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捕捉灵魂到塑造骨血那些伟大建筑的背后有怎样的设计故事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
而它依旧还在诉说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
2022年5月17日,美国国会召开了50年来首个关于不明飞行物的公开听证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天空中确实有异常物体飞过,但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
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外星人真的来了,他们会觉得什么样的建筑最能代表地球的文明?是一个个宏伟的地标?还是建筑大师们的奇思妙想?
(图源:pixabay)
地球上的标志性建筑,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承载着特定的精神价值,它们不仅是城市的象征,更重塑了我们赖以维系的生存环境,为生活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每一个建筑师都是一个创作者,一步一步,把理想中的世界变成现实。
01
每一座伟大的建筑,都拥有一个了不起的灵魂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曾说:“我一直提醒自己,把我的建筑物当作人的身体来建造。”
一个人,有骨骼、血肉,但最核心的还是灵魂,对应到建筑上,就是建筑的精神是什么。建筑师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他的想象力,一个伟大的建筑往往诞生于一个了不起的理念,这便是建筑的灵魂。
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其设计理念是一个被摔成碎片后又重新组装起来的地球,其中三个碎片代表土壤、空气和水,它们紧密相连,将发生在20世纪的冲突具象化,寓意战争曾真实发生在陆地、天空和海洋间。正是这个强大的概念,引导了后续的设计。
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图源:百度百科)
在设计一个建筑之前,要先去充分感受、捕捉瞬间的直觉,然后用草图把想象中的场景描绘出来,这将是日后你作品里最有力量的一部分。
弗兰克·盖里作品:路易·威登基金会草图(图源:Archdaily)
弗兰克·盖里作品:路易·威登基金会(图源:Archdaily)
2006年,建筑师马岩松的梦露大厦方案击败来自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让他一举成名。
回忆设计的过程,马岩松说,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多伦多地区充斥着无数高楼大厦,都是充满力量感垂直向上的,于是他就在想能不能设计一个柔软的,自然的高层建筑,于是当时就画出了盘旋的有动感的曲线,这是人们第一次用女人来描述超高层。一个瞬间的灵感,造就了了不起的设计。
梦露大厦概念图(图源:MAD建筑事务所)
梦露大厦(图源:MAD建筑事务所)
即便作品不能落地,也并不代表它是不好的作品,因为建筑师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提出思想。很多建筑师创造了一些乌托邦式的,停留在纸面上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就算是“空想”,也能推动进步。
现代主义鼻祖柯布西耶写出《走向新建筑》时才36岁,几乎还没做出什么成型的作品,那时他提出,整个社会都在变革,大机器时代来临,建筑不应该停留在古典装饰性,而应该更实用,他的乌托邦构想影响了后来全世界几代建筑师。
柯布西耶的城市乌托邦构想(图源:Archdaily)
当代的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经历了漫长的“纸上建筑师”过程,工作了20年,到40多岁才有了建成的作品,但在这个过程中,早就形成了她独特的思想。
扎哈·哈迪德33岁时中标的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最终未建成(图源:Archdaily)
拥有灵魂的建筑,才能持续带给人启发和感动,成为全人类的遗产。
02
用种种设计方法,搭建骨骼和血肉
建筑有了灵魂之后,还要搭建骨骼、血肉来让它更加丰满,骨骼与血肉,便是建筑的结构、空间、材料、功能等等要素。
当我们注视一位成功建筑师的作品时,我们会被这些建筑中所蕴含的独特性触动,建筑师的成功,除了拥有了不起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
建筑师们的伟大设计构想有些依赖于建筑的形式语言,这是某些规则在应用中一次又一次的积累。比如在密斯·凡·德罗的现代主义设计中,我们便能发现形式设计的明显痕迹。在密斯所设计的一系列优雅简洁的建筑中,采用了同样的一套规则。
密斯·凡·德罗作品:重建后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图源:Archdaily)
进入建筑的语境,也是重要的设计方法。建筑与人相关,它所在地理位置的环境和历史文化,都属于建筑语境,建筑师要探索建筑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比如安藤忠雄设计的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为保护自然环境,将建筑体嵌入地表,没有任何突出地面的部分,这便是把建筑放入自然语境中去思考问题的结果。
日本直岛地中美术馆(图源: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计算机参数化设计,也是搭建骨血的重要武器。参数化设计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建筑师高迪在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时候,就采用了参数化的设计思维。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高迪通过可变模型来推敲设计,将转动的框架和弹性的绳索作为变量,然后在石膏模型上试验,开创了参数化设计的先河。
圣家族大教堂(图源:unsplash)
尽管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但他在一个才华横溢的工程团队的帮助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已有多年了,团队在Catia平台上研发了Digital Project,将传统的工业曲面造型设计方法引入到建筑领域,并率先在模型的信息管理与分析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才将盖里设计的那些传统建筑界想也不敢想的造型变成了现实。
弗兰克·盖里事务所使用CATIA的设计(图源:Archdaily)
建筑设计最终的呈现,是各种概念和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的设计过程都是从一个概念开始的,但使得每个概念更加丰满、与众不同的,是各种搭建骨血、推进设计的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组合、转换,建筑师逐渐拓展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设计心法。
