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诺奖得主与上海医院筹建工作室,研发临床可穿戴心电预警设备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7-10-14 13: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支撑的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中最大的应用型分支之一——医学相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0月14日上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下称市十医院)举行的诺奖工作室筹建仪式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George Smoot教授与市十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教授,共同展望了未来合作前景——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携手打造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救治平台。

诺奖工作室正式启动筹建,未来有望在临床引入可穿戴的心脏监测设备。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供图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就诊影响救治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在近20年内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从最初的药物治疗到目前急诊冠脉支架的广泛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开通血管的平均时间仍高达4小时。

在这4小时的时间内,心肌细胞在逐渐死亡。因而缩短急性心梗的救治时间,成为了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关键问题。在这4小时的时间内,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在目前不断优化的医疗条件下已缩短至90分钟以内,救护车的转运时间也可控制在30分钟以内。然而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呼救的时间则长达2小时,并且这一时间耽搁在近10年从未缩短。

专家指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患者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胸痛症状的严重性,而且老人、糖尿病病人的胸痛往往不明显,但这些人却恰恰是心肌梗死高发人群。在信息时代,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缩短患者呼救时间成为了可能。

可穿戴人工智能预警可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

Smoot教授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于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长期致力于可穿戴监测设备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些年,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Smoot教授逐渐接触到了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目前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了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移动系统,该系统可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调阅患者正在进行或既往的血管造影动态图像,从而指导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医院心肌梗死救治的死亡率仅1.3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进一步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体系,该院心内科通过与多家国内医疗产品制造商合作,拟建立“基于数字化设备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第35号文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期医院徐亚伟团队关于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建设相关项目已获得“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4124万元,“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资助4279万元。

通过该项目,徐亚伟团队希望可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从而在急性心梗发生的早期给予患者及时的预警,缩短患者呼救时间。这与Smoot教授的想法一拍即合。

Smoot教授表示,希望和徐亚伟团队筹建诺奖工作室,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的自动预警项目在急性心肌梗死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益处。

Smoot教授表示,通过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的普及,人类寿命可能再增加10年,而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必将改变人类的生活,设备可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建议等等。而急性心肌梗死的自动预警系统,可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未来将大大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