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建言丨对话青山周平:建筑是用来看清世界的眼镜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内容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本期嘉宾
青山周平 B.L.U.E. 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东京大学硕士。主要设计作品有“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获得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银奖)”“灯市口L形之家(获得2016年金堂奖年度最佳住宅公寓设计 )”“house vision 探索家400盒子的社区城市”“苏州有熊文旅公寓”“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承德森之谷温泉中心”“北京木木美术馆改造”“%Arabica coffee 上海建国西路店”等。
我们的工作室从创立到现在大概有八年多了。刚开始做工作室的时候我还是博士生。我来到北京之后,先在一个公司工作了大概七八年的时间,然后去了清华读博,读了两年左右。本来我想在完成博士学习后再开自己的工作室,但后来受到各种偶然的原因的影响,我在读博期间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实我最初没有这样的计划。最初工作室大概只有四五个人,我们会帮之前认识的人做小型的室内设计,或者帮朋友改造家。
直到接了《梦想改造家》这个节目邀约以后,开始有很多人关注到我们,随后很多事情就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我们的工作室和之前做过的项目。我们的工作室规模逐渐扩大,项目的类型和规模也慢慢丰富起来,从室内设计和改造设计扩大到建筑设计。现在大概是三十人左右的团队。我们目前改造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项目都在做。因为以前做的改造设计和室内设计项目相对比较多,所以,目前我们更多关注单体建筑类型的项目。虽然我们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项目,但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我希望所有的项目都跟时代、时代的欲望或隐藏的需求有关系。我始终认为我做的设计不是为了表达自己,更多的是经过我的思考,创造出满足如今社会、时代需要的东西。我的设计不是在表达艺术欲望,而是在表达时代。虽然我们做过很多项目,这些项目也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但我觉得这个部分是比较核心的地方。
我不是因为对跨领域的设计特别感兴趣才去做,而是我自然在做这样的事情。景观、城市规划、建筑、产品、室内等多方面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即使在一个建筑中,与人接触的部分还是家具,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椅子上,我的手在桌子上,人的皮肤最后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家具。这样考虑的话,其实从景观、城市规划到家具,这些都是和人的生活有关的产品或空间设计。我觉得这些设计是没有界限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它有界限,是受到了产业或学术需求的影响,导致在我们观念里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是分开的。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用建筑的思维方去思考城市、思考景观、思考家具。建筑不是为了建房子而产生的技术,它是一套有几千年历史的思维模式。我觉得建筑或者建筑设计不一定非要建房子,我们现在在聊天或者接受采访,我在发表我的思想、聊我的思考,我觉得这些都是建筑。包括平时我看书、看电影、听音乐、旅游,这些也都可以是建筑。建筑对我来说像是看清时代或看清世界的眼镜。所以,在我的观念里,没有之前说的领域之间的分割。比如说我们正在做家具的一系列设计,用的就是我做建筑时的思维和方式。我们也有年轻人共享社区的盒子项目,这个盒子是建筑?还是改造?还是家具?这很难定义,它是一个大一点的家具,小一点的建筑,是半建筑半家具的感觉。这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泉州一号地点共享社区,半建筑半家具的感觉
©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不管是大尺度的空间还是小尺度的空间,思维方式都是一样的,因为人的尺度没有变。在做大空间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大空间里营造小的感觉,在做小空间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小空间里面做出大的感觉。在故宫那么大的空间里,我们仍能看到皇帝睡觉的地方是一个很小的木头盒子,说明他需要自己人体尺度的空间。因为人体尺度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对不同空间的思考是有关联的。
我对小空间更感兴趣,尤其最近越来越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我来自日本,日本对小的空间比较感兴趣。日本的茶室是比较极致的小空间,大概是不到3.84平米。它的高度也不高,我站起来几乎要到头顶。它是在这个小空间里面产生和另外一个世界或者不同的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机器,或者说,容器。通过这样的小空间可以改变人和人的状态,也可以改变人和外界自然的状态。今天我们两人采访聊天的距离大概是1.2m左右,如果空间变小,我们距离变小,那么就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我可以在茶室那样的小空间里面很清楚的感受到对方现在的状态和想法,甚至是他的文化背景、素养,能很清楚地能看到对方细微的动作。我们不需要语言交流,只需要在这个“机器”里面,人的动作、状态就会变得清晰。所以我觉得小空间不是我们无法拥有大空间时的消极选项,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功能。
