日,一捧酒樽,一簪花于首。一则窃盘中庐橘而欲藏之腋下,另一鬼察觉,以左手攫去其巾,右手拳击其顶。窃鬼缩颈吐舌,作惊怖之状。通幅集故事性、趣味性于一纸,令观者忍俊不禁。

清 华嵒 午日钟馗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沈括记唐太宗病中曾梦武举落第之士钟馗,为其捉鬼,醒后病除。唐代起盛行岁除时节悬挂钟馗图像驱邪避煞,明清时期此项风俗更扩及端午节庆。

民国 王震 钟馗 轴

民国 王震 钟馗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震行书题:美须如公,三百六十酒场中,何处不相逢。头上乌纱,赐自天家,多少人看多少夸。好文章,换来人前摇摆,却不费一钱买。丁巳(西元一九一七年)夏仲录冬心句。白龙山人。

(本文整理自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