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芦荡实践”,沙家浜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1年,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今年以来,该村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特质,探寻红色资源背后的“精神密码”,继续将试点工作列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领办推动,紧扣干部教育培训、农文旅融合发展,聚焦激活红色元素、精心设计红色线路、讲好传统与现代红色故事,加快红色资源挖掘和开发进度,切实将红色村打造为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展示之窗和实践范例。
今年以来,芦荡村致力于打造芦荡学堂,推出红色定制实境教育课堂;深化服务载体,提档升级党群服务中心、芦荡先锋站,串联红色家园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家门口的海棠花”党群服务体系。
亮出红色元素,在主要道口、自然宅基、红色旧址布置红色氛围,构建“海棠之声”智慧灯杆网格治理点位布局;讲好芦荡故事,组织形象IP设计大赛,研发红色文创产品,运用文化创意赋能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选育宣讲队伍,选聘一批涵盖不同年龄段、擅讲红色故事的红色宣讲员,夯实红色基因传承基础,全域激活红色元素,让革命印记处处可见。
通过挖掘乡土人才资源,扩大红色合伙人范围,面向基层选聘具有兴村能力特长的能人担任“兴村特岗”;培育“芦荡惠农”能手,依托“早茶门诊”“夜间课堂”开展养殖户帮扶活动,常态化开展“双育”“双培”“双带”、党员责任区等特色项目;用好“芦荡先锋”队伍。组建“芦荡先锋”骨干队伍,参与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认领河道生态管护项目,加入“1+X+10”党员联户矩阵。
以“春来月谈”党群议事机制为载体深化“党群连心 一网情深”治理品牌。发挥年轻干部作用。用好省派“第一书记”、省委选调生、市派海棠尖兵,从镇机关选派年轻干部担任“海棠集美”帮帮团,全员共建红色家园,让身边榜样时时引领。
芦荡村全力点燃红色引擎,让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深化“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推动芦荡村与省级单位、市级机关部门、沙家浜风景区等结对共建。深化共商共办;依托“海棠有约·共商共办”平台,链接市镇相关部门资源,及时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建设共享农庄;建设“缀美芦荡”共享农庄,打造“红色+”乡村旅游“新名片”;探索公司化运营机制,实体化运营红色村品牌,举办各类品牌特色活动。开设芦荡集市;推出线下特色农产品体验点,创建“芦荡直播间”,提升全域特色农产品美誉度;打造智慧农村。构建数字化智能平台,通过数字技术集成乡村建设、发展治理的各项内容。提升现代渔业;加强现代渔业党建联盟统筹协调作用,通过“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特色品牌”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
为全面建强红色堡垒,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芦荡村健全多方协同模式,建立镇党委主要领导直接挂钩联系、专班定期会商督办、联系领导驻点包村指导的“联包督”经常性指导推动机制;加强“两委”班子建设,链接各级培训资源,推动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能力提升;实施网格联系制度,村“两委”班子人员每人挂钩1个网格,协调网格内各项工作。
在此基础上,该村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开展支部分类定级、星级管理、达标创优;广泛开展“芦荡行动”,切实发挥“双优品”“平安巡查”“醉美乡韵”行动支部作用;强化党内关怀帮扶,加大军属、革命“五老”人员、革命后代、困难党员关心帮扶力度。
在昨天举行的“在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进会”上,沙家浜镇党委书记沈育军指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芦荡村结合红色旧址和党群服务载体,建好宣讲队伍、办好芦荡学堂、讲好芦荡故事,不断延展红色历史文化内涵,持续放大“红色IP”效应;要立足红色村整体规划,加快推进农宅翻建、宅基提升等项目,优化村庄肌理,实现乡村美丽“蝶变”;深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骨干队伍力量,完善“村规民约”“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激励和约束举措,助力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自治内生动力,树立文明新风; 开发“文旅套餐”,在革命传统教育基础上融入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农事体验等特色课程,拓展延伸红色产业链条,催生乡村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切实把红色文化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样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