我在胡同里面看到人们的房子很小,但是通过利用城市外面的各种资源,包括胡同的公共交通空间、稍微宽敞一点的角落、公共厕所,人们可以把附近的公共空间当作自己的家,从而把自己的生活做大。其实小空间不仅仅是日本的东西,我之前看过比尔盖茨的纪录片,他很富有,也拥有很大的房子。但他有一个偶尔会待两三个星期的湖边小屋,用于一个人阅读。他的大房子里一定有很好的书房,但他需要这样的一个小屋。
▲胡同里四平米的小空间——南锣鼓巷大杂院住宅改造
© 锐景摄影
在中国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的情况下,普通的年轻人和家庭没有办法买很大的房子。我们该如何在小空间里面享受大的生活,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所以我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会故意选择一些小空间的设计项目,包括胡同里面四平米的小空间,上海总建筑面积五十平米左右的咖啡厅,深圳一层二十五平米、一共一百多平米的酒店。小空间是可以跟城市产生关联并且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在胡同里的四平米空间很便宜,刚刚来北京的年轻人会选择住在这里。如果没有这个四平米的空间,年轻人或许就没有办法在北京的胡同里面找到生活空间,那么北京的胡同会缺少一种城市多样性。我们把上海的咖啡馆完全开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它变成了整个街区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它的小,所以它才可以变成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再如深圳的酒店小到没有太多的多余空间,所有的客人来到这里,都会走出酒店,在外面吃饭、喝咖啡、喝酒、游玩,最后累了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第二天再去探索外面的城市空间。所以这个酒店也是让人们体验周围城市的一种容器。如果是大的空间,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在酒店里面待着。我很喜欢探索现在城市空间当中小空间的功能是什么,或者说它可以承担的力量是什么。
▲上海总建筑面积五十平方米的咖啡厅——%Arabica上海建国西路店
© Eiichi Kano
现在的时代变化太快了,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而且虚拟空间的发展使建筑的实体空间有所变化。拿最近上海的情况来说,我们过去太依赖的一些系统崩溃或失控的时候,人们便开始自己组织。没有办法外卖、送货的时候,人们会组织团购。这时,本来普通的人会变成一个满足社区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的统筹人。就像原来是Google、Facebook等大平台控制互联网,慢慢变成了Web3.0相对比较分散组织的互联网状态。在这种组织当中,人和人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疫情之前,邻居、社区、附近的概念似乎在慢慢消失,在这样的大趋势中突然出现了疫情,人和邻居、社区、附近的关系又重新被重视。设计师需要在这种突发的事情发生之后特别敏感地关注到变化,并且在变化当中找到自己设计的灵感或种子。社区或者附近的概念的再生会影响建筑,虚拟世界的发展也会影响空间,其实所有的事情都会影响建筑。在当下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新的作品中,户外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这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更愿意待在户外。这些与时代的氛围相关,这种氛围是看不见的,是在空中漂浮的比较模糊的氛围。设计师需要抓住它,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后再把它翻译成实际的空间。具有不确定性的时代,其实对设计师来说会有更多灵感和责任。
▲深圳每层二十五平米的酒店——窄酒店
© Eiichi Kano
我特别不擅长做计划。回过头来看我几十年的人生,从大学到现在有很多重要的决策和判断都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计划。往往都是突然有一个机会,就把握住机会,突然有一个事情,那就决定做这件事。就连来中国也是没有特别计划的,当时有朋友说这边有一个机会,我就想过来看看。
我更多会对当下面对的事情保持比较开放的状态,可能会选择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路。我不是故意唱反调,而是无意识的选择,当我回望的时候,会发现我的确是选择了和很多人不一样的路。这也许是我个人对事情的一个态度。对未来我也没有太多的计划,我认为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开放态度,尽量不怕做错、不怕丢人,保持这样的态度就好。
现在事务所的规模,我差不多可以把握所有的项目,可以看到所有的细节。如果扩大规模的话,可能需要调整组织,需要让几个比较主要的设计师来管理项目,那样我可能不能看到所有的项目的所有的细节。所以,目前的阶段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工作室的规模做的更大,我们把手头做的事情做好就好。
中国很难让独立的建筑师参与住宅项目。马岩松之前做了一个大规模的住宅项目,这种机会是很少的。我不一定要做那么大的社区项目,我还是很想参与一个集合住宅类型的项目,比如像50个人、60个人、100个人一起生活的住宅。这个类型在中国是很罕见的,也是我想尝试的。
建言思想汇之青山周平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
关于我们
About Us
传承西班牙百年品牌Roca的设计DNA,Roca艺术廊作为面向公众生活的设计与艺术的文化交互性平台,持续关注建筑、设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在巴塞罗那、马德里、里斯本、伦敦、上海、北京 六大城市,邀请知名设计师打造独特的艺廊空间,并策划举办高品质的线上线下活动,旨在形成一个多学科开放式对话的“泛设计”交流平台,以“设计对话”指向城市生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