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苏浙沪4月外贸:沪苏大降,货物改运宁波港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朱玫洁
2022-05-26 12:4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期,各地海关陆续公布四月进出口数据。

四月以来,长三角及珠三角多地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粤苏浙沪作为排名前列的外贸大省,四月外贸表现受到各界关注。

一季度外贸“失速”的广东,随着广东4月疫情好转,增速有所恢复。

4月广东进出口总值为7017亿,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情况良好,同比增长13.3%,进口处于收缩状态,增长-8.3%。总体而言,广东1-4月进出口同比增速1.6%,虽远不如正常年份的增长情况,但已超过1-3月的增速水平,呈现缓慢复苏的状态。

数据来源:各地海关统计

上述四省市中除了广东,来自长三角的苏浙沪三省市1-4月进出口增速较1-3月均出现回落。4月疫情对长三角进出口影响较大。

其中,1-4月浙江依然保持高增速,江苏、上海增速放缓。上海进出口增速从1-3月的19.9%下降至1-4月0.15%;江苏进出口增速从14%下降至7.1%。

同处长三角,为何上海、江苏外贸影响较大,浙江依旧高速增长?

上海港34.6%进出口值来自江苏企业

单看四月,上海、江苏两省市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上海下降36.54%,江苏下降11.3%。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在全国的占比从年初的28.4%降至四月的16.3%。

数据来源:各地海关统计

上海、江苏四月出口、进口总值呈现双下降趋势,其中出口较进口下滑幅度更大。沪苏两地四月出口分别增长-43.8%、-15.1%,进口分别增长-32.5%、-5.2%。

对于江苏,出口影响较进口更大,江苏进出口总额中由出口组成了绝大部分。1-4月,江苏累计进出口1.66万亿元,出口1.02万亿元,进口0.64万亿元。

从4月进出口数据看,江苏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传统优势领域出口均大幅下降,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6%,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6.2%。进口方面,各类消费品也下降28.3%。

上海四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都降幅较大。机电产品出口381.35亿元,同比下降54.5%,进口637.83亿元,同比下降3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98.22亿元,同比下降55.8%,进口355.95亿元,同比下降40.0%。

受疫情影响,上海港吞吐效率降低,外贸企业面临“出口难出运、进口难提货”的压力。不同于浙江企业常从宁波港进行进出口活动,江苏企业对上海港的依赖更大。

据2021年数据,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占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超8成,其中,上海本地企业进出口值占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的31.6%,江苏企业占34.6%,已超过上海企业。浙江安徽更少,浙江企业占11.5%,安徽企业占3.4%。

从口岸、港口所重点辐射的区域来看,上海此轮疫情对江苏企业进出口活动影响要远超浙江企业。

随着物流效率下降,原材料和零部件“进不来”,企业生产受影响,按时交付订单充满挑战。而企业产品“出不去”,形成库存将对企业资金链产生较大压力,不确定的港口及海运情况也将影响企业继续接单的信心。无论是“进不来”还是“出不去”,对外贸企业接单生产的节奏都有较大干扰。

对此,四月底以来,上海海关发布系列措施应对集疏运通道受阻、口岸运转效率不高等问题,比如增设“线上报关大厅”,处理因疫情产生的通关单证和货物积压,推行通关全程可视化,提供理货、申报、查验、放行等信息查询等。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5月18日表示,4月下旬以来,上海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已逐步回升。

除了上海海关“自救”措施,应对近期上海港受阻,主要依靠长三角区域内口岸的联动,4月上海港水水中转占港口集疏运的比重达到65%。

四月以来,长三角区域内海关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企业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互认,引导企业运用“陆改水”“陆改铁”和“联动接卸”等多种方式,加快跨关区货物运转。近期,浙江宁波港等港口承担了不少上海港的需求,也有货主直接将华东港口出口改成华南港口出口。

浙江增速居东部主要外贸省市首位

按照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中国外贸进出口五强省份依次为:广东(82680.3亿)、江苏(52130.6亿)、浙江(41429亿)、山东(29304.1亿)和福建(18449.6亿)。

浙江作为外贸第三强省,今年以来进出口增速保持较好,超过广东、江苏等省。1—4月,浙江省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居东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首位。不过,这也得益于一季度的优秀表现。一季度浙江进出口增长24.4%,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四月,浙江进出口增速开始放缓,进出口3558.8亿元,同比增长5.9%。

数据来源:各地海关统计

具体来看,与上海、江苏机电产品等主要进出口产品下滑趋势相反,1-4月,浙江机电产品出口4706.3亿元,增长19.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4.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9.1个百分点。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09.0亿元,增长49.1%,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7个百分点。

由宁波舟山港等浙江港口消化部分原本由上海港乃至华南港口(广东疫情期间)所服务的货源,是浙江进出口保持良好态势的原因之一。五月初,一家主要开展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回应投资者时提到,公司正在最大化分流上海港的货物至宁波港及内陆港口水运出口,上海疫情以来进出口业务整体正常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上海还是国内危险品进出口的主要口岸。由于3~4月疫情袭来,4月中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许多危险品企业“转战”宁波舟山港进行危险品出口,进口商也开始将进口到上海的货物改运至宁波,甚至已超过宁波舟山港的日常负荷,开始出现了物流园区交通拥堵、危险品仓库爆仓、危险品送货物流排队待船期临近才卸货进仓等情况。

除了货物需求的转移,浙江外贸增长的另一原因是市场主体浙江外贸企业整体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经营情况。

在受到贸易形势变化和疫情影响双因素下,1-4月,浙江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8.2万家,同比增加6.5%。

不仅外贸经营主体数量有所增长,民营企业整体进出口总额也增长较快。

1-4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1.10万亿元,增长24.0%,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7.0%,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17.8个百分点。

当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用好金融手段扶上一把,是浙江助力企业迎战外贸困难的主要措施之一。义乌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短期内原材料价格高,重要零部件短缺持续,抬升了企业综合经营成本、经营风险,导致“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

对此,浙江银保监局督促银行机构进行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并针对小微外贸企业经营特点,当地银行也开发小额度、多频次、快放款、轻担保的专项产品。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而浙江对小微企业、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支持也走在前列,例如,截至2021年末,浙江银保监局内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7万亿元,保持全国首位。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26万亿元,余额、新增额、比重等均居全国第一。

遇上特殊时期,金融体系是否可以相对快速地为企业提供助力,对保持区域内市场主体的活力十分关键。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