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0岁人生!今天,致敬我国船舶行业第一位院士杨槱先生

2017-10-17 13: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大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杨槱院士一生都践行着这样的理念。

2017年10月17日,喜逢杨槱先生百岁华诞。

翻阅杨槱先生百年来的生活画卷,一起走进这位船舶工程领域大师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杨槱,原籍江苏句容,1917年10月生于北京。杨槱先生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既是中国船舶海洋事业发展的的同行者与见证人,也是中国船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创始人、船舶技术经济论证的开拓者、船舶帆船史的奠基人,还是培养国家船舶人才的教育家。为我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非凡贡献。

从“看船”到“学船”,终成“造船”大家

杨槱一辈子都与“船”有着不解之缘。

少年时代,杨槱居住于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南来北往的船只很多,“看船”是他的童年乐趣之一,孩提时代的杨槱就已经对“大轮船怎样开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杨槱亲眼目睹了国家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遭遇掠夺、中国老百姓的苦难深重,促使他对船舶的兴趣逐渐上升为“学造我们自己大船”的执着。高中二年级时候的杨槱,以《广东造船简史》为题写了学年论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称赞。这是杨槱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

1935年秋,杨槱中学毕业,学船造船的理想更加执着,并萌生出国学船的想法。杨槱心怀宏图大志,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求学深造。有了理想和兴趣的支撑,杨槱勤学专业、进船厂当学徒,掌握了深厚的造船理论与实践知识,成为当时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的佼佼者。杨槱成绩优异获得的奖学金,虽只够买些参考书和小仪器,但把获得的教授签名贴在书上带来更多的是荣誉。杨槱善于思考,进行船体强度计算时,“使船舶重量与浮力相等,并且把重心和浮心的纵向位置对准”,使“得到的剪力曲线和弯曲力矩曲线在船的首尾两端均为零值”,因而获得教授嘉许。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亡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一批批留学海外的人员,冒着战火硝烟回国抵御外侮。当时在英留学的杨槱受到极大震撼,更加坚定了学成归国的决心。1940年3月,杨槱获得了一等荣誉理学士的文凭。那时,英国国内急需大批造船人才,多方对杨槱进行挽留。而杨槱却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回国。

杨槱学成回国时,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战火烽烟中,他来到了重庆,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内地的最大造船厂——民生机器厂担任副工程师。在空袭的警报声中,杨槱奔走于课堂和船厂之内,辗转于造船和教船之间。他先后担任同济大学讲师、重庆民生机器厂副工程师、重庆商船学校教员等。1943年5月,交通大学接办重庆商船专科学校,成立造船系和轮机与航海两个专修科,杨槱被聘为副教授,次年,杨槱被提升为教授。1944年11月,杨槱应邀参加中国海军造船人员赴美服务团到美国学习考察,经过短期培训班的学习,还在费城海军船厂见习航空母舰监造官和巡洋舰监修官的工作共一年,获得了现代造船和修船先进技术经验。回国后,又在海军江南造船所、海军青岛造船所和上海海军机械学校任职,推广应用了在美国学到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杨槱历任同济大学教授、造船系主任、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工务处长、中苏造船公司副总工程师、渤海造船厂筹备处工程师、大连工学院教授、造船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造船系主任。1951年11月,杨槱被调到中苏造船公司任副总工程师,主要任务是修理苏联的北冰洋船队,同时也批量建造新型的拖船、沿海客艇、水上工作船等。

杨槱是中国船舶界丰碑式的人物。在科研设计上,他始终奋勇当先,主持并参加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船舶:“瀛州”号巡逻艇、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主持并领导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中国在这领域的空白,随之提出的几十个研究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船舶稳性的研究。

1970年代初,杨槱开始始接触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感到计算机对造船设计的重要性,倡导在船舶设计领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这时,计算机在我国尚处于推广阶段,年近60岁的杨槱克服重重困难,学习算法语言,并编制船舶主尺度分析程序,运用电算程序对5000吨干货船船型方案进行优选,成功地把电算技术运用于船型论证。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编制了实用性较强的货船主尺度要素分析计算程序、船体型线设计和船舶性能计算的程序,并得到广泛应用。

上世纪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效益”二字成为热议话题。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杨槱首先提出工程经济运用。提出在船舶领域,既要考虑船的技术性能,还要与港口、航道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1980年,杨槱编写了《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一书。他的科研小组应用现代预测技术、运筹学和系统分析方法解决了水运系统中的船型分析和船队组成等问题,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内同行专家评为国内首创。

胜利油田要建设两栖性钻井平台时选择了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设计,杨槱代表上海交大与油田签订了联合研制意向书。“胜利二号”钻井平台从论证到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项目的“总领导”杨槱在其中当居首功。“胜利二号”在1991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81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评选名单揭晓,在造船界有一人被增选为学部委员,就是杨槱。他成为中国在造船领域评选出的第一位院士。此后,他先后当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船舶工程(含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组长。

