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校硕博生相继“挤”进县城,如何破解“就业难”?
近日,北大博士生去北京朝阳区街道当城管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一些硕博毕业生开始“挤”进县城竞争基层岗位,下街道、进银行、做中小学老师……比如广东省和平县拟引进89名高学历人才,其中700余名硕博毕业生报名,里面还有清华、北大、海外名校留学人员;再比如,常住人口不到20万人的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近日引进24名来自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基层工作岗位,同样引发不少关注。
有人直呼“太卷了!这是对人才的浪费!”也有人调侃,“宇宙的尽头是考编。”
求稳心态让高校毕业生更倾向考编
当代年轻人缘何如此热衷考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心态更加求稳,因此倾向于报考公务员,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也说明了这一点。”
据近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
多重压力让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数据显示,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比去年涨16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
“2022年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上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总量压力明显加大。”莫荣表示,“在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又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莫荣看来,“就业难”主要源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供给不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市场需求不一致等原因。
“从人社部公布的排名前100位的短缺职业目录看,供需短缺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技能一线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而此类岗位或收入报酬、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对高校毕业生吸引力不足,或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技能也不满足企业实际要求,出现了供求错位。”莫荣表示,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但相对冗余的高校毕业生并不会自动填补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岗位,企业对技能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又越来越高,最终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长期并存的现象。
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莫荣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接轨不够紧密。目前,高校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对实践能力锻炼重视不够,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偏多,应用性、技能性人才偏少。而每个社会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都是有限的、要求也是更高的,更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
此外,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生所学非用人单位所需。“一些多年就业红牌和黄牌的专业还在大量招生,造成一些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莫荣说道。
在求职期望方面,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城市、行业、单位类型、薪酬等方面的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实际能够提供的招聘需求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
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在莫荣看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归根到底需要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依靠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级政府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莫荣建议,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对传统低端制造业的提质升级,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提供更多符合毕业生需求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其次,继续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扩大专升本规模,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青年应征入伍,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莫荣表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的最大特点是高职毕业生较多,因此也可鼓励部分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业。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岗位,开发研究助理岗,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最后,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下降,应持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对此,莫荣建议:一是通过深入推进公平环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便利创业融资,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就业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物联网等新业态,挖掘其中的就业机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三是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
(原题为《名校硕博生相继“挤”进县城,如何破解“就业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