03
从理想到现实,一个复杂建筑方案的落地过程
一个建筑师要实现他理想中的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是把图纸画完就完了,他只有组织起非常有经验的顾问团队和施工团队,全程深度参与设计,才能把个人理想变成集体理想。
(图源:pixabay)
当建筑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建筑师就是一个协调者。
贝聿铭所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其结构是钢筋+玻璃,玻璃的安全系数必须极高,并且完全平面、完全透明,以便能够从金字塔内部看外面的卢浮宫时不会有任何变形。当时贝聿铭要求的完全透明、无色的玻璃法国是没有的,工程师试图说服他,说这个计划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实现。
但几天后,贝聿铭拿着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出现了,这是德国人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的玻璃。这种玻璃达到了贝聿铭的要求,于是法国工程师们改造工艺,最终制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玻璃。
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图源:Archdaily)
建筑师要亲临现场监督施工全过程,一点点打磨作品。
王澍所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使用了超过七百万片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采用了传统的“瓦爿”技术。这是一种由于过去多风地区建筑常被吹到,为了节约材料发展出的用倒塌建筑的碎砖瓦砌墙的技艺。
但在施工过程中王澍发现,这一地区的工匠只是大概知道这种做法,几乎没有实践过。于是他和工匠队伍一起研究,在经历二十多次试验之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建造。在建造过程中,还要坚持跟踪现场,随时改善做法,正因如此,才最终呈现出了一种如今建筑操作很难呈现的生动状态。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源:Archdaily)
建筑师也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202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在家乡建造甘多小学的时候,邀请当地的妇女一起用黏土铺地,她们组成了一支很大的队伍来参与建筑的建设,而且每个人都很惊喜,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熟悉的手艺要被用进现代建筑了。这个项目后来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为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获得了工作,这让他们非常骄傲。
甘多小学(图源:普利兹克官网)
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很像是一个电影导演,他要先把他想描绘的画面呈现给大家,然后组织人员共同努力完成每一个环节,这样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结语:
成为了不起的建筑师
想要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建筑设计师,把自己脑中的点子变成现实,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定要记住下面几点原则:
保持好奇:多阅读,多观察,始终寻找可以拓宽自己视野、改进世界观的新鲜事物。
善于反思:不断检查自己的作品和工作方式,反思成果与路径。
接受挑战:积极探索和创造新的事物,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学习尝试新技能。
忠于自我:最终,你必须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最后,送给你建筑师王澍的著作《造房子》中的一段话:
“一个好建筑的诞生,就是你一开始有一个很纯粹的,带有理想一样的想法;之后你要像长征一样经过很多的险阻,中间每一次都有人想摧毁你、否定你,你必须能够做到百折不挠,而且要说服大家;最后走到终点,你还保持了你最初理想的那个纯度,没有半分的减损,甚至更加地坚硬。这就是一个好的建筑的诞生。”
每座建筑都起源于一个创想。如何从一个概念出发,最终完成一件作品呢?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你是否也想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挖掘自己的设计特色?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管理者,你是否也希望公司能够优化设计管理,完善设计过程,在组织大量设计项目的同时,还能保证设计的品质?
作为一名对建筑感兴趣的探索者,或者即将迈入建筑行业的未来从业者,你是否也想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流程,梳理设计的思路,收集有趣的概念?
这本建筑师入行指导手册《建筑设计过程》,能帮你找到答案!
本书是一本简明易懂、案例丰富的从业指南,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读懂建筑、读懂设计、寻找灵感、挖掘概念、打磨自己的设计风格、探索独属于自己的设计过程。
本书会带你了解调研、方案、分析、修改等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带你认识绘画和草图、正投影图、草模和模型、数字化建模与可视化、施工图、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设计过程中的常用工具,并用丰富的实例展示设计所要遵循的概念、形式、材料、语境、功能等路径。
本书还会带你亲身体验一个真实的设计案例,帮你了解从制定项目简介、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到招标、重新设计、二次招标,从价值工程、技术设计到施工设计,再到室内空间的再设计,投入使用的全过程。
参考资料:
《建筑设计过程》([英] 杰弗里·马克斯图蒂斯 著,李致、甘宇田、胡一可 译,出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渔大师课《马岩松教建筑设计》
《造房子》(王澍 著,出版: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专访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凯雷:在非洲,我们不谈论绿色建筑》(《第一财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