2009年5月,杨槱获得了“60年来为上海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殊荣;2016年12月4日,杨槱又获得了国家海洋局“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在中国船舶的科技攻关领域,杨槱乘风破浪始终站在最前端。

从“教船”到“写船”,培育“满船”桃李

杨槱是造船巨匠,也是教育大家。

2015年6月9日,年届98岁的杨槱院士出现在船建学院的课堂上,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上远航教育课程。“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从事教育行业70余载的杨槱,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科研创新为指引,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界和造船界的骨干精英。杨槱院士为人师表、孜孜以求的崇高品格,为其精彩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年,杨槱荣获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

他认为,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为学生授课,而发展船舶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船舶人才。他亲自讲授造船原理、造船设计、船舶静力学等课程,并传授国际先进、前沿的造船知识和技术,大大创新、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船舶认知的视野。他自编多部教材,其中有些是全国统编教材,被高校指定为专业类书籍,其主要著作《船舶工程辞典》《英汉船舶科技词汇》《中国造船发展简史》《船舶概论》《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工程经济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船舶静力学》《散货船设计》等成为船舶学科学生的必读文献。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课题研究、船厂基层锻炼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船厂和船舶行业的了解,逐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60年代,他指导学生设计了一艘新型的15000吨自卸式运煤船;70年代,他和学生一起研制了5000吨经济型近海干货船,并带领学生到上海、汕头、厦门、福州等沿海港口及某些船上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调查;80年代,他指导学生从事沿海和长江煤炭、石油、集装箱运输系统等国内首创的分析研究。他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多项船舶类创新课题研究,其中大批成果被研究所、设计单位广泛采用,并运用于船舶行业。

80年代初期,杨槱就已经成为我国船舶领域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导师之一。他培养的学生在各大科研院所、造船厂、学校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成为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更有一批人成为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骄傲。“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主持研制“胜利二号”步行式坐底式平台的马志良教授、中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总设计师朱继懋教授等都是他的学生。

杨槱先生自身勤俭节约,为鼓励青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投身我国船舶与海洋科技事业,1997年,杨槱先生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设立“杨槱院士奖学金”。2010年追加捐赠30万元,2013年捐赠仪式上再度追加捐赠奖学金50万元,2013年他将获得的“上海市教育功臣”奖金20万元全额捐做奖学金。二十多年来,受其资助的学生已超过百人。

杨槱倡导造船界重视对我国造船史的研究,做到古为今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加速中国当代船舶工业的发展。他亲自撰写了《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秦汉时期的造船业》《早期的航海活动与帆船的发展》《对泉州湾宋代海船复原的几点看法》和《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进一步探索》等多篇论文。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4年成立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1985年创办了《船史研究》杂志,他是船史研究会的名誉主任委员。

2005年,88岁的杨槱还出版了《帆船史》和《轮船史》两部著作;2007年,90多岁高龄的杨槱仍笔耕不缀,陆续出版《话说中国帆船》《大航海时代》《人、船与海洋的故事》《郑和下西洋史探》,他广泛收集了大量史实,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探讨,在船舶史学界引起了特别关注。
耄耋之年,杨槱依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研究所的技术顾问,在杨槱院士的关怀和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

从“而立”到“耄耋”,追求“最高理想”

大家都知道,杨槱院士曾长期担任民主党派的高层领导,不知道的是,他早在而立之年就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1954年,杨槱就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希望组织能考虑他的志愿。党组织认为,杨槱留在党外工作要比在党内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杨槱服从组织安排。1956年杨槱加入九三学社,先后担任第十、十一、十二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任委员,第六、七、八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市人大常委,第八、九届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第十届九三学社中央名誉副主席,历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在任期间,杨槱积极参政议政,以国是为己任,对推动造船工业科技发展,促进海洋航运事业前进不遗余力。

1995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杨槱和九三学社同仁共同提出了一份《关于建立约束机制,防止盲目重复引进》的提案,对盲目、重复引进设备和生产线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建立可行的约束机制的13条建议,这份提案受到全国政协和国家有关领导机构的高度重视。

1996年,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杨槱领衔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要走合作发展道路》的提案,提出长江三角洲带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存在的问题,该提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杨槱对党的信念始终如一,“共产主义是我一生的最高理想!”。1996年,79岁的杨槱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杨槱不忘初心,始终关心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国家发展、百姓福祉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船舶领域的发展。

“我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工作在任何岗位,我认为,只要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工作,一定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看船、学船、造船、教船、写船,杨槱先生的事业从未离开过船。

“海洋对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未来的世界,海洋与人类的关系也必将越来越密切。”杨槱说,他希望国人能够更加热爱海洋,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投身船舶与海洋科技事业!

素材来源:《直挂云帆济沧海》、《杨槱先生百岁华诞陈展大纲》、《杨槱:耄耋抒怀》等

值班编辑:杨吴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